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易经与阴阳师的关系
易经与兵法应用
易经与事业(一)――天…
易经与图腾
易经与书法修习
易经与管理的智慧
曾仕强 易经与人生
易经杂谈 易经与兵法
易经与道教
《周易》古经与墨家思想
最新热门    
 
传经与弘道:荀子儒学的重新定位

时间:2009-8-8 16:59:16  来源:不详
‘义刑义杀;勿庸以即,女惟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天论篇》同《修身篇》重引说:“《书曰》:‘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此之谓也。”《正论篇》有两处称引,一处载:“《书》曰:‘克明明德。’《诗曰》:‘明明在下。’故先王明之,岂特玄之耳哉!”另一处载:“《书》曰:‘刑罚世轻世重。’此之谓也。”《君子篇》载:“《书》云:‘凡人自得罪。’此之谓也。”《宥坐篇》重复《致士篇》所引,载:“《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予维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34 今文学家对六经的排序方式与先秦子学的排序方式一致,古文学家的排序方式则是《易》、《书》、《诗》、《礼》、《乐》、《春秋》,它依据的是经典产生的时间先后。参见周予同的《经学史论著选集》(增订本),第846-84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有关六经的排序,另参考廖名春的《郭店楚简引<书>论<书>考》(《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和《郭店楚简引<诗>论<诗>考》(《经学今诠初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35 参阅葛志毅的《荀子学辨》,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27页。

36 汪中、胡适相信“五十”说;梁启超、钱穆、游国恩等主“十五”说。

37 胡元仪:《郇卿别传》,载《荀子集解》上册。

38 汪中:《荀卿子通论》,载《荀子集解》上册。

39 参见胡元仪的《郇卿别传》,载《荀子集解》上册。

40 梁启超:《荀卿及<荀子>》,载《古史篇》第四册,第115页,朴社,1935年再版。

41 参阅杨筠如的《关于<荀子>本书的考证》,《古史辨》第六册,第139页,开明书店,1938年。

4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三册,第126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

43 参阅李学勤的《郭店楚简与儒家经籍》,载《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44 参阅王中江的《儒家的“圣人”观念及其流变》,载《中国传统哲学新论》,九洲图书出版社,1999年。

45《孟子?离娄上》。

46 当然,在儒家那里,早期“圣王”也被看成是人类文明和各种技术的创造者和发明者。如《易传》和《周礼》所说。

47《荀子?性恶篇》。

48 在荀子那里,“君子”、“上勇者”也是比较理想的人格,比起孟子所说的“大丈夫”人格来, 毫不逊色。《儒效篇》描述君子说:“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於外,务积德於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性恶篇》所说的“上勇者”是:“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只要看看这两段气壮山河的话,就会相信荀子的理想主义品格。



49《荀子?性恶篇》。

50《荀子?劝学篇》。

51 另《荀子?劝学篇》亦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谓之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设想啊!

52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第173页,齐鲁书社,1982年。

53 参阅同上书,第193-196页。

54 参见《史记?李斯列传》。

55 参见《荀子》《君道篇》和《臣道篇》。

56《荀子》一书中,两处引用出自《传》的话。除《子道篇》外,《臣道篇》载:“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明君之所尊厚也,而闇主惑君以为己贼也。故明君之所赏,闇君之所罚也;闇君之所赏,明君之所杀也。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平原君之于赵可谓辅矣,信陵君之于魏可谓拂矣。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这与郭店楚简儒家简中所说的“为父绝君”这种重血缘轻君臣身份的话反差很大。

57《荀子·正论篇》。

58《荀子?王制篇》。另在《哀公篇》中,孔子回答鲁哀公之问时,也以“丘闻之”的口气引用了这句话:“且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

59 参阅《荀子集解》上,第8 0页。

60 参阅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二册,第364-366页,人民出版社,1984年。

61 如《荀子?非相篇》载:“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辨,君子不听。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然而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也。”

62 《荀子?非相篇》。受荀子影响的《韩诗外传》卷三所载与此大同小异:“夫诈人者曰:‘古今异情,其所以治乱异道。’而众人皆愚而无知、陋而无度者也,于其所见,犹可欺也,况乎千岁之后乎!彼诈人者、门庭之间犹挟欺,而况乎千岁之上乎!然则圣人何以不可欺也?曰: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性缘理而不迷也。夫五帝之前无传人,非无贤人,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改,久故也;虞夏有传政,不如殷周之察也,非无善政,久故也。夫传者久则愈略,近则愈详,略则举大,详则举细。故愚者闻其大不知其细,闻其细不知其大,是以久而差。三王五帝,政之至也。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言古今一也。”

63 因此,司马迁所说的“法后王者,以其近己而俗相类,议卑而易行”(《荀子集解》上册,第80页),看来也不够准确。

64《荀子?君道篇》。

65 《荀子·正论篇》。

66 同上。

67 同上。

68 荀子多次批评宋子,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他的清心寡欲主张,如《正名篇》诘难说:“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有欲无欲,异类也,生死也,非治乱也。欲之多寡,异类也,情之数也,非治乱也。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固难类所受乎天也。……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不求之其所在而求之其所亡,虽曰我得之,失之矣。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以为可而道之,知所必出也。故虽为守门,欲不可去,性之具也,虽为天子,欲不可尽。……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