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中国古代道德规范中…
试论从《红楼梦》英译看…
试论文化冲突下的广告传…
试论传媒诱惑的审美焦虑
试论女性在社会道德进步…
试论奥运吉祥物的跨文化…
试论文化适应与文化转换…
试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
试论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
地方台打造大船出海.—…
最新热门    
 
试论唐代诗人入幕与佐幕过程中的信息传播

时间:2011-01-10 13:05:15  来源:不详
随父人唐,并参加了科举考试,后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高骄扬州幕,任都统巡官,专掌书记之职。光启元年,表请回国,嘻宗许其以唐使节身份归。回国后曾代高丽太祖王建作《檄甄营书》。他还收集在高骄幕府中的诗文创作,编选成集为《桂苑笔耕集》。诗人顾云在给他的送别诗中曾写道:“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破金门策。”崔致远在中国游历,后来又以使者身份归国,得以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新罗,可以说是较早的一位跨文化传播者。
    三、幕府诗人用笔记小说传播奇闻佚事
    另外,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笔记小说的创作。唐人笔记有正史的遗补,更有街头里巷的民间流传和异闻,与进奏院状、檄文等传播的多为官方文件相比较,其新闻信息传播的属性更明显。曾有幕府经历的诗人的笔记创作成果,是文人人幕过程中信息传播的一个佐证:
    这些笔记在创作上不仅多来源于幕府闲谈,而且是有意识的传播和娱乐活动。从内容上看,唐代的笔记小说还不能完全是真实内容,多是道听途说或记某人所言,如韦绚的《幕戎闲谈》就是大和中为李德裕从事时,记德裕所言。笔记迎合了唐人喜谈怪异的癖好,并有意识的记录奇闻密闻进行传播;此外,有些笔记的传播性就在笔记的形成过程中体现出来,如曾为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其笔记小说《次柳氏旧闻》,内容盖记高力士述玄宗宫中之事,高力士告诉柳芳,柳芳又传其子柳冕,柳冕告诉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李德裕则记其父言而成书,进于唐文宗。在整个笔记小说形成过程中,一直处于信息传播的状态。
    人幕诗人流动性强,也使笔记创作素材的传播更为方便快捷。“对不同方镇区域来说,不仅小说素材能彼此提供(甲方镇区域的小说素材可以成为乙方镇的小说素材,甚至可以成为丙地或其他地区的小说素材,是一个活动的循环过程),而且在流通传播过程中,也因传播者的趣味和见闻,对素材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不可能原封不动,就此一点对小说的繁荣是有益的。”概括来说,“传奇创作是由口耳相传到最后成型,它既是搜集材料的过程,也是传奇传播和修改的过程。”

    四、具有群体传播特点的歌诗演绎和诗歌传唱
    在印刷术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普及的唐代,诗人的文学创作成果多是通过传抄、邮寄或歌唱的方式进行传播。唐代诗人创作了大量方便吟唱并且韵律性很强的诗歌。在唐代,上至皇帝的梨园,下到青楼歌妓,吟唱诗歌成为当时歌舞娱乐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说是一种时尚。如:《唐诗纪事》卷一六《王维》条记载:“安史乱后,著名乐工李龟年曾于湘潭采访使宴席赏唱‘红豆生南国’及‘清风明月苦相思’,‘此皆王维所制,而梨园唱焉”;韩栩《送郑员外诗》云:“孺子亦知名下士,乐人争唱卷中诗”(诗注:郑时在熊尚书幕府)。在幕府中,人幕诗人诗歌的传唱,主要通过军幕中的营妓传播,“歌唱之效,足使诗篇之传播久而且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歌诗是一种便捷和快速的传播方式。幕僚将所见所闻写于诗歌,而营妓通过吟唱将其传播出去,也正是诗人和营妓的诗歌酬唱演绎,产生广泛的传播效果,这从传播类型来看具有群体传播的特点。
    由于盛唐以后幕府营妓制度日益完善,并且在幕府中形成了歌唱宴饮的风气,因此,幕府中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