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张岱的小品文
论张说推动盛唐诗歌高潮…
论张镃词中的享乐意识与…
农村社会变革的隐痛——…
论张恨水的中庸思想
最新热门    
 
论张九龄山水诗的内涵及诗史意义

时间:2010-7-10 11:13:01  来源:不详
簿领,伏槛遗纷喧”。(《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故有人认为,把它们放在谢诗中,也难从中分出。从当时诗歌风尚来看,尤其是写景方面,经沈拴期、宋之问、张说,已流行清淡之风,而其学习大谢凝重,究其原因,可能和张九龄早年的学习、继承有关。就京洛文化中心而言,曲江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对于流行时风的接受慢了一拍。张九龄对于前代的文学看重于两汉魏晋,风骨兴寄之气也会不自觉地体现在山水作品中,用词的厚重艰涩也就成为学大谢的特点。

    作为受人钦慕的文学大家,张九龄没有局限于承继和模仿,在进京为官期间,和张说等人的交往,使他的诗风也渐向“流行”靠近,宫廷游赏中也写了吟咏庄园诗歌。时贬滴行役之作中山水与情感的交融,加上描绘吴越山水风光诗歌的流行,使张九龄的山水之作通融各人所长,渐形成自己清澹风格。 
   张九龄的描摹山水之作主要有两个类型,一是于宫廷游宴中,写别墅山庄之景;再是贬滴之后写行役所至之处的山水风光。从内容上看,后一类的诗歌艺术成就及思想感情胜于前者。如《初人湘中有喜》:
    征鞍穷郑路,归掉入湘流。
    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
    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路漫长,湘流不断,诗人行将至家,心如飞鸟,惟盼疾速,闻之生愁的猿声,在归家的喜悦中也不再觉得悲苦了。两岸无边的枫树、橘树给归来的心情里又涂抹了明丽的色彩。昔日曾从此处过,今日再经旧路,别家时的愁绪恍若梦中。感叹是不经意的,却也有了让人回味的意韵。诗歌风格清雅,委婉含蓄。而《未阳溪夜行》则将夜晚景物表现得无比清幽,景中蕴涵的情致也是淡远而深长:“乘夕掉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人,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山溪曲折,愈转愈幽僻,远处,月下的岭树和船头的诗人一样是静默的,仿佛也怀藏着无尽的心事,而溪流的潺援声又好像诉说着衷曲。月光之下,山岚之气与似有而无的霜华暗暗浮漾交融,两岸哀猿的啼鸣与丁冬的溪流声时时应和,传达出诗人“不是别家愁”,难以一一道明的心迹。此类诗歌还有很多,如《溪行寄王震》:“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远心何处惬,闲掉此中行。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归舟宛何处,正值楚江平。夕逗烟村宿,朝缘浦树行。于役已弥岁,言旋今惬情。乡郊尚千里,流目夏云生。”(《使还湘水》)诗歌赋景或清幽或明丽,体现出其清澹自然之风。

    胡应麟《诗数》言及曲江之诗,认为“首创清澹之派”。陶文鹏也对此有过阐释,认为“所谓清澹,即清新、澹远,不仅指所写的山水景物形象新鲜脱俗,色彩素淡而有神韵,而且更指诗中有深远的情思、意蕴,悠长的韵味”。这些清澹自然风味的诗歌,不但意境优美,且情景融合,已有盛唐王维的神韵。同是写山水,曲江遭贬而寄情于山水,与王维隐逸寄情山水有本质的不同。文人每有贬官,被贬者行动会受到限制,甚至生命也得不到保障,因而对他们打击极大。被贬者心理上会有失落感,精神上也有受到伤害的阴影。于是,贬滴作品中有悲愤不平,有孤独寂寞,有凄楚忧伤,也有对生命的执著和对于理想的追求。张九龄的贬滴之诗,在山水的赏观中,表现出了心境闲逸超脱的一面,在山水领悟中,融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表现出洒脱的一面的同时,也隐现出其不能释怀的愁苦,使其山水诗有了个性色彩。如《临泛东湖》一诗,在作者眼里,景是优美怡人的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