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历史民俗 >> 民俗研究 >> 正文
西方媒体这样报道512纪…
五鬼运财风水局具体作法…
视觉文化的“创世纪”—…
海派文学与现代媒体:先…
图像上海与晚清都市媒体…
中国媒体商业化与公共领…
文艺批评如何应对新媒体…
关于文学批评与媒体批评
媒体霸权与文学消费主义
“新媒体散文”论
最新热门    
 
“媒体作用”使民间艺术走向衰落

时间:2009-9-8 17:40:42  来源:不详

“媒体作用”使民间艺术走向衰落

 作者:徐国源
    
    在现代化面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传统民间艺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走向衰亡,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尽管政府、社会有识之士仍在不遗余力地抢救、保护优秀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结果似乎并不乐观,这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

    对于许许多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的景况,有的学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失去其生存的文化生态”,“传统民间文化生存的文化空间日渐萎缩,这种非物质文化更容易被时间风化,现代化正在无情地荡涤传统民间文化。”(刘晓春:《山歌,渐行渐远》,载《读书》2006年4期)这样看来,目前最为关键的,首先是要保护传统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但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以大众传播和市场消费为主导的今天,传统民间文化是不是还具备它固有的生态?

    这里,我想重点谈大众媒体传播对于地方民间艺术的影响,特别想要说明:在我国目前的大众传媒体制下,地方民间艺术的衰落可能还是“媒体作用”的结果。

    众所周知,我国的大众媒体与行政体制一样,是分层分级的,国家级媒体具有地方媒体无可比拟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甚至还具有强大的“示范”和“导向”能力。尽管国家级媒体以全国为传播视野,但由于其身居首都北京,并且在历史上就形成了以普通话为“官话”的“标准化”语言,其结果是,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文化(包括戏曲、曲艺、方言及各种地方文化),就因它的“非标准化”很难纳入到它的传播语言系统之中。并且,依据国家的行政性规定,如中小学必须学习和使用普通话、电视主持人不得使用方言主持节目等规定,也强化了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的“合法性”地位,这样,地方性的戏曲、曲艺等形式,由于语言的非标准化和“边缘性”,便在传播体制中必然处于“次级”地位。

    由于这种传播体制和语言规范要求,地方性文艺便“先天地”丧失了最大众的传播市场。正因为此,我们在国家级媒体特别是最大众的电视媒体中,观众最常见的还是“国粹”京剧或以北京话(接近普通话)为语言的相声、小品,其他地方性戏曲、曲艺等民间艺术则基本上“失语”、“失声”了,或者只能在表现民族“大团圆”的春节晚会上偶见光彩。惟一例外的是以东北方言表演的小品,它虽以地方语言表演,但由于东北方言属于北方语系,较为接近普通话,而且那种夸张了语言,正好可以表现“外省人”的亚文化特征,便作为“特例”成为全国性传播的语言艺术,当然也必须经过语言“雅顺”的处理。反之,与北方语言反差较大的其他地方艺术,如上海说唱、苏州评弹、四川川剧、广东粤剧,等等,尽管也各有自身的韵味和绝活,但因其语言谱系与普通话较远,自然仅具备“小众化”的传播价值,便在国家级媒体中成为被“冷落”的对象。

    大众媒体以最大的目标受众群为追求,这个“法则”多少会使地方文艺家感到悲哀,也必然使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者因无法适应观众“市场”而失去原创力。回顾在大众媒体并不发达的80 年代以前,地方艺术、曲艺曾迎来短暂的繁荣期,探究其中原因,一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还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传播环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较接近民间艺术固有的生态,观众欣赏这些古老的地方艺术具有“先天”的亲缘性;二是大众传播的市场尚未形成,本地的观众市场就是最大的传播市场,这样,地方艺术家就必然以自己熟悉的方言、看门的绝活来展示自家的本领,因此可以说,恰恰是当时相对封闭、原生态的传播环境,成就了地方艺术的短暂繁荣。

    但是,自1990年代以后,随着大众传媒迅速崛起,一种标准化、规范化、体制化的语言体制和传播生产机制逐渐形成,地方艺术的原生态的演出市场即刻被媒体化的传播市场所掠夺,地方艺术也由于自身语言的“非大众化”失去“活力”,而从事地方文艺传承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