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司马门”事考 |
|
时间:2009-12-17 11:49:23 来源:不详
|
|
|
殿东门。” 故司马门有东南西北四面。 其二、为天子陵寝宫门。 《汉书·成帝纪》臣瓒曰:“天子之藏圹中无司马殿门也。此谓陵上寝殿及司马门也。” 《后汉书·礼仪志》其下《注》曰:“光武原陵,山方三百二十三步,高六丈六尺。垣四出司马门。”又《注》曰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质帝静陵皆“四出司马门。” 可知天子陵寝仿天子生前居所,亦有司马门为外门,亦有四面。 《史记·萧相国世家》载《集解》、《东观汉记》云:“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 《汉书·外戚传》:“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服虔曰:“陵上司马门之外。” 《汉书·王莽传》:“五年二月,文母皇太后崩,葬渭陵,与元帝合而沟绝之。”如淳曰:“葬于司马门内,作沟绝之。”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注:“又云‘霍光墓在茂陵东司马门道南四里。’” 皇太后崩,葬于其夫陵寝司马门内,五官以上,皇帝亲近之臣,葬于皇帝陵寝司马门道,五官以下则葬司马门外。 其三、为诸侯王宫门。 《后汉书·赵孝王良传》:“又白衣出司马门,坐削中丘县。”《注》:“王宫门有兵卫,亦为司马门。” 《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建和元年,甘陵人刘文与南郡妖贼刘鲔交通,讹言清河王当统天下,欲共立蒜。事发觉,文等遂劫清河相谢暠,将至王宫司马门。” 故诸侯封王者,其王宫外门亦称司马门,有兵士卫护。 曹子建“司马门”事,载于《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建安)二十二年”条与“(建安)二十四年”条之间,又《后汉书·孝献帝纪》云:“(建安)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曹操自进号魏王。”曹植开司马门时,曹操已封魏王,则曹植所开之司马门,或为天子宫之司马门,或为魏王宫之司马门。 又《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集解》如淳曰:“宫卫令‘诸出入殿门公车司马门,乘轺传者皆下,不如令,罚金四两。’” 《汉书·外戚恩泽侯表》载高平宪侯魏相“甘露元年,坐酎宗庙骑至司马门,不敬,削爵一级为关内侯。”博阳定侯丙吉“甘露元年,坐酎宗庙骑至司马门,不敬,夺爵一级为关内侯。” 连太子亦不得乘车入司马门,可见只有天子可以。如果是诸侯王宫之司马门,则只限王本人乘车出入,无论曹植所乘车而出的司马门是天子司马门,或魏王宫司马门,都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三、“司马门”事年份探究 关于“司马门”之事,并未有相关史料记载提及具体年份,此事发生在曹丕立为魏太子之前或之后,亦存疑。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云:“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二十二年,(植)增置邑五千,并前万户。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勒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若以记事先后次序,则司马门之事应在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立为魏太子之后,但此处记载并不提及年份,而仅将此事载于“(建安)二十二年”条与“二十四年”条之中,且谓“植尝”者,则陈寿并不知其发生之确切年份,及在曹丕立魏太子之前或是之后,但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