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关于王老吉主演的文字游…
关于金融危机的18个为什…
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
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
关于风水,周易,中医的…
关于儒学及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
关于民主社会主义指导理…
关于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和伦理…
最新热门    
 
关于骈文研究的若干问题

时间:2009-8-8 16:40:38  来源:不详
  骈文曾经流行于中国文坛1800年,有过辉煌的业绩,也遭到众多的责难,可谓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然而五四以后似乎销声匿迹了。正因为长期不受重视,研究者对骈文的认识自然难于一致,某些概念理解和使用不同,有些新的观点尚待深入。
    一、骈文的名称
    如果下定义,可否说,骈文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乎散文与韵文之间的一种美文。这句话包括三点:一、以对偶句为主,这是骈文本质所在,舍此不成其为骈文;二、对音律的要求在散韵之间;三、讲究辞藻华丽的美学效果。
    从文体角度考察,骈文、散文都是就其语言方式的大致概括,古人并没有当作具体的文章类别来使用,它们的名称出现都比较晚。“散文”一词最早使用于南宋,与之相对的是“四六文”。“骈文”一词使用于清代,与之相对的是“散文”或“散体”。四六文并不完全等于骈文。后来的“四六文”实际上是骈文的概称。
    明代以前,有骈文别集而无总集。明代出现不少四六选本,多为公私应酬文字。清代仍有人以“四六”命名骈文专著,五四以后,学界通称骈文。
    有人认为,骈文最早的名称是连珠。它对骈文形成有所启发,但并不等于骈文,也不是骈文的源头。连珠与骈文相似之处在于对仗和用典。不同之处是,连珠尚不成其为文章,每首仅几句话,表述一个简单的命题,只能算文章片断。真正代表骈文初始的文章,如蔡邕《郭有道碑》,仲长统《乐志论》,与连珠的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二、骈文的界定
    清代骈文号称中兴。骈文家为了与古文家争地盘,极力主张骈文自古有之,这种说法,从文体学看并不科学。
    1.骈文和散文
    如前所述,以对偶句(骈句)为主的文章叫做骈文。与之相对,以非对偶句(散句)为主的文章叫做散文。作为句式来讲,骈散自来并存,往往互相搭配,自由组合。散文中可以有少量骈句,骈文中可以有少量散句。散文骈文之分不在骈偶对仗之有无,而在其数量多少。说骈句自古有之是对的,说骈文古已存在则不妥,因为句子不等于文章。倘若有对偶即为骈文,恐怕中国古代绝大多数文章皆可算作骈文了。
    应该指出,骈文和散文的区别,不仅在于对偶句的多少,还在于文章风格的追求。骈文中并不乏阳刚之美如骆宾王《讨武氏檄》,散文中也有擅阴柔之美如晚明小品。骈文亦可经世致用如陆贽,散文亦宜抒写性灵如公安竟陵派。究竟如何从美学上探究骈文与散文的不同,是一个有待开拓的新课题。
    2.骈文与辞赋
    辞赋与骈文是并存的两种文体,各自有其独具的特色和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二者有交叉关系,那就是六朝骈赋。至于汉晋大赋和抒情小赋,唐之律赋,宋之文赋,都不宜算作骈文。
    骈文与辞赋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从修辞看,骈文以对仗为主,辞赋以铺陈为主;从句法看,骈文以对偶句为主,辞赋以排比句为主;从音律看,骈文有时要求平仄而不求押韵,辞赋除平仄外还要求句尾押韵;从题目看,绝大多数的赋以赋命题,骈文则没有固定的文体标志;从功用看,辞赋用于描写与抒情,骈文除此二者还可议论并充当应用文。
    铺陈是指对事物或现象的方方面面作周详的描绘陈述。排比是指三个以上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连续使用,是实现铺陈的手法之一。如果只有两个句型相同句意相近的句子,那往往是对仗或曰骈偶,而不能叫排比。排比是对仗的增加,对仗有时是排比的组成部分。辞赋以排比为主,也不乏对偶句;骈文以对偶句为主,也可用排比句。
    3.骈文和八股文
    有些研究者认为,八股文隶属于骈文,或称之为骈文的余绪,这是不确切的。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专用文体,又叫时文、时艺、制艺、经义。它起源于宋代,性质属于议论文,文体属于散文。因为是“代圣贤立言”,故尽量模拟先秦人说话口气。这样的文章,往往空洞无物,枯燥无味,矫揉造作,与极力追求辞章之美的骈文旨趣大相径庭。
    人们之所以把八股文与骈文相联系,主要因为它也讲究排比。从文章学来看,八股文最重视的是章法,结构程式化,而不重视句法。它不是以句与句相对偶为特色,而是以段与段相对称为基本规范。
    明清时科举考试是知识分子主要进身之阶。所以,凡科举出身的官僚,没有人不会八股,却有人不会骈文。今人认为八股与骈文有渊源关系,乃是轻信阮元重骈轻散以八股为“文之正统”之故。

    三、骈文的文化内涵
    首先,骈文既反映了中华民族讲究均衡对称的传统美学心理,也体现了同中求异的创新追求。
    均衡对称的传统模式,最早可以上溯到八卦。是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基本原则。骈文正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中的文学之花。
    然而,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一味追求均衡对称,势必呆板单调,缺乏生命力。所以,整体均衡之中可以有局部变化,基本对称之余也允许个别特出。既有偶,又有奇,既有大同,又有小异,这样才会丰富多彩。骈文之运用对仗,原理与此相通。这也是骈文对仗与律诗对仗区别之一。律诗对仗的字数固定为五七言,位置固定在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骈文对仗比律诗自由得多,丰富得多。
    其次,骈文重视用典,反映了作为古代士大夫的作者和读者,都具有追求古雅,崇尚历史知识的共同文化心态。
    用典来源于举例引证,后来发展为带有比拟隐喻性质,以达到含蓄、委婉、典雅的修辞目的。用典是否妥帖、精巧、繁富,乃是古人衡量骈文水准的重要标志,也是显示作家知识学问的主要手段。典故的妙用,的确可以在极精炼的语词中,隐括一系列的人物故事,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避免平板的叙述,使作品具有象征性、趣味性,从而唤起读者连翩的浮想与无穷的回味。让有限的文学符号包容更多的信息,使读者的阅读过程也就参与再创作。这样的作品就能发挥出最大的艺术感应。
    然而,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作者和读者具有互相理解的文化基础。今人之所以不大喜欢骈文,主要原因就在于语言障碍,不熟悉典故,缺乏必要的历史文化基础。这需要各方面努力,尽量缩小古今阅读差距,从而实现对骈文这份遗产的有效继承和利用。
    第三,骈文讲究句调音节之美,充分发挥了汉字汉语的文化特质,具有与古代诗歌不同的韵味追求。
    汉字是单音节字,一字一音,有声调变化,有双声、叠韵、重言等音韵上的特点,容易形成抑扬顿挫的音乐感。汉字是方块字,不仅字音字义可以整齐对称,而且字形排列也是整齐对称的,给人以视觉美、建筑美。汉语主要以逻辑次序表示格位及词品,并用副词、连词、语气词、助词表示时间、动态及感情色彩,这样就容易组成工整相对的骈偶,呈现出精致简洁的风格。
    古代诗词曲可以用于和乐歌唱,故有相当严格的韵律规则。骈文主要用于朗读,它在句式和节奏等方面更注重吟诵效果。骈文选择四六言为主,是在朗诵中经过反复实践的结果。
    为便于朗读,骈文讲究抑扬顿挫,缓急低昂,上抗下坠,尤其注重利用虚字显示轻重音和节奏快慢长短之别,从而呈现起伏应和的音乐感。为达此目的,古代优秀骈文家除了尽量发挥句子结构方面与诗歌不同的特点之外,还不惜突破通常的语法规范,不避重复,尽可能用句中虚字,这是骈文在用字造句方面与诗词的区别之一。
    有的虚字无义,纯为声调而设,骈文家为追求音律美,既可以突破五七言诗的窠臼,也可以不受四六句的束缚。
    四、骈文的兴衰
    骈文的兴衰与上层统治者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大致成正比。
    骈文发轫于东汉末年,与汉灵帝颇有关系。灵帝政治上昏暴,文学上却是有力的变革者。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文学艺术出现了新气象,质胜于文的旧作风开始变为文质相称的新作风。骈文正是这种转变的产物,与抒情小赋兴盛之关系尤为密切。
    魏晋时期,骈文正式形成。对此起重要作用的首推曹丕、曹植兄弟。在其带动下,行文骈俪成为一时风气。西晋文坛巨子陆机,被认为是骈文奠基人,他的不少文章已是成熟的骈体。陆氏兄弟以及两晋之际的骈文高手刘琨等都是贵族出身。
    南朝骈文臻于鼎盛,其倡导者主要是上层贵族。这些人物政治上也许不值得称道,文化上确实作出了贡献。北朝统治者是少数民族,对于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熟悉,故北朝骈风不盛,文多拙朴。北魏孝文帝提倡汉化以后,骈文写作才逐渐普遍。北周文帝宇文泰和隋文帝杨坚都讨厌骈文的形式主义,主张复古。然其子侄却是骈文的热烈爱好者。故二帝之复古未能成功。
    唐初,太宗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南朝文化尤为喜爱,周围18学士多是来自江南的文化贵族,故初唐骈风继续发展。中唐时期,新骈体的代表是陆贽。他位居宰相,所作骈体应用文(诏令表奏之类)是得到德宗皇帝的赞同的,因而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政治作用。
    北宋古文运动,再次给骈文形式主义以致命打击。古文得到宋真宗、仁宗、神宗的支持。
    元代皇帝是蒙古族,不重视中原汉族文化。明初,朱元璋文化很低,曾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粗暴的删禁。这是元明时期高雅文学诗词骈文皆处低谷的原因之一。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对汉文化表现出空前的热情,花很大气力推动古籍整理编撰工作。骈文在清代出现“中兴”,与这种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由于骈文是贵族文学,主要从古代典籍中吸取语言养分,故尔严重脱离广大群众的语言实际,应用圈子越来越狭小,源泉愈来愈干枯。清代的骈文“中兴”,虽然作家作品多了,读者范围并没有扩大,最后只好成为少数高级文化人把玩的古董。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