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西文化中龙的意义比较 |
|
时间:2009-8-8 16:51:40 来源:不详
|
|
|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西方的龙(dragon)的意义的剖析,揭示出当代西方对龙的意义理解的一个误区——龙性为恶是基督教统治后才在人们思维中形成的固有模式,并进而通过与中国的龙进行意义比较,得出龙的形象源自于祖先们的共同记忆的结论。
[关键词]:龙 神兽 求雨 文化内涵 提丰 派松 卡德摩斯 基督教 撒旦 圣乔治 贝奥武甫 埃达 认知因子 集体无意识 原始记忆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文化十分发达,对龙也有多种解释。《说文》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川。” 《广雅》云:“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 宋人罗愿的《尔雅翼·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
中文“龙”是由日文翻译来的,来自英语“dragon”,再往前则是拉丁语“draco”。本文中西比较的“西”的范围主要指欧洲国家,尤以北欧和西欧为主,他们对“dragon”的含义有众多解释,最重要的有如下几种:一种蟒或巨大的蛇;神话中的怪兽,是一种巨大的爬行动物,通常结构像蛇和鳄鱼,有坚硬的爪子,皮肤上有鳞片,通常都有翅膀,有时会吐火,是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结合。上古和中世纪对龙的描述包括:金苹果园的守卫,月亮女神的坐骑,被贝奥武甫和圣乔治等屠龙者所杀……第三种解释则出自《圣经》,在旧约的拉丁文和希腊文译本中,海里和陆地上的两种巨兽(Leviathan和Behemoth)也许和龙有关。新约中称为“古蛇”的就是撒旦。尽管现代大部分人被第三种解释所影响而认为龙是恶的化身,本文则着重论述第二种解释为龙的原初含义。
面对浩瀚的东西方文化,我们希望自己能看到它们根本上的异同。然而,近观之后我们发现中国的“龙”和西方的“Dragon”几乎是完全不同的动物:“dragon”一词和中国的“龙”所指不同——正如“phoenix”和“凤凰”的强行对译。但不能否认的是,“dragon”和“龙”又具有一些共同特征:都是没有确实考证的传说之物;身躯都很庞大;都能飞翔;外形十分相似。同是想象中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动物,又都在文化中长久的保存下来,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巧合。
一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很早就出现了被我们称为“龙”的形象。从西周开始成熟的龙纹已经出现,汉代起则被一步步神化、加工,并逐渐固定形象,元以后更确定了标准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关于它的起源,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著名学者闻一多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他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卫聚贤在1934年出版的著作中最早提出龙的原形为鳄鱼;刘城淮认为,龙的主干的基本形态是蛇、蜥蜴和马;在朱天顺看来,龙源于闪电;何新认为,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胡昌健认为,虹是龙的最直接原型,因为虹有美丽、具体的可视化形象化;孙守道认为龙起源于原始社会,龙首形象最初来源之一当与猪首有关,并认为龙的起源与诞生,当与原始农业密切相关。
关于龙的起源究竟如何,至今仍无定论,但在百家之言中,我们能看出无论龙起源于何,它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文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认为探讨一下为何会形成如此重要的作用似乎更为重要。
从文化涵义的演变来说,龙崇拜经历了由神兽、水神、专制皇权的象征到民族文化的象征等几个阶段。
先秦时,龙是一种神兽。目前所知最早的龙造型,是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区墓中发现的一对蚌壳龙虎。这时龙的形象非常简单,无角、长身、曲尾、有鳞。商代时,在青铜器、玉器等工艺品上已经出现了十分成熟的典型龙纹图案。此时,龙是作为神人坐骑或一种祥兽出现的。
《礼记·礼运篇》中就称“‘龙、麟、凤、龟’,谓之四灵。”
《河图》曰:“黄金千岁生黄龙,青金千岁生青龙,玄金千岁生玄龙。”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故帝舜氏世有蓄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
《周易》六十四卦,以乾为首,而乾卦全篇爻辞都在讲“龙”,以龙的生息变化寄喻人生和宇宙哲理。
《竹书纪年》也说,属于伏羲氏系统的有所谓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等等。
《山海经》中,经常出现龙神人面、鸟身龙首、马身龙首等怪物,单独出现的龙通常是作为神人的坐骑,如“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在楚辞中,龙也被想象成为神人驾车的神兽,“驾飞龙兮北征”,“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
汉代开始,儒家兴起,因“子不语怪力乱神”,龙的神话形象有所折损,此时龙在文献记载中多被用来求雨。龙本缘水而生,与水密切相关,所以自然而然的降至于于水联系起来。《荀子·劝学篇第一》曰:“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楚辞·惜誓》也曾写道:“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 《楚辞·天问》云:“河海应龙,何尽何厉?” 王逸注云:“或曰禹治洪水时,有神龙以尾画(地),导水径所当决者,因而治之。郭璞按:“后世以应龙致雨,义概本此也。” 《淮南子·天文训》曰:“举龙而景云属。”
最为明确地记述五色龙的是《神农求雨书》:“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 《春秋繁露·求雨》也记录了用五色龙求雨的史实: “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又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以丙丁日为大赤龙一,长七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六,各长三丈五尺,于南方。以戊己日为大黄龙一,长五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四,各长二丈五尺,于南方。以庚辛日为大白龙一,长九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八,各长四丈五尺,于西方。以壬癸日为大黑龙一,长六丈,居中央,又为小龙五,各长三丈,于北方。”
龙与帝王的渊源当从黄帝算起。《山海经》中也有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天下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龙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功劳颇丰,但此时只是作为黄帝的助手出现,并没与黄帝本人联系起来。
《山海经》郭璞注引《归藏·启噬》则讲到,鲧奉天帝之命治水失败而被尧用雷电殛死,怀着满腹怨恨的他不但死不瞑目,而且尸身经过三年都不腐坏。尧唯恐鲧的尸身会产生什么异变,于是派出勇士用锋利的吴刀将鲧的尸身剖开,但是没有料到鲧的怨气酝积在腹中,变成了一只黄龙,这只黄龙也就是鲧的儿子禹。 此时的龙已是作为帝王的化身出现,可见地位的飞速上升。在中国古代数术之学中,龙的出现常预示着大人或圣人的降临。《周易》曰:“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失普也。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庄子·外篇·天运第十四》中讲了孔子见老子的故事,这里孔子就把老子比成“龙”:“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规哉?’孔子曰:‘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予口张而不能口(左“口”右上“力”右中“力力”右下“月”音xié)。予又何规老聃哉?’”
汉高祖刘邦因其出身卑微,就编造故事,说刘邦的母亲因蛟龙缠身,才生下刘邦,故刘邦是真龙转世的天子。从此,历代皇帝都加以效法,与龙的关系愈加密切。《史记·封禅书》就讲道:“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认为,非真龙天子不能称帝,而龙亦成为皇帝的专利。皇帝的身体是龙体,皇帝的脸色为龙颜,皇帝的居处叫“龙庭”, 皇帝的服饰称“龙冠”、“龙服”, 皇帝的思想情绪也称为“龙心”。臣民要是用龙作为器物衣饰的装饰图案,那就有“僭越”之罪,会招来杀身之祸。龙袍加身象征皇帝登基……
龙的意义发展至今,与皇家的联系已不甚密切,长久发展过程中却被人们赋予了很多文化涵义,主要有百虫之长、保护神、水神、祥瑞的象征、专制皇权的象征、民族文化的象征等。这些文化涵义不是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逐渐丰富起来的。有些文化涵义已经消失了,有些文化涵义至今仍然存在。
龙的宏伟雄浑、刚健有力、飞动无静,是中华民族阳刚之美的代表性意象。这种意象,往往出现在中国传统的宫殿、坛庙建筑上。北京天安门城楼的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饯脊,其正脊两端与垂、饯脊端共有十个彩色琉璃龙头形饰件,即所谓“龙吻”,被称为“九脊封十龙”;天安门的栋梁枋柱上,满是“金龙和玺”彩画;金水河畔,又高耸以一对华美挺拔的汉白玉华表,那华表柱身雕刻以腾飞于朵朵云彩之际的龙象,盘旋曲折,十分富于美感。北京紫禁城里,到处可见的是龙象。太和殿有专供皇帝御坐的雕龙宝座,殿内有六根蟠龙金柱,高约三丈,其柱粗两人合抱。太和殿的金龙藻井可谓天下无双,殿内所有天花上都绘有龙的图案。故宫三大殿尤其太和殿前的雕龙石阶无比精美。九龙壁名闻天下,它由二百七十块彩色琉璃拼凑而成,由九龙、云气、海水与山石造型所构成,其主体龙纹强[1] [2] [3]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