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的现代取象
现代八卦取象
八卦与现代基本物理学
八卦与现代理论物理学
八卦现代应用
冒名上大学现象后暴露出…
最新热门    
 
儒学现代价值与未来发展

时间:2009-8-8 16:38:31  来源:不详
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篇》)孔子忧的是道义之懈怠,学业之荒芜,行为之不良。这些都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非圣贤。佛家说,人必得要在生死苦海里流转。不过,人生于忧患,则死于安乐(《孟子·告子章句下》)。又《易传·坤卦·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祸福不期而遇,如防患于未然,则能化凶为吉。所以“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传·系辞》)忧患意识实已融化进了中国人的生命里了。

  三、儒学在现代
  
  现代与过去、未来相对。现实的历史谓过去,现实的潜能谓未来,现实的当下展现即现代。过去、现在、未来,虽星移斗换,但儒学之精神却超时空,永恒存在着。“仁”五千年是这样,一万年以后还是这样。但儒学之生命体不挂空,必得落在时空中。那么现代儒学在哪里?她如何存在着?其价值是什么?我们对待儒学的态度又该如何呢?这些是我们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1)现代儒学在哪里?儒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心中。孟子说:“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章句下》)“揆”,道理也。陆象山:“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8](P273)这是仁存在的呼唤、真生命之确证。儒家之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使像修养浅薄的小人,“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9](P578)。连无知的小孩亦仁心常在。“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程颢语)万物亦有仁。
  (2)现代儒学如何存在着?即现代儒学是什么样的形态。“形态指的是这个文化生命以什么方式、什么姿态、什么样式来表现自己。”[1](P89)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曾经很好地传承了儒学。现代是个百家争鸣时期。儒学又以现代“新儒家”为代表。如冯友兰,他“大体上是承接宋明道学中的理学一派”[10(P13)]来“接着讲”的。儒学因此而活力再现。现存的一大批儒家典籍是儒学的根基。
  (3)现代儒学的价值。牟宗三解读康德哲学认为,范畴是从知性自身发出来,所以知性才能为自然立法。并概括康德哲学的全部要义为两层立法:知识层,知性为自然立法;道德层,意志为自我立法(自律道德)。康德的知识层、道德层,均离不开一心。儒家讲究的也就是这一“心”字:“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章句下》);“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章句上》);“心即理”(陆象山)。心能自觉、自律。儒家之心也就是康德的自由意志(自律道德)。自律道德是现代社会的生命。
  现代人,虽说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心里空虚,没有归属感。虽说是自由的,但有很多麻烦。这与缺少儒家智慧、缺乏自律道德有很大关系。一个人如果放弃儒家价值观(自律道德),犹如西方的无宗教信仰的人一样,永远是个不健全的人。你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谁又会尊重你?己所不欲,强加于人,能“立身行道”吗?只有“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诚心。
  人的生命是在情感里生长的。离别有黯然伤神之苦,侨居异地则有怀乡之痛。团聚有天伦之欢,告老还家则有游子归根之乐。现在有几人能免于此呢?佛家说人生皆苦。对此西方是用宗教来救治的。中国却是以儒家的宗族乡情、家情来救治的。儒家首重的是家庭、宗族、乡情。家庭是温暖的,家庭是金;宗族乡邻是亲切的,乡邻是银。“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天下没有比家庭、乡邻、乡情更宝贵的了。孔子说:“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公冶长篇》)老者、少者固然需要安怀,其实一切人都需要安怀。这正是儒学所给予的人生情感之慰藉、终极之关怀。
  (4)我们持有的态度。“能近取比,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篇》)不好高骛远,乃儒学固有的品质。儒学确有自身之不足,如阙失数学和自然科学,但我们一直在学习。通过文化交流,我们的文化系统中也有了。我们不是嫁接生长,而是和而不同,相互共存,共同发展。向现代化迈进,儒学也在发展中。其实只要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能畅通,现代化是理性中应有的事。对于古人,我们应该理解,而不是求全责备。其实,即使像康德:其“第一批判讲真,第二批判讲善,第三批判讲美,但即真、即美、即善的合一境界,康德并没有。中国人在这方面却能达到相当高的境界”[1](P13)。当然,西文化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
  
  四、儒学之未来
  
  现实的潜能谓未来。儒学是现实的,是真理,具有永恒性;儒学又是潜在的,定要向未来延伸。借亚里士多德形式与物质(质料)之阐释:儒学之仁体为质料,具有运动性、不灭性;落于老庄,即为道;落于佛家,即为真如(佛性),落于耶家,即为“逻格斯”[11](P75)。中国文化是仁文化:义礼智信是仁,天人合一亦是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遗书》卷二上)。天人合一实是大仁,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生物多样性,方可充满生机;单一物种,终将会灭绝一切。《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数罟不入湾池,鱼氅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就以“湾池”、“山林”为本了!《易传·序卦》:“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万物是我们生存之所依。所以“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庄子·天下篇》)人之生命才能永远延续。
  故《柳宗元·天说》日:“人之坏元气阴阳也亦滋甚:垦原田、伐山林。……祸元气阴阳者滋少,是则有功于天地者也。”阴阳元气只能保和,不能祸害。《张载·正蒙》:“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胞物与”观念让后人屡屡称道,原因何在?“民胞物与”真切地表达了人自身的孤独感、危机感以及与物相伴到永远的美好愿望。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现实就已说明了一切。
  西文化使我们未来的梦想彻底破灭,儒学因其“仁民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才使得我们美好的梦想得以延续。儒学崇尚“宇宙秩序就是伦理秩序”(牟宗三语)。其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业已显现。“吾敢断言:天地一日不毁,人心一日不灭,则六艺之道炳然常存,世界人类一切文化最后之归宿,必归于六艺,而有资格为此文化之领导者,则中国也。”[12](P331)梁漱溟先生则坦言:“世界未来文化的复兴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13](P202)
  
  [参考文献]
  [1]牟宗三.牟宗三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梯利.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梁漱溟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样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陆九渊集·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0.
  [9]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冯友兰.冯友兰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1]穆尔.基督教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2]马一浮.马一浮学术文集[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3]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