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台灣「五日節」民俗及其意義的流變(一)

时间:2009-9-8 17:50:09  来源:不详
20]」,以繭作虎子貼於兒童頭上,俗稱「繭虎」,也有用棉包繭做成小虎,有的用通草,到端午日午時脫掉。或謂「婦女戴繭虎」[21],好像也不限於兒童佩戴。似乎繭虎與綵勝都是同一回事,具有厭勝的作用,只是用五色絲線能夠編織的樣式較多而已。

(10)    結綵勝:《廈門志》載:「端午結綵勝,歲可得二、三十金。以五色絲刺雲日、花草、麟鳳、魚龍、美男子、婦人之狀」[22]。《台灣通史》載:「以五色絲製鳥獸花果之屬,兒童佩之,謂之辟邪」[23]。

(11)    繫長命縷:台灣府志載:「以五色長命縷繫兒童臂上」[24],也有說綁在手腳上或脖子上。到了七夕,將「端午男女所繫五彩線剪斷同焚」[25]。

(12)    貼午時聯:端午有用黃紙朱書,做成「午時聯」。「午時聯」和普通的門聯,不大相同,門楣正中,用黃紙朱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兩邊寫著「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或是「蒲劍沖天皇斗現,艾旗拂地神鬼驚」之句(片岡巖著,陳金田譯,1986:43)。

(13)    取午時水:五月初五這天,家家戶戶有儲存午時水的風俗。所謂「午時水」,就是在端午節這天的正午時刻汲取井水或自來水,裝在瓶裡嚴加封蓋並放在陰暗的地方收藏起來,據說這種水永遠不會腐臭,以後萬一得夏季病時,喝了之後就可豁然痊癒。

午時水的風俗起源很早,據《瑣碎錄》一書記載:『五月五日午時,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氣不侵。俗採艾柳桃蒲,揉水以浴。又《歲時雜記》云:京師人,以桃柳心之類,潭湯以浴,皆玉蘭之遺風也』(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編譯,1984:409-410)。

(14)    掛鍾馗像:民間常在端午時,在廳堂掛鍾馗或張天師畫像以驅邪。鍾馗善於捉鬼,鍾馗與端午節慶畫扯在一起,根據據說十六世紀以後的事情[26]。

(15)    服雄黃酒:是以雄黃(雞冠石)混米酒而成的。人逢端午,把雄黃酒來擦兒童的額頭,還灑在床下壁角,以防妖怪作怪。雄黃能殺百蟲、避鬼魅。但是雄黃並不好入口,其實很少人喝。

(16)    包粽子:古稱角黍。所謂「端午薦角黍」,即是端午日要用粽子來祭拜祖先。台灣傳統的粽子種類很多,有粳粽、粿粽、米粽、豆粽等。「粳粽」是用竹葉包糯米混粳粉蒸熟,待涼放入冰箱,食時沾糖或蜂蜜,非常爽口好吃。鹹的用竹葉包豬肉、香菇、蝦米、蚵乾等蒸熟。台灣粽無論鹹粽或粳粽外型是四角錐形。製作時,用鹹草繫住,二、三十個纏成一束。也有用月桃葉包粽子的情形[27]。文獻上云:「端午,家蒸角黍」,但實際上用水煮居多。兩片竹葉,一包一裹包粽,取「陰陽包裹」[28]之義。

各家做的粽子會互相餽贈,尤其有家中有喪者不能製粽,要由親戚贈送。由於端午接近每年七月的大專聯考,為了應付考生的需求,有些廠商會推出兩個蛋黃加豆沙的粽子,稱為「滿分粽」,取粽子的「包中」之意[29],這也是現代民俗。台灣由於有中國各省的移民,因此長條形的湖州粽、像牛角般的廣東什錦粽等各式各樣的粽子都有。

(17)    送禮:「鳳山縣志」說:「彼此以西瓜角黍相饋遺。」端午節有給長輩、老師送禮的習俗,送香包給晚輩,送粽子給親友也是常見的習俗。

(18)    拜公媽:五月五日那一天上午十一點多,各家就大事張羅,準備拜拜。祭品排好,一家焚香禮拜,呼請祖先前來鑒納,後將香插在祖先牌位香爐。奠酒三次,擲筶(筊)問先靈是否吃飽,如得「笑杯」,就焚化「銀紙」。通常神明也一起拜,用「四果」就可以了,拜公媽則用「菜飯」、粽子等。台灣人拜祖先有所謂「一年七節」的說法,所謂七節是指新正、清明(或三日節)、端午、中元、重陽、冬至、除夕。

(19)    祀神:端午節家裡要拜神,連地基主也要拜。金門的習俗是「午時祀神,以紙為人,寫一家生辰焚之,名為辟瘟」[30]。

(20)    迎龍頭、龍船鼓:「迎龍頭」的風俗似從泉州傳來,所謂「龍船鼓」是指迎龍頭時,敲打的音樂。往昔「沿海競鬥龍舟,寺廟海舶皆鳴鑼擊鼓,謂之龍船鼓。從前台南商務盛時,郊商各醵金製錦標,每標值數十金。先數日以鼓吹迎之,各選健兒鬥捷,觀者滿岸,數日始罷」[31]。

(21)    划龍舟:依據文崇一先生所整理的文獻資料,中國湖南、湖北、廣東、福建、浙江、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