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都市风水师
都市白领最关注的写字楼…
都市白领最关注的写字楼…
都市风水师
都市现代化建设对风水的…
论住宅风水之都市楼房选…
唐宋已有“黄金周” 每…
钱谦益唐宋兼宗的祈向与…
唐宋时期的杜诗研究
“合生”与唐宋伎艺
最新热门    
 
唐宋都市风情词论略

时间:2009-8-8 16:43:06  来源:不详
望海潮》词,往谒名妓楚楚曰:‘欲见孙相,恨无门路。若因府会,愿借朱唇歌于孙相公之前。若问谁为此词,但说柳七。'中秋府会,楚楚宛转歌之,孙即日迎耆卿预坐。”杭州城这样的繁华盛丽,百姓的安居乐业,都是地方长官治理的政绩。州郡长官不仅有“吟赏烟霞”的儒雅,而且也有了“乘醉听箫鼓”的与民同乐的闲暇。结尾两句归结到本意,柳永谀美杭州城长官,将来回到朝廷,也有足够的政绩可以夸耀了。换言之,仕途通达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柳永笔下的苏州也是很美的。他在《木兰花慢》中写道:“古繁华茂苑,是当日、帝王州。咏人物鲜明,土风细腻,曾美诗流。寻幽。近香径处,聚莲娃钓叟汀洲。晴景吴波练静,万家绿水朱楼。”词中不仅写到苏州的文明古史,还特别描绘了灵岩山下的采香径。在《瑞鹧鸪》一词里,还特别反映出苏州的富庶:“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此外,柳永歌咏成都说:“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一寸金》)《木兰花慢》和《长寿乐》等所咏城市不可确指,也是一片繁华景象。《木兰花慢》说:“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出郊。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长寿乐》说:“是处楼台,朱门院落,弦管新声腾沸。恣游人、无限驰骤,娇马车如水。竞寻芳选胜,归来向晚,起通衢近远,香尘细细。”

    在都市风情词的兴盛时期,都市的风光人情,不仅仅出现在柳永的笔下,其他词人的创作也多有涉猎。张先《破阵乐》云:

    四堂互映,双门并丽,龙阁开府。郡美东南第一,望故苑、楼台霏雾。垂柳池塘,流泉巷陌,吴歌处处。近黄昏,渐更宜良夜,簇簇繁星灯烛,长衢如昼,瞑色韶光,几许粉面,飞甍朱户。和煦。雁齿桥红,

    裙腰草绿,云际寺、林下路。酒熟梨花宾客醉,但觉满山箫鼓。尽朋游,同民乐,芳菲有主。自此归从泥诏,去指沙堤。南屏水石,西湖风月,好作千骑行春,画图写取。

    这首词描摹杭州城“郡美东南第一”的繁华盛丽,词中一一罗列亭台楼阁、池塘流泉、巷陌街衢、吴歌粉面、西湖风月、宾客游乐等等。结尾“西湖风月,好作千骑行春,画图写取”,与柳永《望海潮》“千骑拥高牙。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列举柳永和张先的词,从形式上看都是慢词。也就是说,都市风情词的兴盛,是伴随着慢词的兴起而兴起的。慢词由于曲调变长、字句增加、节奏放慢,在音乐上的变化更加繁多,悠扬动听。于是,这也就适宜表达更为曲折婉转、复杂变化的个人情感,适宜描写更为细腻具体的风俗人情,适宜展现更为丰富多彩的风光风貌。只有在慢词里,词人才能够比较从容地展开都市风情的描写,小令中是没有这样腾挪铺展的空间的。

             三  都市风情词的高峰

    徽宗年间,都市风情词的创作有了新的动力和诠释,其创作走向鼎盛,特别体现在御用的“大晟词人”之创作中。宋徽宗没有励精图强的志气,却好大喜功,追求事事超越前王。他公开放纵声色享乐,故朝野享乐之风甚盛。在北宋政权崩溃之前,在徽宗君臣们的眼中,曾有过一段繁荣似锦的太平时光。社会表面的繁荣景色,给徽宗君臣以极度自信,经常表现为狂妄无知。“太平盛世”不仅是当时的一种社会虚象,而且还是徽宗君臣们的一种普遍心理认定。究其原因,与北宋推行的基本国策以及因此形成的普遍社会心理状态有关。宋太宗说:“国若无内患,必有外忧;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帝王用心,常须谨此。”(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二)不以外患为威胁,而注重对内的统治,是北宋治国的基本方针。这种观念,在北宋时深入人心,成为朝野的共识。所以,徽宗年间朝野对日益临近的外族入侵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在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很难寻觅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没落感和“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不安、大难将临之感。“太平盛世”不仅是徽宗君臣的自我感觉良好,隐隐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状态。徽宗时朝廷的诸多重大举措,都是这种观念的衍生物,如铸九鼎、修新乐、祀园丘、祭明堂等等。大晟府的设立,就是这种环境的产物。它深深地影响了一代的社会风气,也直接影响了文学的创作。

    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九月,朝廷以新乐修成,赐名《大晟》,特置府建官,“朝廷旧以礼乐掌于太常,至是专置大晟府。……礼乐始分为二”(《宋史》卷129《乐志》)。这是宋代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北宋词阶段性的重大事件。府中网罗一批懂音乐、善填词的艺术家,一时形成创作风气。后人称他们为“大晟词人”。大晟词人是典型的御用文人,他们的创作相当大的程度上视徽宗的喜恶而转移。

    大晟府是点缀升平的产物,设立的根本宗旨就是“功成作乐”、粉饰太平。蔡京等推荐文人或音乐家入大晟府,其目的是要他们制作颂歌,“以文太平”。李昭圮《晁次膺墓志铭》说:“大晟乐即成,八音克谐,人神以和,嘉瑞继至。宜德能文之士,作为辞章,歌咏盛德,铺张宏休,以传无穷。士于此时,秉笔待命,愿备撰述,以幸附托,亦有日矣。……(晁端礼)除大晟府按协声律。”(《乐静集》卷二十八)《碧鸡漫志》卷二载:万俟咏“政和初招试补官,置大晟府制撰之职。新广八十四调,患谱弗传,雅言请以盛德大业及祥瑞事迹制词实谱。有旨依月用律,月进一曲”。《铁围山丛谈》卷二载:江汉“为大晟府制撰,使遇祥瑞,时时作为歌曲焉”。朝廷置府用人的意图十分明确。傅察《代周文翰谢赐大晟乐表》中的一段话,是对设立大晟府宗旨的说明:

    象成作乐,用锡予于庶邦;观德乡方,将训齐于多士。……恭惟皇帝陛下盛德难名,丰功莫拟。辟土疆于万里,播声教于百蛮。用律和声,究六经之妙旨;以身为度,考三代之遗音。……将易俗以移风,因审音而知政。臣敢不布宣德意,敕厉邦人。损益更张,于以识圣神之治。铿锵节奏,非徙为歌舞之容。(《忠肃集》卷上)

    从大晟府的设立及其作为来看,“移风易俗”只是一句冠冕堂皇的空话,“布宣德意”才是其实质之所在。

    北宋末年社会繁华的虚像,尤其是都市繁荣的景象,是真正可以拿得出手的太平盛世、帝王政绩的直接证据,因此也时常成为大晟词人谀颂词中的背景描绘。时人的笔记和绘画对北宋末年的都市经济繁荣有许多记载和描绘,大晟词人则以诗的语言重现这一幅幅历史画卷。万俟咏《雪明鹊夜慢》说:

    望五云多处春深,开阆苑、别就蓬岛。正梅雪韵清,桂月光皎。凤帐龙帘萦嫩风,御座深、翠金间绕。半天中、香泛千花,灯挂百宝。圣时观风重腊,有箫鼓沸空,锦锈匝道。竞呼卢、气贯调欢笑。暗里金钱掷下,来侍燕、歌太平睿藻。愿年年此际,迎春不老。

    此调属大晟新声,《全宋词》仅存一首。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一引《复雅歌词》说:“景龙楼先赏,自十一月十五日便放灯,直至上元,谓之预赏。万俟雅言作《雪明鹊夜慢》。”词的上阕从描写清丽皎洁的元月灯节前后的夜景入手,烘托“香泛千花,灯挂百宝”的赏灯主题。节日的京城,盛装打扮,灿烂光辉,如同仙境蓬莱。临近元宵节,春意弥漫,梅花映雪,月光皎洁。以皇帝的宫殿为中

    心,彩灯高挂,“千花百宝”,绚丽的色彩映透了半天。下阕则转换角度,突出节日里汴京的繁荣喧闹。徽宗时“上元节烧灯盛于前代,为彩山峻极而对峙于端门”(《铁围山丛谈》卷一)。“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东京梦华录》卷六)。平民百姓,以至王公贵族家的少女闺妇,都成群结队,拥挤于喧腾的人群中,花团锦簇,“锦绣匝道”,目不暇给。中间杂以鼓乐声唱、杂耍表演、呼卢赌博,欢笑声沸天盈地。万俟咏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幕幕场景,旨在歌颂“太平睿藻”,与民同乐。

    万俟咏另有《凤皇枝令》咏景龙门灯节窃杯女子一事,自序云:“景龙门,古酸枣门也。自左掖门之东为城南北道,北抵景龙门。自腊月十五日放灯,纵都夹人夜游。妇女游者,珠帘下邀住,饮以金瓯酒。有妇人饮酒毕,辄怀金瓯。左右呼之,妇人曰:妾之夫性严,今带酒容,何以自明。怀此金瓯为证耳。隔帘闻笑声曰:与之。”词如下:

    人间天上,端楼龙凤灯先赏。倾城粉黛月明中,春思荡,醉金瓯仙酿。一从鸾辂北向,旧时宝座应蛛纲。游人此际客江乡,空怅望。梦连昌清唱。

    关于徽宗年间“窃杯女子”的故事,《历代词话》卷六引《宣和遗事》有另外一种说法:“宣和间,上元张灯,许士女纵观,各赐酒一杯。一女子窃所饮金杯,卫士见之,押至御前。女诵《鹧鸪天》云:‘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饮杯巡。归家恐被翁姑责,窃取金杯作照凭。'徽宗大喜,以金杯赐之,令卫士送归。”

    万俟咏所记载的,应当是“窃杯女子”故事的原型;《宣和故事》的记载,则是经过他人加工的。再为之填写上《鹧鸪天》词,使这个故事平添了文学浪漫的色彩。两首词对照阅读,首先突出的都是京城元宵灯夜前后的极度繁华热闹,无论是满城的“龙凤灯”,还是“倾城粉黛”,或者是帝王赐金杯饮酒,乃至整个窃杯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的。这些词客观上让人们对北宋末年京师的繁盛多一层感性认识。

    上元灯节是当时一年中最繁华热闹的节日,大晟词人颂圣之作多以此为题,都市繁华的风貌也在这类题材的词作中展示得比较彻底。如: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扃金锁。玉楼人、暗中掷果;珍帘下、笑着春衫袅娜。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晁冲之《上林春慢》

    阆苑瑶台路暗通,皇州佳气正葱葱。半天楼展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车流水,马游龙,万家行乐醉醒中。何须更待元宵到,夜夜莲灯十里红。

    晁端礼《鹧鸪天》朱弁《续说》云:“都下元宵观游之盛,……词客未有及之者。晁叔用作《上林春慢》云(词略)。此词虽非绝唱,然句句皆是实事,亦前所未尝道者,良可喜也。”歌功颂德的创作宗旨使这些作品显得平庸乏味,实录性是这类描写元宵、反映都市风情词作的显性特征,也是这类作品的特殊贡献。大晟词人的这一类作品都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认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