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后周末年的一场政治…
最新热门    
 
论赵蕃行役诗的特点

时间:2013-01-23 12:07:07  来源:不详
到怒放的梅花,他猛然想起新的一年又到了,目睹苍翠欲滴的依依柳色,才恍然大悟又到春天了,可见客路漫漫而时光易逝。
“是身真老矣,南北更东西”(《巴丘驿晚题二首》之二),“相逢颇恨夫何晚,华发萧萧今满头”(《赠王进之》)。 自然,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时常伴有年华衰老的叹息,尤其是在万物萧索的秋天,这种伤感愈发强烈。 他的《书合龙寺旧题后》描述说:“题诗客子鬓如银,壁上题诗墨尚新。 犬已久忘曾宿客,半山风铎似迎人。”在一次行役中,他曾先后两次投宿合龙寺,第二次留宿时,前一次题写于合龙寺墙壁上的诗墨迹尚新,再至时,诗人感觉自己已双鬓如银。 形象鲜明的对比,蕴含着年华老去的悲叹。 在一个秋冬之交的漫长行程中,诗人目睹“草草朝成市,匆匆客系船。 荒鸡乱人语,细雨杂炊烟”的萧条冷落的情景,不禁感慨“岁月真前梦,江山殆宿缘。 沙鸥应笑我,疏鬓异当年”(《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余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 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之二),江山可爱而岁月无情地流逝,诗人稀疏的鬓发就是实实在在的明证。
其次,描写羁旅他乡时饥寒交迫、穷困潦倒的悲凉境遇。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常常伴随对潦倒境遇的叹息,如“病中曾觅?鰉炊,别后东西无自知”(《袁州北崇胜寺二首》之一)。 还有某年的农历九月,诗人前往蒋山(今属江苏南京)的途中,突然“寒风动地至”,一场早雪不期而至,“我行蒋山来,解辔菩提坊。 一饭谁为设,百钱倒空囊。 平生远游意,到此增彷徨”(《九月十一日雪二首》之一),他缺衣少食,一缕孤苦无助的悲伤袭上心头,禁不住悲叹“故山邈何许,倏忽半岁辞”,徒唤“刍薪且弗给,更问裘褐为”(《九月十一日雪二首》之二)。 赵蕃一生贫困,即使为官,也是因生计所迫,因此,在仕宦的征程中,这种穷困潦倒的悲慨就更加强烈。 其《饭枫桥铺》云:“春风空浩浩,客意只凄凄。 驱我因微禄,言归欠薄畦。”他对好友诉说道:“谩言诗作祟,长愧食为谋”(《次韵深父送行》),“走遍东南数十州,皇皇长愧食为谋”(《赠王进之》)。 诗人对一饭无着、囊空如洗的悲叹,以及对被微禄所驱、惶惶然“为食而谋”的描写,足见其生活境遇的悲惨和内心的凄凉。
再次,抒发思乡念友与隐逸情怀。 思念家乡与亲人,是中国文学长盛不衰的主题之一,从《诗经》中的《采薇》、《东山》等篇,到唐代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传唱久远的诗句,都蕴含了人间美好的至爱亲情。 在羁旅行役中,赵蕃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情感非常浓烈,他经常为自己远离家乡、孤身在外漂泊的生活感到怅然若失。 如“客梦一何短,乡关一何长。 拊身念艰虞,失足增彷徨”(《枕上有感二首》之一),他客中难眠,连做梦的时间都很短,而对亲人的深情思念,使他感到乡关漫漫。 雪上加霜的是,在他乡窘迫穷困的日子里,诗人还曾生病,令他更加不堪:“岁晚仍湖路,客中还病身。”(《二十一日湖中》)此时,诗人的乡关之情与隐逸之思不禁油然而生。 赵蕃抒发浓浓的思乡情结,还经常借助传统的比兴手法,以孤独飞翔的大雁等飞鸟起兴,比拟自己羁旅漂泊的孤独与寂寞。 他的《感归鸟》诗云:“鸟雀知既夕,相逢如择栖。 嗟余独何者? 失侣自东西。”又如,《孤雁三首》云:“孤雁哀哀叫晓霜,客衾如水待天光。 不缘杜宇催归去,未信寒猿解断肠”,“孤雁哀哀叫晚云,半年为客叹离群。 丁东幽佩别来久,断续清砧远不闻”。 鸿雁孤独的哀鸣,寒猿断肠的哀号,洗衣妇断续凄清地敲打砧板的声音,以及客居他乡的诗人发出的长吁短叹,再辅以凄清如水的月光背景,充分衬托出诗人缠绵不尽的乡愁,令人感伤不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