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论张岱的小品文
论张说推动盛唐诗歌高潮…
论张镃词中的享乐意识与…
农村社会变革的隐痛——…
陈独秀和张恨水关系考略
最新热门    
 
论张恨水的中庸思想

时间:2009-8-8 16:41:36  来源:不详
张恨水是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通俗小说作家,也即鸳鸯蝴蝶派作家,他一生创作有100多部中长篇小说,最著名的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读者遍布各个阶层,是“国内妇孺皆知的老作家”(叶圣陶语),他的作品能如此畅销,与受“中庸之道”薰陶了长达二千多年的中国国民是分不开的。本文将通过张恨水的杂文和小说来分析张恨水在文化选择方面的中庸追求。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过中庸这一思想。“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夫,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孔子认为中庸是至德,最高的道德,但人们已很长时间缺乏这种道德了。孔子应该是接受了前代的中和思想,在《尚书·尧典》中就有“允执厥中”(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之说。但孔子没有详细地说明什么是中庸,在《论语》中,“中庸”只出现了这一次,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中庸的含义是孔子的孙子子思阐发的,在相传为子思所作的《中庸》中对中庸的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并从道德修养的角度解释中庸,称那种达到中庸的状态为“中和”,把谋求中和(致中和)当作一种调理社会甚至自然的根本法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也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宋代的朱熹认为:“中,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论语集注》卷三)总之,中庸强调人思想的辩证,情感的和谐,行为的合理,显然也是理性主义的道德通则。
  张恨水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就是儒学教育,在他的散文集《山窗小品》中的《儿时书》中,他列举了小时候曾背诵过的《论语》、《孟子》、《左传》、《大学》、《中庸》、《诗经》、《书经》、《礼记》、《易经》等书,他六岁入私塾读书启蒙,十五岁时,才进学堂,受新教育,而“校长周六平先生,是个维新人物,他教书的时候,常常讥笑旧分子,而且不时地叙述满清政府的腐败。我,也就是他讥笑的一个。我受着很大的刺激,极力向新的路上走。于是我除了买小说,也买些新书看。但这个时候的新书,能到内地去的,也无非是些经世文篇,《新议论策选》之类。我能找到一点新知识的,还是上海的报纸。由报纸上,我知道这世界不是四书五经上的世界,我也就想到小说上的风流才子不适宜于眼前的社会。我一跃而成为维新的少年了……十六岁半,我考进了甲种农业学校(约等于现在的专科)……这个阶段,我是两重人格。由学校和新书给予我的启发,我是个革命青年,我已剪了辫子。由于我所读的小说和曲目,引我成了个才子的崇拜者”①。十八岁时,他因父亲急病去世而辍学,十九岁时,考入孙中山先生办的蒙藏垦殖学校。大约半年到一年后,学校解散。张恨水就回了老家,在家看书,他正式的求学生涯就到此结束。
  我们都知道,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成熟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和发展时期,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在张恨水十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有九年时间接受的是传统儒学教育,儒家思想自然而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张恨水的思想和行为。而后几年的新教育也让张恨水有机会认识到:“这世界不是四书五经的世界。”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接触并接受到西方文化并受其影响成了“革命青年”。在当时,辛亥革命到四十年代前后,西方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民主思想介绍到了国内,并被广泛讨论、接受。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学)则受到质疑、批判。新式人物对传统文化是完全否定的激进态度,最著名的是鲁迅。这自然引起了不满和对抗,在对抗中,林纾、章士钊、吴宓等却又走向了文化保守的另一极端,两大派别互相攻击、嘲笑,斗争十分尖锐。张恨水却取中西并蓄的中庸立场。青少年时期对新旧文化的中庸取向,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奠定了方向。
  在张恨水的杂文集《上下古今谈》中鲜明地表现了他在文化选择上的中庸之道。对儒家学说和传统文化,他大部分是肯定的,认为十之七八是好的,在《儒家说圣贤有过》中,他认为“统观中国的儒家,是不讳言有错误的……而学庸里面,就一再勉励人改过。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圣贤就在这一点上,警戒着自己”。在《父母兄弟之间》中他说:“……再说到兄弟之间,儒家的哲学,都比较适中,他们主张兄友弟恭,所以《小雅》上说,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同时他也看到儒家学说的不足,在《一马不行百马忧》中指出:“中国的政治哲学,向来是依宗孔氏,而孔门的政治哲学,言必称尧舜,完全是讲人治的……然而,人治虽是极现实的事,究竟要有限度。”在《大雅云亡》中他自我剖白:“其实,我们绝对不是骸骨的迷恋者。我们觉得一个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民族,应当尽可能地保守他固有的文化,只是以不伤害民族思想进步为条件而已。”在传统文化越来越被漠视、各种西方思潮(如普罗文学运动、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在中国大地泛滥的时候,张恨水仍能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实在难能可贵。也许是阅历和思索使得他并不迷信任何一种学说和思潮,而能坚持自己的判断。对受五四时占主流的全盘西化思潮影响,其后的文学创作呈现出越来越和中国传统文学习惯、审美脱离的现象,张恨水是反感的。在《通俗文的一道铁关》中他指出:“许多文人,有这么一点意思,觉得写出来的文字,如不带点欧化,会被人家笑他落伍……无如这欧化文字,却是普通民众接受智识的一道铁关。

他们宁可设法花钱买文白相杂的《三国演义》看,而不看白送的欧化名著……试举两句《三国演义》为例:阶下有一人应声曰:某愿往,视之,乃关云长也。”这种其实不通俗的文,看的人,他能了解。若是改为欧化体:我愿去,关云长站在台阶下面,这样地应声说。文字尽管浅近,那一班通俗文运动的对象,他就觉得蹩扭,看不起劲。在《赶场的文章》中他说:“文章下乡,必先做到文章赶场,不能通过赶场,文章是不容易下乡的……我们要知道,乡下文艺和都市文艺,已脱节在五十年以上。都市文人越前进,把这群人越抛在老后面,任何普罗文艺,那都是高调,而且绝对是作者自抬身价,未曾和这些人设想,也未曾梦到自己的作品有可以赶场的一日,不喊文章到民间去也算了,若是要喊的话,我劝有心人去赶两回场。”他反感的是这种脱离中国普通民众的行为,对西洋文化,他并不一概排斥,在《郭沫若洪深都五十了》中他认为:“我们这部分中年文艺人,度着中国一个遥远的过渡时代,不客气的说,我们所学,未达到我们的期望。我们无疑的肩负两份重担:一份是承袭先人的遗产,固有文化;一份是接受西洋文明。而这两份重担,必须使它交流,以产出合乎我祖国翻身中的文艺新产品。”在这里,他很清楚地表明了对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态度。
 翻遍张恨水的所有小说,作者赞赏的一直是深具传统文化涵养,又有平等、民主、独立等西方意识的人物,这一点始终不变。让张恨水声名远播的几部社会言情小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中,就充分渗透了张恨水在文化选取上的中庸立场,如小说中的大家族的家长大都是具有改良思想的人,他们决不守旧,有的甚至是西洋留学生,直接接受了西方思想,像《金粉世家》中的金铨夫妇,国务院总理金铨对待儿女婚事没有门第之见,在看过未来的儿媳、平民少女冷清秋写的诗后,非常赞赏,并担心儿子配不上她。作者喜爱的青年男女也大都是新旧结合的人物,《春明外史》中的皖中才子杨杏圆,客居京城,在报馆供职,因写得一手好诗词,好文章,被同乡富学仁聘为西席(家庭教师),教子侄国文,也为李冬青所仰慕。杨杏圆的婚恋观表现在与报馆同事何剑尘的交谈中。“何剑尘笑道:‘我现在新发明了一个结婚的定论了。要主持家务,是旧式的女子好。要我们精神上得到安慰,是新式的女子好。若是有个二者兼得的女子,既有新智识,又能耐劳处理家务……那就是十足美满的婚姻了。杨杏圆笑道:‘这不但是你的主张,也是一班做丈夫的主张。这其间还有一个必要的条件,女子需要性格温和,不能解放过度。你不见征婚广告里,都提到这一层吗?’”② 才女李冬青就是这样一个新旧结合的人物,她从小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具有传统女子的道德品格,又受过新式教育、进过两年学堂,因为是庶出,父亲和嫡母都死了,依傍叔叔过活,婶婶冷言冷语,叔叔又反对她进学堂,一怒而脱离家庭,开始靠做手工、家教,后来给学校上课等贴补生活。她能跟杨杏圆诗词唱和,幽娴贞静,与人交往落落大方,蔼然可亲,决没有小家子气象。又追求人格独立、向往经济上自食其力。《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同样也是国学功底深厚的才女,与金燕西因爱结婚后,燕西露出浪荡子本色,捧优伶,玩戏子,花天酒地,夜不归宿,清秋规劝无效,极度伤心自责,在家中失火时抱着幼子悄然出走,相信凭自己的能力能找一碗饭吃,纵然找不到,饿死也情愿。而不再遵循三从四德的古训;出身江南世家、平民化了的大少爷樊家树,在得知恋人沈凤喜被军阀刘德柱抢去之后表示:只要丈夫真爱他妻子,妻子真爱她丈夫,身体上受了一点侮辱,却与彼此的爱情一点没有关系。③具有开明的现代性爱意识。但对全盘西化的人物绝不赞同,如对上层社会时髦女郎何丽娜“穿了葱绿绸的西洋舞衣,两只胳膊和雪白的前胸后背,都露了许多在外面”的开放太过颇有微辞,通过樊家树的思想活动表明自己的观点:“以为这人美丽是美丽,放荡也就太放荡了”。甚至对她穿的肉色丝袜也看不惯“现在染了西方的文明,妇女们也要西方之美,大家都设法露出两条腿来。其实这两条腿,除富有挑拨性而外,不见得怎样美” ④。可能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这种着装不足为怪,但在当时传统观念还很浓厚,这已是十足的“大逆不道”了。相当于我们今天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穿“三点式”的时髦女郎。所以,作者要安排樊家树爱上何丽娜,就得让她去西山学佛,让佛家思想中和一下她激进的欧化的思想行为。作者的这些描写无疑契合了中国市民只主张改良、渐进的心态。
  两千多年的儒学教育早使中庸之道深得人心,庄泽宣先生以为“中华民族最讲持中之道”⑤。胡适也说“中庸哲学,可说是一般人的宗教”⑥。也许是近代中国的积弱和时局的动荡使当时知识界反传统、否定传统的思想占了上风,毫无传统可依的“自我抒情小说”、“新感觉派”、“普罗文学”等等相继涌现,然而,这只是知识分子的热闹,与小老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