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子思从学考释
《红楼梦》、“红学”与…
社会解体中的土匪现象 …
红学的考证与考证的红学…
符号对文学要素的颠覆 …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
最新热门    
 
新红学考证派的奠基人(一)

时间:2009-8-8 16:41:02  来源:不详
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些问题乃是《红楼梦》考证的正当范围。
  这一番话,既是《红楼梦考证》一文立论的基础,也是“新红学派”的纲领性宣言,更为该派中的一些主要干将划定了一个终身为之奋斗的“正当范围”。
  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也正是紧紧围绕的“著者”与“本子”这两个问题而展开的。
  由于曹寅与曹雪芹的特殊关系,又由于曹寅是曹家历史上最为“显赫”的一个人,资料较多,所以胡适在查考了《昭代名人尺牍》《扬州画舫录》《丙辰札记》《陈鹏年传》《江南通志》等有关史料后,首先得出了有关曹寅的四点结论:“(一)曹寅是八旗的世家,几代都在江南做官。他的父亲曹玺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宁织造;曹寅自己做了四年的苏州织造,做了二十一年的江宁织造,同时又兼做了四次的两淮巡盐御史。他死后,他的儿子曹颥接着做了三年的江宁织造,他的儿子曹颊接下去做了十三年的江宁织造。他家祖孙三代四人总共做了五十八年的江宁织造。这个织造真成了他家的‘世职’了。(二)当康熙帝南巡时,他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差。(三)曹寅会写字,会作诗,有诗词集行世……他家中藏书极多,精本有三千二百八十七种之多,可见他的家庭富有文学美术的环境。(四)他生于顺治十五年,死于康熙五十一年(一六五八——一七一二)。”
  相对于曹寅而言,有关曹雪芹的材料更为匮乏。但胡适却又以《雪桥诗话》为线索,从《熙朝雅颂集》中找到了敦氏兄弟有关曹雪芹的四首诗,然后结合其家世及《红楼梦》本文,初步得出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六条结论:
  (一)《红楼梦》的著者是曹雪芹。
  (二)曹雪芹是汉军正白旗人,曹寅的孙子,曹頫的儿子,生于极富贵之家,身经极繁华绮丽的生活,又带有文学与美术的遗传与环境。他会作诗,也能画,与一班八旗名士往来。但他的生活非常贫苦,他因为不得志,故流为一种纵酒放浪的生活。
  (三)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曹雪芹大概即生于此时,或稍后。
  (四)曹家极盛时,曾办过四次以上的接驾的阔差;但后来家渐衰败,大概因亏空得罪被抄没。
  (五)《红楼梦》一书是曹雪芹破产倾家之后,在贫困之中做的。做书的年代大概当乾隆初年到乾隆三十年左右,书未完而曹雪芹死了。
  (六)《红楼梦》是一部隐去真事的自叙: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自己的化身;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故贾府在“长安”都中,而甄府始终在江南。)
  “红学”发展到今天,景况已与胡适等人草创时期大不相同。以上六条,基本上都曾遭到异议。尤其是第六条,可说是胡适《红楼梦考证》一文的核心和灵魂,因而受到的非议也最多。但平心而论,胡适在当年史料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许多结论,到如今不仅没有被彻底推翻,反而还是诸多争论中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见解。
  对《红楼梦》续作者的考证
  在《红楼梦考证》一文中,胡适在对《红楼梦》的“本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高鹗续书说”。他断定,“《红楼梦》最初只有八十回,直至乾隆五十六年以后始有百二十回的《红楼梦》”,而其中的“后四十回是高鹗补的”。胡适之所以下此断语,是因为他有如下几条证据:
  第一,张问陶的诗及注,此为最明白的证据。
  第二,俞樾举的“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一项。这一项不十分可靠,因为乡会试用律诗,起于乾隆二十二年,也许那时《红楼梦》前八十回还没有做成呢。
  第三,程序说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担上得十余卷。此话便是作伪的铁证,因为世间没有这样奇巧的事!
  第四,高鹗自己的序,说得很含糊,字里行间都使人生疑。大概他不愿意完全埋没他补作的苦心,故引言第六条说:“是书开卷略志数语,非云弁首,实因残缺有年,一旦颠末毕具,大快人心,欣然题名,聊以记成书之幸。”因为高鹗不讳言他补作的事,故张船山赠诗时直说他补作后四十回的事。
  第一、第二两条证据,来自俞樾的《小浮梅闲话》。其中有云:“《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然则此书非出一手。按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对于第二条,胡适也认为“不十分可靠”,但第一条证据,却可以说是“铁证”。因为张问陶是高鹗的“同年”,他们于乾隆五十三年戊申一同参加了顺天乡试。其诗集《船山诗草》卷十六“辛癸集”有《赠高兰墅同年》一诗。诗云:“无花无酒对深秋,洒扫云房且唱酬。侠气君能空紫塞,艳情人自说红楼。逶迟把臂如今雨,得失关心此旧游。弹指十三年已去,朱衣帘外亦回头。”并在题下加注云:“传奇《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当然,后来不断有人对胡适的这一证据提出异议,主要就是对张问陶所说“补”字的理解有异。胡适认为是“续补”,而否定“高鹗续书说者”却理解为程伟元在《序》中所说的“截长补短”。无论对“补”字如何理解,时至今日,胡适的说法,仍然较有说服力。至于胡适所提出的第三、第四两条证据,则是出于对高鹗、程伟元《序》的理解。在此胡适认为程序说“先得二十余卷,后又在鼓担上得十余卷”之言,“便是作伪的铁证”,似乎有点儿武断。
  为了加强文章的说服力,胡适又从《红楼梦》中寻找出如下内证:
  但这些证据固然重要,总不如内容的研究更可以证明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决不是一个人作的。我的朋友俞平伯曾举出三个理由来证明后四十回的回目也是高鹗补作的。他的三个理由是:(一)和第一回自叙的话都不合,(二)史湘云的丢开,(三)不合作文时的程序。这三层之中,第三层姑且不论。第一层是很明显的:《红楼梦》的开端明说“一技无成,半生潦倒”;明说“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岂有到了末尾说宝玉出家成仙之理?第二层也很可注意。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确是可怪!依次此句看来,史湘云后来似乎应该与宝玉做夫妇,不应该此话全无照应。以此看来,我们可以推想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作的了。
  其实何止史湘云一个人?即如小红,曹雪芹在前八十回里极力描写这个攀高好胜的丫头;好容易她得着了凤姐的赏识,把她提拔上去了;但这样一个重要人才,岂可没有下场?况且小红同贾芹的感情,前面即经曹雪芹那样郑重描写,岂有完全没有结果之理?又如香菱的结果也决不是曹雪芹的本意。第五回的“十二钗副册”上写香菱的结局……明说香菱死于夏金桂之手,故第八十回说香菱“血分中有病,加以气怨伤肝,内外挫折不堪,竞酿成干血之症,日渐赢瘦,饮食懒进,请医服.药无效。”可见八十回的作者明明的要香菱被金桂磨折死。后四十回里却是金桂死了,香菱扶正,这岂是作者的本意吗?此外,又如第五回“十二钗”册上说凤姐的结局道:“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后四十回里写凤姐的下场竟完全与这“二令三入木”无关……此外,又如写和尚送玉一段,文字的笨拙,令人读了作呕。又如写贾宝玉忽然肯做八股文,忽然肯去考举人,也没有道理。高鹗补《红楼梦》时,正当他中举人之后,还没有中进士。如果他补《红楼梦》在乾隆六十年之后,贾宝玉夫概非中进士不可了!
  总之,胡适《红楼梦考证》一文的成就和深远意义是多方面的,它对于《红楼梦》的作者家世生平及版本和续书研究,基本上为新红学考证派划定了一个大致的研究范畴。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