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试论广告与文化
试论职业足球的文化属性
试论《宋词之旅》的文本…
试论孔子道德学说的构建
试论后城市化进程中的民…
试论企业伦理的必然性及…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郭于华:试论民俗学的社…
试论中国帝王文学
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
最新热门    
 
试论后周末年的一场政治谣言一一兼论赵匡撤上台

时间:2009-12-12 11:15:52  来源:不详
五代后周末年,社会上出现了一场以“都点检当天子”为主要内容的、蛊惑人心的政治谣言。这是由赵匡撤集团一手策划、炮制的代周篡权的重大政治阴谋。长期以来,史学界对这场别有用心的谣言没有开展深入的讨论,却认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赵匡撤才当上皇帝的。其实,导致富有生气的后周王朝顷刻颠覆、实现赵匡撤上台的真正原因,是那场政治谣言。本文仅就那场政治谣言产生的背景、出笼过程和内容以及历史教训等三个方面,作一论述,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后周太祖、世宗二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家、政治家。太祖以保境息民为主,联络南唐,北败北汉,为此后的统一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世宗柴荣继位,临危不惧,力压强敌,取得了高平战役的胜利。他又深知民心所向,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或策划统一,西取四州;或三驾江淮,二次北伐;或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或改革朝政,振伤纲纪;或整顿禁军,调整机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风雨不测,世宗正在大展宏图、力图摆脱贫困、走向统一的重要时刻,朴显德六年(公元959)夏,病逝赞汁京,年仅三十九岁。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他撰修的《新五代史》卷j‘二《周本纪》中,对世宗有着很高的评价:
  其为人明达英果,伟论议然。……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所纳,用人不疑,岂非所拼贤主哉!其北取三关,兵不血刃,而史家犹讥其轻社程之重而侥幸一胜于仓卒,殊不知其料强弱、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机,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诚非史氏之所及也。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卷二九四也说:上在藩,多务韬晦。及即位,破高平之寇,人始服其英武。其御军,号令严明,人莫敢犯,攻城对敌,……应机决策,出人意表。又勤于为治,百司簿籍,过目无所忘,发奸披伏,聪察如神。闲暇则召儒者读前史,商榷大义。性不好丝竹珍玩之物。……故群臣有过则面质责之,服则赦之,有功则厚赏之。文武参用,各尽其能,人无不畏其明而怀其惠,故能破敌广地,所向无前。可见,世宗才识过人,气魄出众,深知民间疾苦、时政弊端,具有卓越非凡的才识。
  世宗临死之前,曾对身后的政局,预先作过一番布置安排。首先,加枢密使魏仁捕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与范质、王溥等权臣一道辅助幼子宗训,使柴氏子孙长久享有统治权。其次,免去殿前都点检、郭威女婿张永德之职,让副将赵匡凤充任都点检。但事与愿违。在世宗死后宗训年幼即位开始,后周大臣根本不服宰相魏仁浦、范质、王溥等人的命令和管理。他们以魏仁浦出身小吏,未经科举而不服其治。他们又以范质、王溥等“忠厚长者”、循规蹈矩、清廉自持而都不服贴。他们对出身行伍、性情刚俊暴决、有勇无谋的侍卫亲军副指挥韩通更不买账。这一切,都对身负重任的赵匡撒及其心腹谋士提供了代周篡权的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反,赵匡撤代张永德当上殿前都点检后,对其部下“恩威并济”,十分有办法驾驭将士,深得他们的“心悦诚服”。再加上赵匡撒历典禁兵、老于兵事、深谋远虑、战功赫赫,在后周统治集团里,声誉地位日增,他篡权野心日益暴露。对此,遭到殿中侍御史郑起的不满和揭露,以期引起后周宰相范质的重视。今据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四《太祖乾德元年十二月己亥》条载:以殿中侍御史郑起为西河令。起,不知何许人,轻俊无检操。显德末,为殿中侍御史,见上握禁兵,有人望,乃贻书范质,极言其事,质不听。……起坐左迁。右拾遗浦城杨徽之,亦尝言放世宗,以为上有人望,不宜典禁兵。上即位,将因事诛之,皇弟光义日:“此周室忠臣也,不宜深罪。”龄是亦出为天兴令。
  显然,尽管郑起、杨徽之以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