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二十世纪以来心学与明代…
明代常熟的辞赋创作
明代文人《西厢记》重写…
解读明代台阁体领袖杨士…
论明代文学作品中的徽商…
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经济开…
试析明代后期江南商贾及…
试析明代后期江南商贾及…
我们读到的是“元”杂剧…
论明代中叶苏州的狂士群…
最新热门    
 
明代纪游文学的兴盛与《徐霞客游记》的诞生

时间:2009-8-8 16:41:57  来源:不详

  在许多研究论述徐霞客生平著作的文章中,常常称徐霞客是"千古奇人,"他一生从事的考察游历是"千古奇事",而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则是一部"千古奇书"。这"三奇"之说,出于对徐霞客一生弃绝仕途,数十年如一日地对祖国山水奥秘的执着探寻,而倍尝艰辛不惜生命的献身精神与杰出贡献的一种称颂,本无可非议。但若因此而把徐霞客看成是从天而降的"孤云野鹤",独行于山水间的"超人怪杰",那就有失偏颇了。

马克思说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它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他还说:"社会的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徐霞客是明代晚期的一个读书人,所以着重研究一下明代社会的人文状态与文化现象,了解一下他周围同时代人的言行喜好与价值取向,这对于我们研究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的诞生,或许会有一种比较贴近历史事实的客观认识。

  明代是我国纪游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

  明末清初,当《徐霞客游记》还仅仅是手稿的时候,就被人们转辗传抄风行于世。当时《徐霞客游记》是作为一部引人入胜的山水游记而引起世人瞩目,广为流传的。对于这部著作所蕴藏着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发现与研究,那是近百年以来的事。所以把它放在明代纪游文学发展历史的大背景中去加以考察,也许更能还这部长篇游记产生的本来面目。

  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纷繁复杂,那真是千言万语也说不清。但若就其主流作品的发展演变而言,则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进行概括:"春秋策论,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话本?"但到了明代,情况就有一点儿复杂了。就主流作品而言,似乎应当首推由宋元话本演变而成的长篇通俗小说。众所周知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之外的其余三部都诞生于明代。

  但明代同时也是一个山水游记、散文小品大量涌现的时代,其作品的数量、质量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也不在通俗小说之下。文学史上称,明代是我国纪游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最近翻阅了一下近些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游记选》和《历代山水诗文选》等书所入选的作品,出自明代文人作家之手的约占三分之一,这绝非偶然现象。

  人们所熟悉的明代著名文人中,如宋滚、刘基、高启、李东阳、李梦阳、都穆、唐寅、乔宇、王守仁、杨慎、归有光、李攀龙、王世贞、王世惫、王叔承、王士性、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徐霞客、钟惺、谭元春、曹学侄、刘侗、张岱、王思任、祁彪佳、陈子龙、陈继儒、担当等,都是撰写纪游文学的名家高手。他们不仅有许多佳作名篇问世,而且还提出了不少如何写纪游作品的创作理论。

  如宋镰是明初纪游文学大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代表作有《游钟山记》、《看松庵记》、《环翠亭记》、《琅琊山游记》等数十篇。宋镰写的游记视野广阔,厚积薄发,左右逢源,舒卷随意,对明代纪游文学的创作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刘基是明代的开国元勋,官宦之余笔耕不缀,他的游记散文笔意奔放,锋利遒劲。其代表作有《松风阁记》、《活水源头》等等,他与宋镰并称为明初文坛的一代宗师。

  明初的永乐年间,出现两位著名的旅行家。一位是吏部员外郎陈诚,他前后两次出使西域的哈烈(今阿富汗)等地,回国后著有《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记》两部涉外游记。另一位旅行家,就是七下西洋的航海家郑和。他的随从副使马欢、费信、巩珍分别著有《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三部长途旅行游记,详细记述了他们亲身经历的沿途见闻、山川地貌、当地特产和异国风情,开创了明代长篇游记创作的先河。明初还有高启、杨基、徐贵、张羽等以撰写纪游文学出名的诗人与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当时也非常流行。

  到了明代中期,在纪游文学创作这个天地里,更是人才辈出灿若星汉。其中尤以乔宇、杨慎、归有光、王世贞、王叔承、王士性等最为出名,形成了一个光彩夺目的群体。

  乔宇,字希大,晋中乐平人。明成化年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后因直言进谏得罪了明世宗,被夺官赋归。乔宇一生性好山水,撰写游记甚多。仅以记述他家乡晋中山水的游记就有《游恒山记》、《游雁门山记》、《游五台山记》、《游鼓褪山记》、《游滹沱源记》、《游射姑山记》等,其中《游恒山记》是乔宇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纪游文学作品中的名篇佳作,历代文选编辑时,多将此文作为游记范文人选其中。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蜀中新都人。明正德六年殿试第一高中状元,授翰林院编修等职。嘉靖初,明世宗朱厚熄以武宗堂弟的身份奉诏嗣位,即位后他执意追尊他的父母为献兴皇帝、皇太后,祖母为寿安太皇太后,这事在廷议中遭到了杨慎的坚决反对。明世宗为此大怒,将杨慎廷仗下狱,后充军云南永昌卫永不许返朝。

  杨慎在云南待了35年,直到病逝。在此期间他在我国的西南边睡广为游历。埋头著述,作品颇丰。杨慎特别爱好地志,著有《全蜀艺文志》、《云南通志》、《云南山川志》、《南诏野史》、《滇载记》、《滇程记》等书。其中《滇程记》所写的是他离开京城充军到云南永昌卫(今保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杨慎毕竟是状元出身,沿途又有许多当官的朋友与门生,押送人滇的解差对他的管束也比较宽松,使得这长达万里行程的迁谛之旅,成了杨慎一次纵目名山大川、访遍古迹名胜的极好机会。后来他将这一次所游所记的文字,全都编入《滇程记》一书中。杨慎的这一次人滇之旅,仿佛为100年后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做了一次"万里西南行"的前躯和探索!

  《点苍山记》是杨慎游记中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历代纪游文学作品中的佳作名篇。杨慎与丽江土司木公交谊甚厚,常常以文会友诗词唱和。杨慎是最早着力描绘我国西南边睡和川滇风光的著名作家。他的许多边睡游记以及长途跋涉的旅行经历,对于后来徐霞客的"西南行旅",恐怕也不无影响。

王士性,字恒叔,号太初,浙中临海人。明万历五年进士,官至南京鸿护寺卿。一生癖嗜山水,是一位游踪极广的旅行家。当时明朝全国政区划分为南北两京十三个布政司,共计十五省。王士性一生游历过其中的十四个省,只有福建一地没有到过。其游迹涉足之广,可以说与徐霞客不相上下。王士性尤爱涉足名山大川和西南、西北的边陲地区。每一次出游都有充分的准备,游览之后必有图、有诗、有记。后来他将这些图文记载整理成书,计有《广志绎》六卷、《五岳游草》十二卷、《广游志》二卷问世。

王士性撰写的游记结构工整,用语典雅,素材翔实,视角独特。对纪游文学的创作提倡亲至亲历,注重调查研究。他在《广志绎》一书的自序中说:"皆身所见也,不则宁阙如焉。"这种走出书斋注重实践,到山水中去获取真知的文风,对明代的学者影响深远。王士性撰写的游记,涉猎面广,视野开阔,尤其侧重于人文风情的记载,它在地理学方一面的贡献,可以与《徐霞客游记》相媲美。

太湖流域是明代纪游文学的发样地

在浏览明代纪游文学的发展历程时,笔者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明代的许多纪游文学作家或他们作品的诞生,有不少都发生在太湖流域。尤其是明代的中晚期,太湖流域简直成了纪游文学的发祥地。

例如在明代文坛上颇有成就的散文大家归有光,便是太湖之畔的昆山人。其地与徐霞客的家乡江阴可称是近邻。他游记中的代表作《宝界山居记》,写的就是太湖。后来他曾一度任过官职的长兴县,亦在太湖边上。归有光在纪游文学创作上的一个杰出贡献,是开创了一种生动活泼而又具有系统性的'旧记体游记"的新样式。这种体例像"红线串珠"一样,把一些片断的记载很有系统地组合起来,为形成大部头的游记巨着找到了一种恰当的载体。这里且摘录一段归有光用日记体形式所写的《游海题名记》中的一段文字:

嘉靖己未中秋前二日,王永美邀予游海,午后登舟,至太仓。明日午,出州东门遂行,待沙船不至,宿天妃官。十五日,得沙船,行至海口,风雨大作,波涛际天,初犹见海中长沙,及涛高,沙反出其下,不复见,还宿天妃官。明日至海口,雨不止,使人问郭帅,已往新城,因宿其营,营前颇有战船,戌兵寥落,皆两粤人,营中寂然。半夜大风雨,波涛之声满耳,郭帅方自新城乘浪而至。明日留饮,及暮而别。

如果将以上这一段文字与《徐霞客游记》中的文字作一番比较的话,会发现有面目相似的感觉。很显然这种日记体裁的游记写作方法,对徐霞客的影响很大。

另一位明代中晚期的文坛盟主王世贞,是吴地太仓人。嘉靖年问进士,曾官至刑部主事。因他的父亲王抒痛斥权臣严嵩而被杀,王世贞便自请罢官,长居昊中,寄情山水,终老林泉。他一生写过许多出色的纪游诗文。其中《海游记》是他的代表作。他还提出了不少关于纪游文学写作的理论。如"物相杂日文。文须五色错综,乃成华采;须经纬就绪,乃成条理"等等。

王世贞的胞弟王世悬,也是明代嘉靖年问的进士。他一生喜欢游山玩水,游记着述颇丰,其中仅名山游记就有八种:即《东游记》、《京口游山记》(上、下)、《游鼓山记》、《游匡庐山记》、《游九鲤湖记》、《游二泉记》、《游漂阳彭氏园记》。此外,他还着有舆地志一类的书《闽部疏》、《三郡图说》等等。

还有一位吴江人王叔承,中举后弃仕不就,一生钟情于山水,足迹遍及闽越、齐鲁、燕赵、吴楚等地的名山大川,是明代一位类似徐霞客式的布衣旅行家。着有《吴越游编》、《荔子编》、《楚游编》、《岳游编》等书。王叔承写的山水游记,灵动鲜活,信笔驰骋,即兴抒怀,融景情诗史于一炉,开晚明山水小品的先声。他的游记作品极富诗情画意,注重知识含量,对明代晚期的文人、文风影响极大。

明代后期在太湖流域纪游文学的创作圈里,还有一位十分特殊而又颇有影响的人物,那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公安派首领的袁宏道。他是湖北公安人,按地域说与太湖流域有相当的距离。但是他25岁中进士后,授官吴县县令,于是就来到了太湖之畔。后因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便上书辞归。可辞官之后他并没有急着回到家乡去,而是客居于惠山脚下的古城无锡。这里离徐霞客的家乡江阴,可谓是近在咫尺了。袁宏道笔下许多描写吴越山水的游记小品,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后来袁宏道又北上为官,涉猎之地更多,视野就更加开阔。他一生所写的纪游诗文多不胜数,且多佳作名篇。他的两位兄弟袁宗道和袁中道,受他的影响极大,也都是喜山爱水的性情中人,妙笔生花的文章魁手。袁宏道在文学方面的主张,足高举起了"性灵说"的大旗。他对性灵说的解释,在《叙小修诗集》一文中说得比较透彻:

泛舟西陵 ,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魂。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然余则极喜疵处,而所谓佳处者,尚不能不以粉饰蹈袭为恨,以为未能尽脱近代文人习气故也。

袁宏道所说的"性灵",其实就是人的性情和情感。所谓"独抒性灵",就是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