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
论王船山对杜甫诗歌的批…
论王世贞对宋明理学的批…
论王珪的“至宝丹”体诗
论王沂孙词的意象形态和…
论阳明心学对明代通俗小…
论王思任文学思想的时代…
写在武侠边上──论王度…
阳明学者的正统与异端之…
最新热门    
 
论王阳明美育思想与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

时间:2009-8-8 16:39:12  来源:不详

  摘要: 王阳明心学中宝贵的美育思想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一定积极的作用。体现在王阳明重“格物”、“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精神,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阳明美育;大学生;人格建构
  
  一、引言
  
  当前,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越来越紧迫,探求新形式、新方法、新途径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是摆在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的课题。德育工作者开展工作,首先要解决“继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关系,再次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存在的思想实际,对症下药,方能取得成效。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发扬者,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王阳明,他的心学中具有丰富的美育思想,他的美育思想对于当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具有积极的作用。王阳明重“格物”、“致良知”,都是重要的美育途径,人非生而知之者,人总是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他的重知行合一,对后来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比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早期就受到王阳明的影响。
   本文从阳明美育的来源及其实践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以求对于大学生的人格建构的相关研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阳明美育思想溯源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探源溯流,作为儒家思想的阳明心学,受到了先秦孟子心性之学的深刻影响,同时,他对朱熹理学的批判和佛老思想的扬弃,也成为王阳明美育思想的重要来源。
  在王阳明之前,儒家思想从先秦的儒家思想开始,历经两汉的经学,魏晋的玄学。隋唐的佛学和宋明理学等阶段。从思想体系来看,王阳明美育思想吸收了儒家思想中的美育思想,特别是孟子对其的影响,更为直接。
  孟子直接继承孔子的美育思想,他的美育思想的核心是其心性之学,他在美学方面强调的是人格美育,填补了孔子人格理论的缺失,孟子明确地把人格精神、道德上的善良与审美愉悦联系起来,比如他论到“乐”时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
  李泽厚认为,孟子的“乐”就是“乐”仁义(事亲从兄),而且达到手舞足蹈的地步,这就明显与审美愉悦联在一起。[1]实际上,孟子的“乐”与人的内在的精神上联系在一起的,比如,他认为人性本善,也讲得是道德情感是个体的内在的要求。既然是内在的要求,孟子认为通向“善”之途,自觉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不经过努力是很难体现出个体人格美的,例如,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孟子·滕文公上》
  “待文王而兴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孟子·尽心上》)
  “凡天下未平治天下也,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这是一种浩然开阔,敢于承担的精神,个体以天下为己任,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精神,是我们民族伟大传统。个体的善,在孟子看来十分重要,他又提出了“养气说”,即“善养吾浩然之气也。”可以说,孟子的心性之学以“尽心”、“知性”、“知天”填补了孔子的美学理论的缺失。
  孟子的“心性说”到了王阳明那里。具体可以概括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者蕴涵了深刻的美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和和人性的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阳明美育思想的内涵
  
  阳明心学创立是对朱熹理学的批判继承,早年他对朱子深信不疑,并按照朱子的“即物穷理”的理论“格”竹子,结果“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2]后来失败,便确立了“心即理”的立场。“心即理”是其美育思想的本体论基础,在这基础上,又有了实践其美育思想的方法和途径(“致良知”),阳明的实践美育思想,对后人影响深远。
  1.人格境界。“传统美育与人格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儒家的美育思想的焦点一直投注在对人格塑造的问题上。[3] “成圣成贤”是儒家学者的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理想。王阳明少年时即以成为圣人作为人生的第一等事事见《年谱》成化十八条)。弘治二年(1489)年,携夫人诸氏归余姚,船过江西广信时,他特地拜访名儒娄谅,相互谈及宋儒格物之学,后者告之以“圣人必可学而至”[4]什么是圣人?这是阳明心学必须要明晰的问题。“圣”本为聪明之士,成圣是儒家的最高目标。儒家思想认为“仁且智”具备才是圣人。在阳明心学里,王阳明将圣人的标准单一规定为“内圣”,即德性,他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惟以其心之纯乎天理而无欲。则我之欲为圣人,亦惟在此心之纯乎天理而无人欲耳。”[5]可见“纯乎天理而无人欲”是阳明心学圣人观的终极标准和根据,然而何谓天理?在宋明理学那里,认为在自然、社会、人生以至人类历史上,凡是代表正义的、光明的,都是天理,反过来都是人欲。
  “心即理”是说这些规范本身就存在于人的心中,这明显地继承了孟子的“心性论”。孟子没有把“心”确立为主宰地位,而阳明心学的“心”是被确立为人的主宰地位的“本心”基础。同时“心即理”又是对陆氏心学“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心之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是具是理。”的直接继承和发展。阳明心学的人格之境就是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即“天地境界”。这种境界是审美的,是人的最高理想。这也正是阳明心学中有光芒的部分。
  2.主体性价值的体现在阳明心学看来,一切价值都是离不开主体存在,他反对朱熹抛开主体去谈价值的做法。“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忠之心即无忠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外于吾心耶?”(《传习录上》)“理”在朱熹那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依据,也就是理是宇宙和万物的法则。因此,朱熹在“理”的自然规律和价值两种意义之间不断摇摆。“理”对于王阳明来说,不具有自然意义,它表示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意义。如:忠君、孝顺等。他认为在心之外都不能作为理的源泉,因为自然规律不可能产生价值观念与伦理道德。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都凸显了阳明心学的价值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在价值评价中体现。《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云:“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夫求理于事事物物者,如求孝之理于其亲之谓。求孝之理在于亲,则孝之理其果在于吾之心耶?抑果在于亲之身耶?假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遂无孝之理与?”上文中的“理”,一个是客观事实之理(朱子);另外一种即是阳明心学之“理”,即道德之“理”,道德体现价值的存在,因此,阳明心学之“理”,体现了伦理价值,也彰显主体性的需要。主体性或者说主动性,是阳明美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失去了主体性,便无美育可言,因为美育本质上是人的教育,而主体性是完善人格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创新精神和关怀意识的养成在阳明美育思想中,更具备现实精神的部分,即是他的创新意识和关怀的态度。没有批判创新,就不可能产生阳明心学,明朝初年,理学的独尊地位已经确立,到了明中叶,社会危机加剧,作为意识形态核心的朱子理学受到了批判,于是人们就希望找到一种新的理论弥补缺失,阳明就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这里体现了阳明的批判和创新的精神。
  关怀意识即为同情意识或者怜悯意识。在某种意义上,阳明将孟子的恻隐之心放大到宇宙中间。他在《大学问》中提出:“大人只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自顾小之耳。是故见孺子而有憷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也。”[6]
  人类具有普遍的同情性,从人到物,谁也无法否认,这也是人类的天性,阳明美育思想中,利用了这一点,为他的万物一体之仁做出了十分有力的论证。

  四、阳明美育的实践途径
  
  研究阳明美育思想,首先在于认知,目的在于实践,在于更好地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上文提到的阳明美育思想的起源和内涵,也是为实践阳明美育思想,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阳明美育思想具体到大学生道德养成和人格建构中,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首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途径中“致”的作用。阳明美育思想中,实践是很重要的环节,他的美育实践思想主要体现在“致良知”,“致”在阳明美育思想中有新的含义,“致”除了“至”的含义之外,还有更丰富的内涵。
  理解朱熹和王阳明在“格物致知”思想上的差异,能够更好领会“致”的内涵。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主要缺点在于“即物”,阳明“格物”和“致知”是一回事,格物就等于致知。可窥,“致”是诚意和正心的统一,是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统一。
  在主体人格建构中,情感因素在人格美育培养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阳明认为,“君子之学以诚意为主。格物致知者,诚意之功也。”[7]鲁洁认为:“情感教育,是一个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把情感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8]阳明美育思想中,道德认知和道德意志都会大学生的人格养成,起到一定的正面作用联系到格物和致知,都是在认知的前提下,达到明事理,达到人格的境界。
  第二、实践途径中的重要因素。在“格物”的基础上,关键在于道德实践,因为道德实践决定了道德认知存在的意义,可以这么说,无论多么好的人生哲学或者生命哲学,“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阳明说,“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立志,所谓困忘之病,亦只是志欠真切。”[9]从文中可以看出,阳明美育思想强调实践作用,但也强调要达到人格境界,也要树立理想,也就是要立志,只有“立志贵专一”,才能真正地做到“人皆可为尧舜”,否则便是一句空话。
  居敬存养是阳明美育思想中的首要问题,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去思考实现这种人格的途径和方法。“居敬”在阳明人格美育中,就确定了标高。“事上磨练”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或者挫折)来磨练自己。也就说,居敬相当于静态的思索,而“磨练”即是动态的砥砺。
  结合现实来看,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居敬”不足,他们不能很好思考自己要做怎样的人,德育课也以理论教育为主,缺少十分必要的“居敬”阶段,“居敬”可以去出昏蔽,破除旧的成见,养成宽容的性格。而“事上磨练”也是人建构人格境界的重要条件,天降大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都是必经之途。
  阳明实践美育中,他还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法,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每个人的天赋才能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因材施教不仅用于知识的传授,用在道德实践中也颇为贴切。人的无知,有时是认知上的,有时则是道德上,认知上的无知往往使人产生狭隘,愚昧,而道德上的无知,使人行为乖戾,甚至对社会,对他人有所影响或者危害。
  
  五、结语
  
  阳明美育思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