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广西一大人物日课考察
儒学现代化之路——中西…
金克木散文:在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的二个难题…
中西文化中龙的意义比较
中国思想与历史哲学——…
杜亚泉与东西文化问题论…
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边缘焦虑·国家主义思潮…
最新热门    
 
论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

时间:2009-8-8 16:42:16  来源:不详
状元为例,广西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九位状元,其中三位集中在晚清时期,他们是道光二十年(1841)年的龙启瑞、光绪十五年(1889)的张建勋、光绪十八年(1892)的刘福姚。而在此之前的桂林人陈继昌,更是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创造了连中三元的神话。这四位状元都是桂林人,以致桂林有“状元城”、“凤凰城”之称。这一现象说明,广西,特别以桂林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在晚清时期的教育、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了。在这些耀眼的状元之后,必然有大量的书院为基础,必然有一支庞大的应举队伍,也必然有一支高素质的文学创作队伍。这些在科举上取得优良成绩的广西人,像历史上其他的进士、状元一样,顺理成章地进入到官僚的行列中,一般情况下,是能获得比较优裕的待遇的。当有了较好的物质条件之后,在为官之余,他们纷纷进入作家的队伍中。由于他们从小接受了较好的传统教育,具有良好的文学素质,这就必然表现到文学创作上,于是就大大提升了文学创作的水平。我们可以看到,晚清广西许多的知名作家都是科举上的成功人士,如龙启瑞、朱琦、郑献甫、王拯、吕璜等。所以,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广西,尤其是以桂林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文化和教育整体崛起的结果。
  由于有一大批因科举而入京或进入高层官僚的广西人在北京为官,这就一方面为他们接触当时全国第一流的作家提供了大量机会,另一方面,这些人在北京常常聚会,进行文学创作活动,声气相求,互相切磋,又大大提高了创作的水平。上文所引曾国藩在《欧阳修文集序》中所说的“什伦与永福吕璜月沧交友,月沧之乡人有临桂朱琦伯韩、龙启瑞翰臣、马平王锡振定甫,皆步趋吴氏、吕氏,而益求广其术于梅伯言。由是桐城宗派,流衍于广西矣”,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广西文学的一些代表人物朱琦、龙启瑞、王拯等,正是在梅曾亮等当时的一流作家的影响下才不断成熟的。龙启瑞曾说:“往余同里交游能诗者,有商麓原书濬、曾芷堂克敬、龚茂田一贞、关梅生修四人,皆才而早世。平南彭子穆昱尧差后出,余时已举乡试,至京师,子穆亦以举人试礼部。子穆曩从学,使国子监司业池公受业,学益开敏宏达。又从受古文法于乡先生吕月沧璜。至京介王少鹤锡振得交梅先生伯言(曾亮)。梅先生古文为当代宗匠,子穆与少鹤暨朱伯韩琦、唐仲实启华及不肖,每有所作,辄相就正,得先生一言以为定。而苏虚谷汝谦,故茂田客密友,在京闭门却扫,与君谈诗,学尤精邃。诸君自司业池公、梅先生外,皆吾粤人也。方是时,海宇承平既久,粤西僻在岭峤,独文章著作之士未克与中州才俊争鹜而驰逐,逮子穆与伯韩、少鹤、仲实先后集京师,凡诸公文酒之宴,吾党数子者必与。语海内能文者,屈指必及之。梅先生尝曰:‘天下之文章,其萃于岭西乎!’”[14]龙启瑞的这段话非常详细地记载了长期以来“文章著作之士未克与中州才俊争鹜而驰逐”之后,随着大批作家的涌现,当时广西文学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同时也指出了广西作家之所以能“与中州才俊争鹜而驰逐”,并且让梅曾亮发出“天下之文章,其萃于岭西乎”的感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西的作家充分利用在京的机会,转益多师,互相切磋,造成了广西文学的崛起。
  
  四
  
  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为中华民族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其本身就提供了若干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的文学版图历来都是不完善的。先是中间高,四周低,后来是东部高,西部低。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改变了长期以来处于低洼状态的广西文学的创作局面,完善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学版图,使中华民族文学的发展更为均衡和全面。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伴随着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一大批用汉文写作的少数民族作家登上了文坛,特别是壮族的作家,不仅出现了韦丰华、黎申产、凌应梧、谢兰、黄焕中、蒙泉镜、韦陟云、韦麟阁、赵荣正、农实达、曾鸿燊等人,而且还出现了郑献甫这样的“壮族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式的诗人。他们的出现,不再是单枪匹马式的孤胆英雄,而是人多势众,群星璀璨的集体涌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广西文学在晚清的整体崛起的背景分不开的。广西文学的整体崛起,既为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营养,也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广西的少数民族作家创作。因此,从民族文学的发展来说,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如前所述,广西文学在晚清的崛起是广西文化发展的结果,反过来,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广西文学的崛起,看到广西文化发展的水平。而正是有了这样的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基础,才有了后来影响全国的军事上的新旧“桂系”。可以说,广西文学与文化在晚清的崛起,正是后来军事上的新旧“桂系”崛起的先导。
  毫无疑问,晚清广西文学的崛起是全国其他地区文学哺育的结果,但是,我们又可以看到,广西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反哺其他地区的文学,这在“临桂词派”中的王鹏运、况周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正是因为有着这种共生共长的生长环境,才促使中华民族文学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注释】
  ① 王拯:《十月廿五日广州登舟从弟芝庭宁氏两甥(之曜、之昕)袁氏侄(树菽)送至花埭舟中》九首之七,《龙壁山房诗集》卷十四。
  ② 李宗瀛:《读九芝堂集》,《杉湖十子诗钞》卷十七。
  ③ 由于作者的生卒年及作品的作年无法完全确定,因此只能作大致的估计。
  ④《痴仙咏草序》,民国排印本《痴仙咏草》附。
  ⑤ 龙启瑞:《彭子穆遗稿序》,《经德堂文集》卷四。
  ⑥《岭西五大家诗文集跋》,《岭西五家诗集》卷首附。
  ⑦《怡志堂诗集序》,黄蓟辑《岭西五大家诗文集》(民国十三年桂林典雅书局排印本)附。
  ⑧《苏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⑨《自记所藏〈古文辞类纂〉旧本》,《怡志堂文集》卷六。
  ⑩《避乱》其一,蒋世玢等点校《空青水碧斋诗文集》卷六,《全州历史文化从书》本,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梁精华:《广西科举史史话》,106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古永继:《元明清时期广西地区的外来移民》,《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3]梁精华:《广西科举史话》。
  [14]《彭子穆遗稿序》,《经德堂文集》卷四。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