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宋代之防盗版
宋代——还是宋国——有…
古典家具的档次普遍要高…
两大韩国家族近400年墓…
八大彭姓家族的名墓之“…
现代家居风水与健康
陕西韩城宋代壁画墓揭开…
再探土家族摆手舞的起源
古代家祭偶像杂谈
土家族梯玛文化的内涵及…
最新热门    
 
宋代家族与文学【附录三】 ——以澶州晁氏为中心

时间:2009-8-8 16:42:49  来源:不详

附录三:晁公武及其《郡斋读书志》研究述论

    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具有解题的私家藏书目录。它以明确的学术分类思想、完整的结构体例、充实的提要文字,在中国目录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二十世纪以来,笔者所寓目的研究成果仅有专著两部、论文二十余篇,与其学术地位似不相侔。今略予回顾、梳理、总结,为研究者提供一个更高的起点。

    一 关于晁公武

    晁公武《宋史》无传,其事长期晦而不显。为晁公武作传,始于清钱保塘撰《晁公武事略》(载章寿康式训堂重刊汪士钟衢本《郡斋读书志》卷首),虽憾于简略,然荜路蓝缕,功不可没。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五《衢本郡斋读书志跋》之案语复有公武生平之述录。陈祺寿撰《宋目录学家晁公武陈振孙传》(《国粹学报》第六十八期),据钱保塘《晁公武事略》和陆心源《陈振孙传》而增损之,公武事迹崖略可见。1968年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刘兆祐先生硕士论文《晁公武及其郡斋读书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69年出版)重在研究版本、体例、伪书和今世已佚之书,于生平事迹发明无多,惟将公武籍贯定为清丰,纠陈祺寿“巨野”说之误,值得一提。以上四种论著于《宋会要辑稿》以及南宋人文集基本未加采用,考证亦间有疏漏,对公武生平所知仍欠精详。王德毅先生有感于此,特撰《晁公武研究》(《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第三十期,1972年12月)一文,先简论晁公武家世、生年及学术贡献[1],后详列“晁公武编年事略”,起绍兴十年闰六月,终乾道七年七月,公武生平愈加清晰。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孙猛先生的《郡斋读书志校证》,其附录一《晁公武传略》(附赵希弁传)以洋洋六十余页篇幅,裒辑、排比、考辨有关公武的各种资料,是目前所见最为详实全面的晁公武传。

    《传略》分传文、引用资料、按语三部分。传文力求简明;引用资料低传文一格,因事系文;按语再低一格,对传文排比分系加以说明,对引用资料加以诠释,对前人旧说加以匡正。据《传略》及其他资料我们可简列公武行历如下:

    晁公武,字子止,号昭德先生,祖籍澶州清丰。冲之子。兄弟可考者五人:兄公休,弟公遡、公荣、公退、公适。学问广博,不主一家,著有《易诂训传》十八卷、《尚书诂训传》四十六卷、《中庸大传》一卷、《春秋诂训传》三十卷、《稽古后录》三十五卷、《昭德堂稿》六十卷、《读书志》二十卷、《嵩高樵唱》二卷、《读书志》四卷、《老子通述》二卷、《毛诗传》二十卷、《石经考异》一卷等。

    约生于1106年,少时耽浸群籍,广狩博猎。

    靖康乱后,入蜀寓居嘉州(今四川乐山)。

    高宗绍兴二年(1132)进士,初为四川转运副使井度属官。

    绍兴十五年(1145),赵不弃为四川宣抚司总领钱粮官,辟公武为其钱粮所主管文字。

    绍兴十七年(1147),以左朝奉郎通判潼川府,寻改知恭州。

    绍兴二十年(1150),知荣州[2]。

    绍兴二十五年(1155)、二十六年(1156),知合州[3]。

    绍兴二十七年(1157),为潼川府路转运判官。该年十二月,为言官论罢。

    绍兴三十二年(1162),知泸州任。入朝为吏部郎中,继除监察御史。

    孝宗隆兴二年(1164),以吏部员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旋以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又入台省,为右正言。迁殿中侍御史兼侍讲,擢侍御史。徙户部侍郎。

    乾道元年(1165),除集英殿修撰,再知泸州。

    乾道三年(1167),在都大提举成都府、利州等路茶事任,除敷文阁待制,知兴元府,充利州东路安抚使。

    乾道四年(1168),为四川安抚制置使。

    乾道五年(1169),除敷文阁直学士。

    乾道六年(1170),改淮南东路安抚使,兼知扬州。

    乾道七年(1171),知扬州,移知潭州,擢吏部侍郎,除临安少尹,七月初三罢。

    晚居嘉州符文乡,卒于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之前。

    二、关于《郡斋读书志》

    1、《郡斋读书志》成书过程及版本研究

    《郡斋读书志》成书过程,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晁氏读书志二十卷》条已有揭示:“昭德晁公武子止撰,其序言得南阳公书五十箧,合其家旧藏得二万四千五百卷。其守荣州,日夕雠校,每终篇辄论其大指,时绍兴二十一年也。其所发明,有足观者。南阳公未知何人,或云井度宪孟也。”

    然《郡斋读书志》宋代即有二十卷与四卷之别,清《四库全书总目·郡斋读书志》提要溯其源流云:

    《郡斋读书志》四卷,宋晁公武撰。《后志》二卷,亦公武所撰。赵希弁重编《附志》一卷,则希弁所续辑也。……始南阳井宪孟为四川转运使,家多藏书,悉举以赠公武,乃躬自雠校,疏其大略,为此书。以时方守荣州,故名《郡斋读书志》。后书散佚,而《志》独存。淳祐己酉,鄱阳黎安朝守袁州,因令希弁即其家所藏书目,参校删其重复,摭所未有益为《附志》一卷而重刻之,是为袁本。时南充游钧守衢州,亦取公武门人姚应绩所编蜀本刊传,是为衢本。当时二书并行于世,惟衢本分析至二十卷,增加书目甚多,卷首公武自序一篇,文亦互有详略。希弁以衢本所増乃公武晚年续裒之书,而非所得井氏之旧,因别摘出为《后志》二卷,又以袁、衢二本异同别为《考异》一卷,附之编末。盖原志四卷,为井氏书,后志二卷,为晁氏书,并至南渡而止;附志一卷,则希弁家书,故兼及于庆元以后也。

    据黎安朝刻本所收杜鹏举蜀刻本序可知,黎袁州刻本前志四卷系据杜鹏举蜀刻本而成。王重民先生《〈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图书馆》1963年第4期)一文对此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

    《郡斋读书志》在四川的最初原刻本是四卷(大约在1157年由杜鹏举校刻的),后来有姚应绩重编的二十卷本,曾否在四川付梓,无考。约在原刻本通行后八九十年,即公元1249年,黎安朝翻刻四卷本于宜春郡斋,这就是现在所称的“袁本”。黎安朝命赵希弁校刻,希弁因就他家藏书中为《晁志》所未收的,编为《附志》一卷(实分为上下二卷),一共刻成五卷。也在这一年,游钧将姚编二十卷本刻于信安郡斋,就是现在所称的“衢本。”次年(1250),衢本传到了袁州,黎安朝又命赵希弁把衢本中较多的435种,8245卷编为《后志》二卷,附刻在五卷之后。1884年,王先谦校刻袁本于衢本上,仍依衢本为二十卷,并附赵希弁《附志》于后。现在通用的是王先谦校刻本和《四部丛刊》三编影印的宋袁州刻本。

    袁本与衢本[4]至清代流布渐广,开始有人对其异同比勘研究,何焯于康熙四十六年即以袁本校衢本,但未有优劣之论。乾隆末瞿中溶获一旧钞衢本,以陈师曾所刻袁本,参照《文献通考·经籍考》相校,并撰《郡斋读书志考证举要》一文。其岳丈钱大昕作跋,扬衢抑袁,之后顾广圻、黄丕烈、鲍廷博、汪士钟、李富孙、阮元、钱泰吉、王先谦等均以衢优于袁。然自三十年代宋刻袁本影印行世,学者又多扬袁抑衢,张元济甚至云:“袁本出而衢本可废矣。”(四部丛刊本《郡斋读书志》张元济跋)[5]

    孙猛在《文史》第二十辑(中华书局1984版)发表长文《郡斋读书志衢袁二本的比较研究——兼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从收录书量、序文、分类、归类、编次、书名的著录、卷数的著录、作者的著录、解题九个方面详细比勘袁、衢二本,指出衢本优于袁本:衢本所收录书较袁本《前志》、《后志》为多;衢本还增补并丰富了序文特别是小序的内容;它的分类、归类、编排组织比《前志》更加整齐、合理;它著录编撰者较《前志》明确、正确;尤其是它的解题,对《前志》作了大量的补充和订正,远比前志完善、丰富。又条分缕析,勾画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认为《郡斋读书志》雏型成于公武知荣州时,当时未刊行。乾道七年公武罢退,优游峨眉山下,对未刊稿进行整理,其门人杜鹏举于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一年之间将之刊行于世,为蜀刻四卷本,系袁本《前志》所本。该本不够完善,公武又陆续补正,去世后由门人姚应绩将之整理为二十卷本刊行,为衢本祖本,时在淳熙十四年之前。因其更加完善,黎安朝、赵希弁等又据此编《后志》,以补《前志》之失,只是因赵氏编例失当,工作粗疏,没能重现衢本旧貌。但其版本和校勘价值不容忽视,在新‘合校本’尚未问世之前,参考、征引《读书志》,应该注意同时查阅袁、衢二本。孙猛详实严谨的论述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和版本优劣作了较为圆满的总结。孙猛还作有《历代诸本叙录》(《郡斋读书志校证》附录三),叙录现存《郡斋读书志》诸本三十五种,其中衢本十七种,袁本十八种,分衢、袁二版本系统编叙其目,并录有关序跋、题识、收藏,以供参考。关于《郡斋读书志》版本的研究,至此蔚然大观。

    2、《郡斋读书志》体例特色的研究

    《郡斋读书志》体例的特点,晁公武自序中已说得很明白,即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法。宋王应麟《玉海》卷五二艺文部书目门亦曰:“晁公武《读书志》四卷。……公武分为四部:经类十,史类十三,子类十六,集类三。每读一书,撮其大旨论之。”

    王重民先生《〈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云:“《郡斋读书志》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四十五类(指衢本)。每部有大序(称为“总论”),每类有小序(但小序没有标明,都编在每类第一部书的提要之内,这种做法不算好,也是从来没有过的)。提要的内容和形式是学《崇文总目》的,但偏重在考订方面。”基本概括出了《郡斋读书志》的体例特点。倪士毅先生《宋代目录学家晁公武和〈郡斋读书志〉》(《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更将王文推阐开来,详列经、史、子、集各类名目(分四十三类),并与《崇文总目》对比,说明其“目录学思想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是墨守成规的。” 孙猛《郡斋读书志衢袁二本的比较研究——兼论郡斋读书志的成书过程》在比勘衢、袁本过程中实际上也考知了二本体例的差异和特点,如论“分类”云: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