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日印军演欲对中国“东…
中国男色的花开花落
中国第一部男色电影
中国仁义的富商从古至今…
网友坦言中国联通WCDMA…
当中国人的谋略演变为耍…
台湾若想得通 中国当局…
中学课文在以极尽妖魔化…
中国的文化背着“另类”…
最新热门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研究

时间:2009-8-8 16:38:13  来源:不详
摘 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本质上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资本运动的各个阶段,它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在防治市场失灵、祢补市场缺陷方面,传统文化又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市场经济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 
  
  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从远古到清晚期以前,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古典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它所依赖的经济和政治土壤。
  在五千多年的漫长古代史中,中国社会主要的生产、交换方式始终是农业生产和自然经济。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发达的海洋民族都有明显区别。这期间,宗法制在中国长盛不衰,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封建专制制度则延续了两千多年,在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与这种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相联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价值观的作用,强烈地左右着古代中国人的行为取向,而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它至今仍然影响和制约着当代的中国人。
  传统文化贵中尚和,否定人与人之间相互竞争,把“中庸”视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途径,主张人要安分守己,扮演不同角色就履行不同义务。例如,处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时,就以“五伦”为标准,不能超越“规范”行事。
  在个人和集体之间,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重视群体,轻视个人。家族是通过血缘关系组成的群体,古代中国人一直以家族为本位,耕读传家、尊老尚古、追求稳定是他们的治家之道。“国”是“家族”的延伸,是社会成员共同的家,所以个人对国家也负有重要责任。
  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传统文化表现为重道轻器,重人伦轻自然。它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但忽视自然科学知识,甚至不把自然当作人的认识客体,而是赋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通过体验自然的情感实现“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造就了古代中国人勤劳、勇敢、节俭、朴实、热爱祖国的传统美德。但是,也使他们养成散漫、迟缓、乐土重迁、轻视智力、目光短浅、不思进取、重古薄今、竞争意识薄弱、家族观念浓厚等习惯。在古代社会里,这样的文化一方面体现了农民阶级的行为方式、心理状态和世界观,另一方面也符合统治者反对革命、抵制改革、强化统治、要求人民当顺民的愿望。
  
  2 中国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既然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农耕文化、封建文明,这就决定了它在本质上必然与我们正在建立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对立。这种对立,贯穿了资本运动的各个阶段。
  生产是资本运动的起点。生产者要获得超额利润,就必须努力采用新技术、新工具、新的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可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复古保守、重道轻器的。孔子本人就非常推崇“周礼”,把变革视为“礼崩乐坏”,西汉的董仲舒也很保守,主张“天不变,道亦不变”。传统文化又属于伦理政治型文化,重视修身养性,道德文章,排斥科学技术,甚至把技术发明称为“奇技淫巧”。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许多中国企业对新技术、新生产项目态度谨慎、保守,轻视自主创新,忽视企业制度变革。在农业生产方面,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中国农民习惯于各家各户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分散进行个体小生产,亲自享用自己的产品。其结果是阻碍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严重的地区在人口增加,人均耕作面积减少以后,没有抛弃这样的小生产方式,出现了“返贫”现象。
  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是兼顾效率与公平,通常做法是按贡献大小进行一次分配,再通过社会调节进行二次分配。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财富分配的价值取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既不考虑公平更不追求效率,只注重结果平均。在这种分配观念的影响下,平均主义在中国很有市场。穷人喜欢抱怨现实,甚至有“仇富”心里,而富人又不敢“露富”,怕遭人嫉妒。这样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财富分配对劳动者的激励功能,削弱了他们的自强不息、参与竞争的意识。
  市场经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要求商业发达,有完备的市场。而中国传统文化则一直是重农抑商的,认为农业是“本”商业是“末”,反对舍本逐末。现在,虽然人们在种田和经商之间,大多倾向于后者,但对商人的偏见并没有消失,“无商不奸”的说法仍然广泛流传。这种对商人和商业行为的歧视不利于市场的发展,是农业社会的特点,不应该存在于完善的市场经济之中。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不仅是商品市场,还包括要素市场。传统的乐土重迁、追求安逸的生活习惯,让中国人在就业中不愿远离家乡,不愿更换工作岗位,这显然妨碍劳动力市场发挥人才配置作用。市场经济中的市场还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公平的市场,传统文化过于注重伦理关系、家族观念,这使人情、关系、地方保护甚至观念形态等因素在经济生活中也发挥了作用,造成了市场的扭曲。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又是实现再生产的基础。消费者的主观心理动机影响他在消费过程中的消费数量和消费方向。一个国家国民的消费动机如果得不到有效激发和升级,很容易导致消费不足从而引起生产过剩的危机。遗憾的是,传统文化中恰恰有抑制消费动机的因素。孔子曾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宋明理学家更进一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主张。从中可见,传统文化对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都充满漠视,更不可能支持高档消费和服务消费。现在,我们国家储蓄率高,经济增长方式没能从投资拉动型转向消费推动型。这就和中国人“节欲有度”“知足常乐”“居安思危”的生活观念有关。中国另外一个消费传统是自给自足,正像老子所推崇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观念不仅不利于扩大消费,而且会反作用于生产、交换,不利于社会分工和经济往来的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展中国文化 
  
  尽管和西方文明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面前显得先天不足,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需要“西化”,需要用西方文明取代中华文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才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传统文化具有自然经济和封建主义的本质,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历了西学东渐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文化大变革。现在的中国文化已经和传统的中国文化大有不同了。虽然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还未消失,但是新的观念正在形成。改革创新正在取代复古保守,尊重科学正在取代重道轻器,社会分工正在取代自给自足,竞争意识正在取代平均主义,民主观念正在取代等级观念……总之,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方面在市场经济面前是没有生命力的,是必然走到它的对立面去的。这就是“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市场经济的运行依赖市场机制。然而,市场也会失灵,也有缺陷,这恰好为我们“取其精华,批判继承”提供了机会。传统文化经过改造,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且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现代市场经济,应该是市场基础作用和计划调控作用的结合。为了对付市场失灵,政府应该履行自己的经济职能,成为一只“看得见的手”。西方国家在二战后一段时间,也的确推行凯恩斯主义,大搞国家计划。但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无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最终出现了“滞胀”局面。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转而推行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宏观调控广受批判。相比之下,中国的调控比较成功,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平稳、持续发展。这得益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上,也得益于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传统。这些传统有助于调控政策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并突破私人资本局部利益的限制,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中国,鼓吹市场万能的自由主义思潮始终不能占据主流地位。
  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手段,不具有价值取向。可我们发展经济却不能回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这个根本目的。而文化恰恰祢补了市场的这个缺陷,因为文化的核心就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仁爱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可以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体现出经济发展的动力、目的和结果: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经济发展需要有一批优秀企业家作为领军人物。优秀的企业家不仅要有卓越的才干,也要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有职业道德。而这种企业家精神是不能由市场机制提供的,相反,市场机制使资本惟利是图,为了牟取暴利,经营者可能不惜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和道德。这样会使社会福利受到损失,市场秩序陷入混乱。而中国文化在培养企业家精神方面,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传统文化就教人立志高远,要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企业家来说,就是要有把企业做强做大的雄心,要承认企业的社会职能,把企业办好了还要主动回报社会。传统文化还有先义后利的利义观,这也有助于企业家反对见利忘义,坚持诚信经营的商业道德。
  五千多年来,中国的文化体系长期延续发展,没有中断。这说明,中国文化是很有生命力的,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借着市场经济的契机,中国文化将能很快地剔除不利于时代进步的腐朽部分,同时升华和丰富其精华部分。因此,中国文化不仅不会在市场经济中消亡,相反,它将在市场经济的催化下获得新生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9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