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走向毁灭的国家
接受出世思想或走向出世…
企业经理走向成熟必看的…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媒体作用”使民间艺术…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
最新热门    
 
走向文学的珠穆朗玛——访青年作家杜文娟

时间:2009-8-8 16:41:01  来源:不详

  听说杜文娟从汶川回来了,一直想去拜访这位勇敢的作家,但又听说她身体不适,在休养之中,便始终不忍打扰。
    后来通过电话联系到她,委婉地说明想请她谈谈创作,没想到她爽快地答应了。见到她时,她刚刚从医院出来,左手臂上还缠着打点滴的胶带,这让我有了很深的内疚和自责。整个谈话的过程,我竭力绕开她关于地震的回忆,但她还是落泪了……,我明白这么一段特殊的经历,一段惨烈的记忆,在她内心深处,将是一道许多年都抹不去的印痕……

  无路可走才写作
    杜文娟的写作是从大学时期开始的,和许多的文学爱好者一样,最开始仅仅是一种随意的、自娱自乐式的倾诉,当然也没有任何的压力和目标。她最开始写诗歌,在《陕西青年报》发表自己的处女作——《塑像》;后来写散文和小说,第一个短篇小说发表在1997年第4期《延河》的“新人佳作”栏里;第一个中篇发表在1998第10期《中国西部文学》。
但是大学毕业以后,由于工作等一系列原因她的创作一度中断,直到2003年,才又重新提起荒废多年的笔。
    ——她说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写作,是无路可走才写作。中学期间她是地理课代表,一直幻想着自己能够背着地质包走遍天下,为祖国找到好多好多的宝藏。但后来她未能如愿以偿地进入地质大学,而是上了陕西青年政治学院。毕业后,工作又在某大型电厂。多少年过去,她的同学、朋友都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她始终还在企业,这让她有了压力。
2004年9月,陈忠实老师对她和另外一位作家说:“陕西目前在全国真正叫得响的四十岁左右作家,只有红柯一个,希望你们写出在中国文坛有影响的作品……”。这句话对她的触动很大,她说当时至少有半分钟的思绪空白,甚至有些恐慌,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因为长期以来,她的创作尚停留在很个人化的状态,完全是一种自娱自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写作要与别人有关,更没有想过自己的写作要与陕西有关。但是从那一刻起,她突然有了一种很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觉得自己没有退路,她必须写作,为自己也为更多的人们。
也正是从这以后,我们越来越多地读到她激情飞扬的文字,比如她获得一致好评的“巴山三部曲”:《我是山上一株菊》、《巴山在地图的什么地方》、《河对面的标语》等等。

  她的两次西藏之行
    西藏是杜文娟的另一个梦想,她说:因为那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那里的宗教,那里的文化,那片土地上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民情,我对它的向往由来已久。
    2003年秋天,杜文娟踏上去西藏的旅途,她选择的是青藏公路。众所周知,青藏、川藏和新藏公路是进藏的必经之路,同时也被人称之为“天路”,其行程的艰苦可想而知。也许最终没有人可以了解她到底在想些什么,又是什么促使她一定要去到那片神奇的土地……是那片土地的神秘和原始?是那些生态的脆弱和古老?我们只能从她带回来十余万字的作品中探寻一些零星的印迹。
2006年她再次进藏,这次她选择的是川藏公路,并且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这一次的旅行是在青藏铁路通车以后,可以说是故地重游,但却给她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她印象中那安静的街道不见了,随之而来是内地商贩洪亮的吆喝;广场上晒太阳的阿妈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五颜六色的商铺和小摊。她虽然感受到铁路贯通给高原人民生活带来的勃勃生机,可游客的拥入和旅游业的开发,与当地原生态的碰撞,更让她觉得现在的西藏较之前丢失了什么。带着这样淡淡的伤感,她突然觉得她有必要记录西藏!不仅仅记下它通车以前的原生态面貌,也要记下它被开垦、被同化的现代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途中的感悟和思考在杜文娟的作品中逐渐形成一种潇洒的气质,一道别样的风景。就像我们后来读到的《相约拉萨》、《在雅鲁藏布江歌唱》、《邂逅纳木错》、《西藏归来》等等,无一不充满了广袤的辽远之气,我们甚至可以感觉到她心灵伴随文字的行走、跳跃、跋涉和飞翔,犹如一曲曼妙的舞蹈,一路梦幻一路花,洒下水一般清澈而灵性的音符。

  她曾经亲历地震
    杜文娟在发表于《十月》、《大家》、《北京文学》、《波士顿记事报》、《文学报》等多家刊物上的五万余字的《四川震区亲历记》里有这样一段话:2008年5月17日下午1点正,一边看电视,一边看《文艺报》。这个时候,再也忍不住了。电视上仍旧滚动播出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画面,画面是那样惨不忍睹,悲壮凄凉。……眼泪就在这一刻再次流淌,一个想法就在这一刻瓜熟蒂落—我要去震区,我要去汶川。然后,我用两分钟和家人商量,与其说是商量,不如说是通报。再用半个小时去银行取款、交手机话费、买火车票。当我捏着一张从安康到成都的火车卧铺票时,不停的看那票面,有种不真实的感觉。竟然真的有了车票,有了一张前往四川灾区的车票。当我真真切切的知道无法反悔,也不能反悔的时候,忽然有了一种踏实感,平静感。我不再烦躁,不再坐卧不宁,不再不知所措,不再焦急万分。原来,在心里,一直要去那个地方的,要去自从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开始,就牵动亿万人心灵的那个地方——四川汶川。
    ——她就这样去了汶川。从她的行文中可以看到,去汶川之前她并没有太多的准备。只是从5月12日开始不安、烦躁,直到5月17日,“再也忍不住了”,“用两分钟和家人商量”,然后拿到去灾区的车票,“忽然有了一种踏实感,平静感”,“原来,在心里,一直要去那个地方的”。
    ——她真的就这样去了汶川。做为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的志愿者之一,杜文娟的主要任务是为灾民送食品、药品和医疗、防疫方面的宣传资料,后来给灾区的孩子上课。她到过都江堰、什邡、彭州、绵竹、安县、汶川、映秀、北川、青川等大大小小的灾区,并押运5吨消毒粉从成都出发,经西线到达汶川,途中经过雅安、宝兴、小金、马尔康、理县等地,这是一条红军长征走过的路,也是灾区山体滑坡较为严重的路途。
    她含着眼泪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车过小金的时候,当地的藏族、羌族百姓为她们送来了盒饭。中午的太阳很毒,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跑过来给她一张纸板,把她拉到唯一的一块阴凉处让她坐,她低头一看,那阴凉也就两三个拳头大小……那一刻,她再也忍不住,眼泪一颗颗落到米饭里。
    沿途随处可见老百姓挂起的横幅,上面写着:幸苦了亲人!车辆所到之处,孩子们全都停下来行队礼,甚至有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原本坐在木桶里玩耍,一见到她们,立刻把右手放到额头上,向她们致敬,任凭怎么劝说都不肯放下来,直到她们含泪离开……
“他们的父辈用这种方式迎接了我们的长征队伍,他们用这种方式迎接着我们!”杜文娟流着眼泪说。问及去到灾区最大的感受,她只是说:惨烈!
然后陷入更深的沉默。

  她心中的珠穆朗玛
    2007年底,经过陕西省作家协会向全省考察,由专门的艺术评审机构评定,杜文娟成为陕西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之一。
    2008年6月,她的长篇小说《走向珠穆朗玛》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部2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段青藏铁路通车前后,发生在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浪漫爱情故事。与一般写爱情故事的作品不同,这部以青藏高原为背景的小说更多地加入了作者对“追求尊严、探索命运”方面的理解。
    有人说:这是一部以一个旅行者的眼光,全方位书写青藏高原的长篇小说。整部小说惊心动魄,跌宕起伏,是一部从情感、旅游、汉藏友谊及尊严,全方位书写青藏高原的长篇小说。
    有人说: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以神采飞扬的文笔,勾画出了一幅大气磅礴的青藏高原风情画卷,以及江南的婉约、云贵高原的艳丽、祁连山的险峻、柴达木盆地的荒凉、拉萨的圣洁和珠穆朗玛峰的神圣、尊贵、险象环生,在一路行走中写出复杂人生况味。
    有人认为:“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处处可见杜文娟对命运、对幸福探索的笔调。作品写得比较深刻,对于像她这样一位青年作家来说非常难得。”
    一时间好评如潮!与其说这些由衷的赞扬是对《走向珠穆朗玛》的肯定,不如说是广大读者对于一个作家的认可和鞭策。但同时我也在想,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都如同一个艰难的分娩过程,那其中一定有着太多的苦痛和挣扎,正如白先勇先生所说:我写作,是因为我愿把内心深处无声的痛苦用文字表达出来。
    所以我突然有了一种感觉,杜文娟的作品中所呈现的那些美丽,那些坚守,那些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意识,或许正是她心灵深处长期以来的隐痛,或者向往,或者牵挂。
  也正是这样,她怀抱着梦想上路,一步一步,走向文学的珠穆朗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