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太极八卦与自然科学的相…
论《阴阳八卦》的科学性
是不是真的除了科学就全…
投机不是科学,而是一门…
回归企业家精神本位
弯腰精神 台湾1万3千人…
最新热门    
 
科学精神培育与现代政治文化形成的关联性意蕴

时间:2009-8-8 16:39:38  来源:不详
人治型的专制文化的形成。
  因此,在促进经济社会化、政治民主化的同时,要大力促进整个民族在精神层面的理性化,确立科学精神在国民文化素养中的主导地位。既要重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更要看到精神层面的理性化在现代化达成中的核心地位。在现代化运动中人的观念的科学化与理性化的实现居于核心地位,否则无法全面地真正推进器物、制度和社会各个层面的现代化,这也为西方现代化历史所证明。在中国的现代化运动中,由于传统人伦文化、实用工具取向、现实社会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科学精神始终处于缺失的状态,加上我国基础教育薄弱,科普工作又极为有限,精神层面的现代化无法实现,自然造成了现代化运动中首要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人的现代化始终没有完成,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极为低下。时至今日,在中华大地上仍然出现许多令人感到悲哀的与现代文化背道而驰的奇怪现象: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占卜算卦、看相测字、巫婆神汉、邪术害人比比皆是,宗教非法活动、各种伪科学、反科学活动戕害现代科学文明。
  在民族心理上,我们要培养以理性精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抵制工具理性的不良影响。确立理性精神统摄下的怀疑批判、探索求知的科学精神在国民文化素养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极为重要。“在整个科学史上,已最终证明,有益于人类的大多数真正的伟大发现,并不是由实用愿望所推动的,而是由满足好奇的愿望所推动的。”
  重建当代科学精神,必须克服虚妄的文化心态和僵化的思想观念。人类社会已步入电子、科技和信息整合为一体的时代,全球化浪潮在不断推进,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全世界的经济、文化以及信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全球观念,不失时机地把握发展机遇。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认识态度、文化判断价值也应具有全球思想。用人类的、世界的、科学的标准去审视传统文化,应当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大胆地借鉴西方文化精华。唯有如此,我们民族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才能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我们要吸收西方科学的观念、方法和体制,更要培植以理性为核心特征的科学精神,以完成传统人伦文化向新型科学文化的转型。任鸿隽早在“五四”时期就认为正在激烈展开的东西文化之争的焦点就在于有无科学精神,他说:“东西文化及国势强弱之分界,一以科学而定。”中国要富强,必须吸收西方以科学精神为特征的文化。
  应当注意的是,科学精神与科学并不能简单地等同。我们要弘扬融入文精神于一体的现代科学精神,警惕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对科技的盲目崇拜促生的脱离人文向度的霸权性意识形态与绝对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科学和人文本来就是一体的,只是在近代西方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生了分离,“将科学的有限原则转换为无所不包的教条,从而使之超越了具体的知识领域”,成为全知全能的上帝。这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机械力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精神的反映。然而,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中各种全球问题的出现,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提出了客观要求;加上重大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问题所具有的高度综合的性质,决定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趋势,形成了当代科学发展和时代精神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的新特点。可以说,在当前的现代化发展中,文化的核心问题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问题,无论西方和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都面临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由断裂到交融的趋势。
  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必须慎重对待科学应用与近代科学精神彰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批判,尤其是西方部分学者对科学霸权和工具理性导致的科学意识形态功能的鞭伐。与弘扬现代科学精神相应的是,我们应在全社会和日常生活中确立现代科学的中心地位,甚至建立政治与现代科学的某种联盟:政治为科学确立话语权,科学维护政治的稳定,而且要自觉充分地利用科技新成就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不仅为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为这种过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尤其在中国当前的现实情况下,现代化是最紧迫的任务,对于当代科技,不能无批判地全盘接受西方思想家的理论,一切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西方国家步入现代化,依靠的是科学技术;今天发达的西方国家从现代工业社会逐渐步入后现代工业社会,仍是建立在其强大的科技基础之上的。反科学并不能把中国引向现代化之路,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依托科学多重功能的发挥。
  尽管科学精神与现代政治文化确有密切的关联,科学精神对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有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二者毕竟不属同一范畴,这种促进作用是有限的,五四运动中的自由派学人都曾在“民主所需要的科学”意义上提倡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但后来态度都有所转变或缓和,培育科学精神对现代政治文化的形成既非一定会产生强大的促进作用,也不可能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一点是论者在强调科学、科学精神对民主、现代民主文化形成的积极作用时所不应忽视的。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