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名人八字 慈禧太后八字
风水与北京城的选址、规…
楚风北袭与北学南渐——…
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
《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
《齐民要术》与北朝胡汉…
范仲淹与北宋士风演变
“变旧声作新声”——柳…
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
苏轼诗歌与北宋文化的议…
最新热门    
 
慈禧与北京白云观

时间:2009-9-8 17:41:15  来源:不详
慈禧与北京白云观

□ 张雪松北京白云观山门。至今仍悬挂在北京白云观玉皇殿内的“百寿幡”。

 

  晚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众多回忆录、文史资料中,很多地方都提到慈禧太后与北京白云观关系密切,遇事皆向观中道士问卜。白云观玉皇殿内悬挂至今的“百寿幡”,据传说是慈禧太后六十寿辰的祝寿之物,后敕赐白云观而悬挂于此——

 

  晚清“后党”与“帝党”的宗教信仰之争

  晚清时期,“后党”(紧跟随慈禧太后的党派)与“帝党”(力保光绪皇帝地位的党派)争斗十分激烈。清代满族官员大都信奉藏传佛教,汉族官员则主要信奉汉传佛教,特别是“帝党”中人,不乏佛教徒。18世纪中叶以来,太平天国运动反对“偶像崇拜”,对江南等地的汉传佛教打击极大。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晚清佛教寺院复兴,多由湘军、淮军官员出资,故晚清汉传佛教与汉族湘淮官员关系很密切。北京许多重要寺院,在晚清时也是当时的洋务派经常活动、聚会的场所,甚至是立宪派官绅的据点。盛传不愿为慈禧母亲停灵的贤良寺,距皇宫很近,外省官吏进京述职多居于此,洋务派人物李鸿章、左宗棠都在此居住过,李鸿章最后还病逝于该寺。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沈子培、王病山等进京时也都居住于此。再如法源寺,其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袁世凯、大刀王五(王正谊)的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这方面最为有名的小说,当属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其虽是演绎小说,但也有部分史实根据为基础。民国初年圆寂于法源寺的著名诗僧、晚清佛教领袖“八指头陀”(寄禅法师),其生前文集也是由晚清君主立宪的坚定支持者杨度编辑刻印的。

  而“后党”人物与道教的关系则相对密切。慈禧太后宠信北京白云观全真道士,这是晚清政局中一个公开的秘密。太监内部传说,慈禧的母亲去世后,需要找一个寺庙停灵,当时尚未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派大太监刘诚印到北京贤良寺等佛寺寻访,这些寺院的住持僧大都不甚热情。慈禧甚为恼火,后转往北京白云观,受到白云观道士的热情接待。此后,慈禧与白云观来往日益密切,大太监刘诚印亦在白云观皈依了道教。“更邪乎的是,刘承(诚)印拜白云观方丈刘宗玄为师,也在白云观‘挂单’,同时被称作名誉‘方丈’,成为了全真道第23代传人。”(贾英华:《末代太监孙耀庭传》)自此,太监到白云观受戒蔚然成风。

  以上传说,道教界也颇为认同,据《太上律脉源流》记载:道教全真龙门派高道张宗璿“庚午(1870年)再请传戒,时值皇亲照公府太夫人灵寄观中,师为虔诵《血盆经》。一藏百天之久,靡有怠容。蒙慈禧皇(太)后,恩赐紫袍玉冠,揖金助坛开大戒场,伯子公侯,接踵而来,请谒声名,播于远方”。北京白云观现存碑刻遗物,与大太监刘诚印有关者极多,白云观的后花园“云集园”,游廊曲折幽深,树木葱郁繁茂,颇有江南园林的景致,也是当年刘诚印捐白银2万两修建的。

  慈禧与白云观的密切关系

  梁启超等人反感道教,可能与其政敌慈禧太后等人钟情于道教白云观有关。晚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众多回忆录、文史资料中,很多地方都提到慈禧太后与北京白云观道士关系密切,遇事皆向道士问卜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