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的现代取象
现代八卦取象
八卦与现代基本物理学
八卦与现代理论物理学
八卦现代应用
冒名上大学现象后暴露出…
最新热门    
 
儒学现代价值与未来发展

时间:2009-8-8 16:38:31  来源:不详
[摘要]儒学的要义是:孝为本;安贫乐道;坚持原则;博爱、崇尚人道;言行一致;民本思想;务实态度;博思好学。这是几千年来华夏民族之所以世代延续不息的真血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生命所系。儒学倡导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儒学给予人的终极关怀。儒学的宇宙秩序即伦理秩序,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取向。儒学是真理,是智慧,是生命的学问。儒学之核心仁体(相当于西方的“质料”),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世界未来文化的复兴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儒学;仁;《形而上学》;价值;伦理秩序

  儒学伴随着中华民族,从诞生到步入初期文明,再踏进现代社会,曾在历史上创造出汉武、唐贞观、清康乾等盛世。然而,曾经有人说黄河流域已经没落,它的文化创造力枯寂了,奶水干涸,黄水应变为蓝水。意即传统文化应让位于西方文化。不过“文化之水没有停流,是自己作孽,见了水不喝、见了饭不吃。佛教所谓的饿鬼,乃是眼前明明是大米饭,你看成沙子;眼前明明是水,你看成火油。沙子不能吃,火油不能喝。为什么会把大米饭看成沙子,把水看成火油呢?这是因为你罪孽深重,所以受到这样的果——成了饿鬼,看不见文化的水。去了解文化生命的发展和学术传统,是多么重要的事”[1](P5)
  本文拟从儒学内涵、儒学的现实社会功能、儒学现代价值及其未来发展四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生命的发展和学术传统”作一概述。
  
  一、儒学要义
  
  中国文化可以儒学概括之。儒学有狭义、广义之说。狭义儒学指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孔孟儒,广义儒学则指融合了儒、释、道、法、墨、名家诸学说为一体的以孔孟儒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之儒学指其广义为说。
  儒学的实质是什么?其创始人孔子则是这样来回答的:
  《学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颜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路》:“君子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也。”“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如其仁,如其仁。”《卫灵公》:“君子义以为上。”“当仁,不让于师。”《阳货》:“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日:恭宽信敏惠。”《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由此可知,儒学之内涵:(1)孝为本;(2)安贫乐道;(3)坚持原则;(4)博爱、崇尚人道;(5)言行一致;(6)民本思想(管仲违礼,孔子之所以许其仁,是因民受其益);(7)务实态度(当仁不让);(8)博学好思。概括之:内本仁义,外守礼信。实即是一仁学。
  这就是孔子以来三千年的人生,这就是东方古老帝国生命之所以不息之缘由。但历史之长河流淌至今,似乎缺失了点什么。
  这里我们不妨简单地了解一下,同一轴心时代出现的西方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东方的《易传》这两部哲学专著。
  《形而上学》开篇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人能明事物之故,而后不为事物所惑”[2](P6)。所以“我们是在寻求现存事物,以及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诸原理与原因”[2](P118)。而“作为事物的原始底层,这就被认为是最真切的本体”[2](P127)。亚氏是要发现事物终极的本原。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柏拉图说是理念[3](P86)。古希腊安提斯泰尼说:“我看见一匹马,但我看不见抽象的马。”柏拉图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理念或模式是自在自为的,有实体性,是万物原始、永恒和超越的原形,先于、脱离和独立于事物而存在,不像事物那样受变化的影响。而亚氏却说,性质(形式)不能脱离对象而存在,没有物质,就不可能有形式。柏拉图把具体经验中的对象看作是一般理念的不完全的摹本,是偶然的东西,而抽象的形式(理念)是实体。亚氏却予以否认,认为个别的对象或个体的存在物是实在的实体。但是,个别具体存在物的形式,它所属的那一类的一般的性质,构成它的本质或真正的性质。形式(理念)也是最本质的因素。个别事物有变化生灭,或时而是种子、树苗,或时而又是树木、果实。这就是物质,物质持久常在,物质本身不会消失。物质必然永远具有某种性质(形式)。我们虽从未经验过没有形式的物质,但物质和性质(形式)却永恒、共同地存在。一个事物生成以后,也就实现了它的意义、目的或形式。形式统辖物质,物质是潜在的形式。形式实现于事物中,它使物质运动。运动也是永恒的。但自然中有一永恒、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即绝对的实体、理性、真理、美、善、自在自为的存在。这就是哲学家所渴望、发现、达到的境界。
  《易传》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如《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易传》也讲变化、究本体,谈宇宙。“但是这种具体(卦象符号——笔者)没有概念化,没有被思辨地思考,而只是从通常的观念中取来,按照直观的形式和通常的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这一套具体原则中,找不到对于自然力量或精神力量有意义的认识。”[4](P120)《易传》没能实现向外部自然思辨的转向,囿于六十四卦本身之变化,其思维只在外面世界兜了个圈子,最终又回到了“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序卦》)的伦理范式上。
  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西学向外面的概念(理念)求生存,而我们是向内在的情感讨生活。儒学的阙如是在数学和自然科学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和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为西方现代科学奠定了基础。爱因斯坦在1953年给J.斯威策的信中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笔者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
  儒学终究奉持和实践的信念是——道德秩序就是宇宙秩序,情感重于事理。道家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老子》五十四章)及“少私寡欲”;佛家的六度(布施、持戒、忍、精进、定、智慧)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及修行成佛的信、解、行、愿、证五位。均与孔子殊途同归:重情感、向内求索。但它们共同汇合成中国文化之主流。以另一种“生活样法”[5](P60),开拓着东方的文明。
  
  二、儒学与现实
  
  这里的现实,指的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即文化的存在。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一部儒学史。儒学在现实中的主要作用表现于:礼的政治调节、士大夫的觉醒、安贫乐道、天下一家、忧患意识诸方面。
  礼的政治调节。中国社会自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讫,两千多年未有丝毫变动。这与《春秋》重礼有很大的关系。《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又“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孔子惧什么?孔子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礼,不被遵守;而乱臣贼子惧什么?他们惧的是僭越礼。“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是国家根本大法。“世之治也,君子尚能而让其下,小人农力以事其上,是以上下有礼,而谗慝黜远,由不争也。”礼又是君臣上下行为的道德准则。(《左传·襄公十三年》):“会朝,礼之经也;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礼是施政之纲维。
  士大夫的觉醒。中国文化是靠文人世家传承的,因此而造就的一大批读书人,他们深受儒家文化之熏陶,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并实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甚或不惜杀身以成仁。如东汉末年,内廷有皇室、外戚、宦官,外廷宰相系统则是士大夫们。在这“大厦将倾,非一木所能支”(东汉名士郭林宗语)的局势下,东汉的名士们与外戚合作,同宦官们进行了一次殊死搏斗。虽最终失败,酿成了党锢之祸,但名士们高尚的“气节”却为当时社会乃至后世所称道。同样的情景是,明末士大夫们与宦官魏忠贤的斗争。无不表现了士大夫们“仁以为己任”(《论语·泰伯篇》)的崇高气节。
  安贫乐道。《论语·雍也篇》:“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后来为文人们所称颂的孔颜之乐。所乐者何?朱子“亦不敢妄为之说”[6](P87)。据程颐《颜子所好何学论》:圣人生而知之、不学而得、从容中道,颜子则后学而至、思而后得、勉而后中(道)。可惜离圣人只一步之遥,却“不幸短命死矣”。孔子哀叹颜子的是其求道不为利也。这种精神远出于后世之学者。“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矣。”[7](P578)概中国学人以成为圣贤为第一要务,富贵贫贱则退求其次也。“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古人之情怀能包容天地,古人之境界乃登峰造极也。
  天下一家观念。《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合理之社会不应为一家一姓所有,应为天下人之共有。“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人人能颐养天年。康有为的《大同书》,则将《礼记·礼运篇》的理想推进到了更高的境地:“只有天下为公,一切皆本公理而已。无贵贱之分,无贫富之等,无人种之殊,无男女之异。无所谓君,无所谓国。人人皆公,人人皆平。”平等、博爱才是理想社会之归宿。
  忧患意识。《论语·卫灵公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的是什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