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张一一:中国古代四大美…
最新热门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兼谈《明妃曲》为昭君翻新意

时间:2010-2-12 10:51:42  来源:不详
关于王昭君的事迹,历史记载比较简单,根据《汉书》和《后汉书》的记载: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南郡人。汉元帝时,以良家子被选入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珊来长安朝汉并表示愿与汉和亲。昭君自请求行,汉元帝因以她赐予单于。她随呼韩邪单于出塞至匈奴,被封为宁胡阏氏,生一子。两年后,呼韩邪单于死,其前阏氏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立,复妻昭君,生二女。
  就在这样简略的历史记载基础上,经过千百年来人们口耳相传,派衍出了许多美丽的传说:野史编出了许多不同情节的故事,画家描绘了许多画卷,音乐家谱写了许多乐章,剧作家创作了许多戏曲,诗人吟咏了许多诗篇。晋代的石崇最早作《王昭君》,咏唱昭君远嫁的故事。石崇以后,历代题咏不断,据统计,仅诗歌就有六百多首。连她死后的遗迹,也成了人们值得纪念和珍藏的东西:如在她家乡兴山有她生长的故里“昭君村”,有她出生的家宅“昭君宅”,有她临流梳妆浣洗过的香溪,以及其他的旧迹。在她终老的内蒙古地区,传说她埋骨的坟墓就有好多座。
  各个时代的诗人都从他们所处的时代,从他们各自的立场、际遇出发来理解王昭君的故事,塑造王昭君的形象。或叹其红颜薄命,或写其凄苦无告,或谴责毛延寿丑化真容,或寄托民族屈辱之愤。大多数诗中的王昭君都是留恋君恩,诗中流露的感情多是怨而不怒。最普遍的主题是描写昭君的“悲怨”,是对昭君离汉出塞、远嫁匈奴所作的哀怜。这大概也是人们最早对昭君故事所表现的主题。据《旧唐书·音乐志》所记,就有称作《明君》的“中朝旧曲”,说是“汉人怜其远嫁,为作此歌”。这个说法不一定可靠,但“怜其远嫁”这点确实是歌咏昭君诗篇中最早的主题。如南北朝时鲍照的《王昭君》、陈后主的《昭君怨》、庾信的《昭君辞应诏》,李白的《王昭君》、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等等。这些诗歌,所写内容,大体是昭君出塞道路风霜之苦,远嫁身世之悲,异地的乡国之思,当然也寄寓着对幽闭汉宫的怨恨。这些诗歌,撇去民族和好的主题,不写昭君对当时和后世的贡献,片面地抒写昭君的悲怨,虽然绘景传情,刻画细腻,有一定艺术性,但格调不高。
  更有一类诗歌也是从对昭君哀怜出发,但不仅仅是怜其远嫁;而认为她之嫁到匈奴是一种屈辱。这完全是大民族思想表现。现今传世最早的晋人石崇所作《王明君辞》就强烈地反映了这种思想。全辞借昭君自己口气一开头说:“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就摆出一种大民族自负高贵的气味。接着写出塞路上满腹悲伤,哀感欲绝的情景:“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湿朱缨。”这样已经把昭君的“道路之思”写得过分了。但更甚于此者,底下说匈奴单于以礼接待,“延我于穹庐”,又尊崇地“加我阏氏名”之后,她不但不感到尊荣,竟完全不顾她所肩负的和亲使命,而且侮辱性地称匈奴人为“殊类”,写道:“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看,这里大民族思想表现得多么强烈!把与匈奴和亲说成是与“殊类”相处,把遵从胡俗说成是受父子凌辱,甚至欲杀身而不得,只能苟且偷生。这哪里有一点像自愿出塞,慷慨请行,在匈奴生儿育女,安处多年的昭君?这是对昭君的歪曲。
  石崇这首诗可能对后代起了很不好的影响。后来有些诗写昭君自视嫁匈奴单于为恨事,有些诗为昭君嫁匈奴单于抱屈,还有不少诗中对匈奴写有带侮辱性的词句,这些都是大民族思想反映。从哀怜昭君远嫁进而把远嫁看作民族屈辱,这样内容的诗作,在歌咏昭君的诗坛中并不占主要地位。
  还有一些诗人也是超出了对昭君哀怜远嫁的同情,不但竭力描写昭君在塞外生活的苦辛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