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究竟还有多少官员子女在…
大学校园里都是晃动的大…
冒名上大学现象后暴露出…
湖南官方首次通报冒名顶…
大学毕业求职最有用的十…
中组部等出台文件  明确…
美国的大学教育
大学正门的店铺风水
八大绝招让大学生就业成…
张汝伦:大学“何为”
最新热门    
 
凝练大学精神 培育创新人才

时间:2009-8-8 16:36:07  来源:不详
摘 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注重继承传统、立足现实、凸显特色,不断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创新人才,为引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推进社会文化进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关键词: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创新文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1]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以教育的方式世代绵延、生生不息;教育以文化的指引不断前进、持续发展。大学,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注定要承载神圣的文化使命。面对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大学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衰微的原因
  
  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任何物化的东西都会消逝,只有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精神支撑人类追寻幸福、自由、文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对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充实人内心的世界。人需要精神,大学更需要精神。古代大学是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如今,大学虽然走出“象牙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但真、善、美仍然是大学永恒的追求。“大学围墙淡出,但大学精神永存”。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以拟人格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在校园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业已被全校师生员工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
  从哲学层面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的理性汇聚,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从文化学的层面看,大学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高境界,统领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理想之所在,内涵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求真精神、研究精神等;从教育学的层面看,大学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大学校长的文化自觉意识,折射出的独特感染力、凝聚力、约束力和辐射力,极大地影响着校园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品格行为等的养成;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是大学主体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从社会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是大学尊严和价值得以实现的支撑,是大学文化格调、文化品位的本源,社会公众对一所大学的认同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办学成效以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肯定,而这些无不以大学精神为基础和引领。所以说,大学精神“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2]
  然而,当大学走出象牙塔,越来越走近社会政治、经济舞台时,在与世俗、功利的较量中,大学精神却逐渐衰微了,主要表现为:
  1.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精神是蕴含在人文科学之中的普遍价值观念,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拷问,是对人类存在价值的肯定,是对人性自由的释放,是对人类权利的维护,是对至善、至美精神境界的追求。人文精神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存在、发展的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人们常常用“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质”来评价当代的大学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
  2.办学功利化。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一大职能,但是大学不能跟着市场走,市场经济的过多介入,必然导致大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倾向。大学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大学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就要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天然地反对功利,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
  3.学术世俗化。一个民主、文明、公正的社会不能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享有一定学术自由的、不屈从于任何外在权威并能够摆脱任何外在诱惑的精神气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存在。否则,社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就会受到削弱,社会就会流于鄙俗,成为人欲横流、精神颓废和理想黯淡的名利场。[4]而在世俗文化的冲击下,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现象却使大学陷入了诚信危机之中。
  4.校园文化庸俗化。在社会体制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没有大学精神的支撑和引领,校园人的价值选择显得无所适从。快餐文化、速食主义、拜金享乐、唯西方为上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模式。
  5.发展趋同化。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这就注定大学精神具有浓厚的独特性,因此才能彰显出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于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的精神概括。而现今我国诸多高校的发展有趋同化的现象,没有独特的大学精神为引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
  
  大学以其博大、精深、理想、价值、智慧等精神特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物欲,捍卫着人类的理想信仰。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不断地凝练大学精神,才能固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我国的农业硅谷——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共建,是我国目前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学校现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全国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经过7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学校秉承了“诚朴勇毅”的校训精神,结合新时代“热爱杨凌、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杨凌精神,围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创新人才,推进学校的纵深发展。
  (一)继承传统——大学精神的积淀和延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呼声中,由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于1934年选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陵,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关怀。胡锦涛、江泽民、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回良玉、吴仪、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李岚清曾6次抵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特别是200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学校并与专家、教授座谈,提出学校“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竭诚奉献,开拓创新,攀登农业科技高峰,为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强农富民,以推进我国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在西北大地谱写了一曲曲“教稼之歌”。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形成了“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秉承“诚朴勇毅”之校训精神,心怀社稷,情系苍生,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延续、发扬和广大。
  (二)彰显特色——大学精神的独特亮点
  长期以来,农业高校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人才的培养模式陈旧、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单一等问题,使得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窄深型”的专才,这样的人才知识面和实践视野狭窄、基础薄弱、适应性差,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不协调。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是基础厚实、专业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努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教学、科研和产业三要素优势互补、紧密结合,形成更大的教育系统——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系统,将“深窄专家型”培养目标变革为“广适通才型”培养目标,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普适型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年一脉相承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以服务旱区农业为己任,实现了“教学、科研、推广有机互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在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思想的统领下,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深入开展,使大学精神彰显出独特的风貌。学校合并组建后,在教育观念上转变了教育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质量观,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推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办学思路上,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建立厚基础、宽口径、强专业、重实践、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使学生德智体美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