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上博简《诗论》与《诗》…
从竹简《文子》中道与德…
浅析T.S.艾略特早期诗歌…
《诂经精舍文集》与诂经…
早期中国心理文化与中国…
早期狐怪故事:文化偏见…
关于《都门纪略》早期版…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
张家山汉简《金布律》中…
关于“章门弟子录”的考…
最新热门    
 
早期章门弟子与“民俗学运动”的兴起

时间:2009-9-8 17:38:01  来源:不详
一步的挖掘。因此,他们将目光转向了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各地歌谣。周作人便说:“我觉得现在中国语体文的缺点在于语汇之太贫弱,……这个救济的方法当然有采用古文及外来语这两件事,但采用方言也是同样重要的事情。”[14]他并且明确表示:“这种工作不仅是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还在引起未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15],“做新诗创作的参考”[16]。沈兼士也说:“‘国语的文学’和‘文学的国语’,固然是我们大家热心要提倡的。但是这个决不是单靠着少数新文学家做几首白话诗文可以奏凯;也不是国语统一会规定几句标准话就算成功的。我以为最需要的参考材料,就是有历史性和民族性而与文学和国语本身都有关系的歌谣”[17]。 

正是基于以上这种认识,1918年2月1日出版的《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由刘半农起草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其中规定了关于歌谣征集的办法、范围、要求,同时宣布成立歌谣征集处,“由左列四人分任其事:沈尹默主任一切,刘复担任来稿之初次审订,钱玄同、沈兼士考订方言”。这显然意味着在这场“民俗学运动”揭幕战中,章门弟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稍后,周作人也参与其事。1918年9月21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征集歌谣之进行》一文写道:“由刘复、周作人两教授担任撰译关于歌谣之论文及记载”,这说明周作人此时已参加了“歌谣征集处”的工作。至1920年2月3日,《北京大学日刊》又发表《歌谣征集处启事》宣布:“顷因刘教授留学欧洲,所有本处事务已移交周作人教授接管”,这更表明了章门弟子对“民俗学运动”的领导作用。 

在歌谣征集处的基础上,1920年12月15日出版的《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沈兼士、钱玄同、周作人三人联名《发起歌谣研究会征集委员》的启事,决定发起歌谣研究会。12月19日,北大歌谣研究会宣告成立,“由沈兼士、周作人二先生主任”[18]。相较而言,歌谣研究会“从名称上看比‘歌谣征集处’提格了,成为了一个正规化的学术团体;领导班子加强了,并且发展了委员”。[19]1922年1月,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成立后,沈兼士担任主任,歌谣研究会也划归国学门,由周作人一人主任其事。该年12月17日,周作人等人还创办了歌谣研究会机关刊物——《歌谣》周刊,这是中国第一份专门性的民俗学研究刊物,被视为当时歌谣事业的“唯一工作中心”[20]。此后《歌谣》周刊运行三年,先后出版97期,增刊1期,发表歌谣2千多首,文章近3百篇,直至1925年6月28日合并入《国学门周刊》。 

除了创办研究机构与刊物之外,章门弟子还从诸多方面对“民俗学运动”予以积极的理论指导,促使其不断趋于成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