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稳定…
一代文豪:苏轼
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与…
[记录·2007] 文化遗产…
当代台湾社会的宗教变迁
关于跨文化传播中文本意…
信用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理论研…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宏观…
伫立边缘的仰望与期盼—…
最新热门    
 
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

时间:2009-8-8 16:44:32  来源:不详
,文本解读作为读者与文本“对话”的一种交流活动,其本质表现是解读主体的能动性参与行为。这种参与行为,需要读者调动深度情感体验,对文本进行生命情感和心灵的投注。当我们以强有力的参与行为进入文本的意义世界和感情领域,便会蓦然发现作家正在向我们走来,和我们直面对话,倾心相谈,与他一起走在生命高度亢奋的意识刀锋上,从而目睹生命的本相,听见真理的告诫,感到有一种心智为之洞开,灵魂得以抚慰的惬意,这便是触摸到了文本解读的本质境界。

三、解读建构观:开放的理解创造活动

文本解读活动是一种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和敞开活动,建构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读者反应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的解读才得以建构,它的生成与存在离不开读者的解读创造,“必须由读者来实现” ⑥ 。只有重视读者解读过程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与创造作用,才能赋予文本以生命和活力,揭示文本全新的潜在意义。对这种文本解读建构观,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文本解读的建构性,首先是由文本的开放性所构成的。文本具有共时性结构,但它只在解读活动中存在,因此它不过是解读活动的产物。对读者来说,每个文本都是一种开放性的召唤式结构,都是一种吁求,对文本的理解也是一个不断开放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伽达默尔曾说:“对一个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被不断克服,而使真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 ⑦ 正由于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文本的真正意义是和读者一起处于不断生成之中,所以,有些论者强调读者的创造性理解,认为文本意义依赖于读者的创造性理解,把读者的创造性理解视为对文本真正 意义的揭示。还有些论者认为,文本是一种“图式化的外观” ⑧ ,有待于读者通过解读活动将其意义现实化和具体化。因此,“作品的意义生成,既不是文本对象的客观反映,亦非接受主体的主观引申,而是分布在两极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张力场,应以开放的动态建构去把握它” ⑨ 。

文本的开放性使其有可能承受解读的主体性,真正的艺术是不断发展和被理解接受的艺术。任何一个文本只有在解读中被理解和接受,其意义和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如果离开了解读主体的理解,或者不被读者接受,那么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无从说起。当然,这并不是说读者可以完全游离于文本作随意的解释,或者无视文本的规范以主观臆测代替艺术分析,而是说在文本的规范制约和作品的感性形象的诱导下进行创造性理解,以开放的动态建构去把握它,使文本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解读得到实现,并在解读的嬗变过程中使之得到确证。

第二,文本解读的建构性,也是由解读时主体性所决定的。由于对文本的理解涉及到读者、时代、心境、情绪等多种因素,所以,作者的原意、文本的意义、读者的理解这三者之间的差距因不同个体的解读而加大。如何创造性地把握文本的意义,就成了文本解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有的人强调读者与作者心理上的同质性,认为应该通过文本的整体感知,跨越时代的鸿沟和隔阂去作理解和解释;有的人则强调要批判压制自由理解的社会传统,认为应当通过反思进行独立不倚的意义寻求;也有人认为,文本展现的是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想象世界,这个想象世界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意义既是自律的,又是开放的,能让读者在解读中拓展理解域,并使自我的处境和无声的文本世界内在地联结于一起,有助于挖掘和生发出文本的新的意义。这就是说,文本解读作为一种意义再创和开放性的动态建构活动,永远不会静止和终结,总要因历史、时代和主观局限性而需要不断开拓和深化,对文本的意义的理解和解释会随时空的推移、时代情境的变化而发展,永远不可能停滞在某一点上。因此,文本解读的本质不在于只去复制历史和文本的原意,任何读者的理解和解释都要站在自己所处的特定立场,以特定的观点和视界去理解并解释历史事件与文本意义。对同一个文本,每一个时代的理解和解释都不会绝然相同,都会蕴含着读者特定的局限和偏见。因而,文本的原意只是相对的,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它会不断地作出创造性解释。文本解读的这种动态化特征表明,对文本意义的生成与构成没有超时代的、永恒的解释,而创造性理解就是解读过程中对文本意义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和新的发现的重要途径。这种不断地探索和发现,就是文本解读的开放性动态建构。

另外,需要强调指出,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解读主体在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对文本进行再创和建构的同时,也应当受解读对象即文本的制约。解读的建构性和文本的规定性是辩证统一的,读者的解读创造的翅膀不可任意飞越文本所不能及的界域,否则,将导致解读的谬误,使其解读误入歧途。这就是说,解读的建构性无疑是重要的,但正如伊塞尔所说:“文本的规定性也严格制约着接受活动,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和文本的结构,而对文本的意义作随意的理解和解释。” ⑩

四、解读体验观:意义在体验中生成

西方体验美学理论认为,一个文本是作家的一种体验,解读一个文本就是体验作家的体验,体验作家体验过的世界,是一种体验的体验。而且,读者的解读体验对文本意义有着建构作用,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读者的解读体验中才能生成。所以,解读即体验,体验即意义,体验是读者与文本产生情感交流、心灵沟通而进行对话的基本方式,是将文本从静态的物质符号中解放出来而还原为鲜活生命的唯一可能的途径。

那么,何为“体验”?狄尔泰认为,体验不同于一般认识论意义上的“经验”,或者普通心理学可以证明的“意识”,而是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源于人的个体生命深层的对人生重大事件的深切感悟。在狄尔泰看来,“体验”特指“生命体验”,相对一般经验、认识而言,它必然是更为深刻的、热烈的、神秘的、活跃的。用我们的汉语言释义,“体验”也带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亲身体验含义,它与通常所谓“经验”概念是不同的。“经验”指一切心理形成物,如认识、感觉、印象等;“体验”则专指与艺术和审美相关的更为深层 的、更具活力的生命感悟和存在状态11 。

我们这里所说的“体验”,是指文本解读中读者对文本世界超越于一般经验、认识之上的那种独特的深层领悟和活生生的感应境界,那种沉醉痴迷、心神震撼的同构状态,只有切入这种解读体验才可能有文本解读的建构性。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深层的体验意味着消解,消解“此在”与“彼在”的鸿沟,把两个彼此隔绝的世界豁然贯通起来,使读者从现实世界飘然跨入超然的艺术世界,体验更意味着生成,它将此在与彼在两个世界融合,构成一个新世界的诞生,使读者在沉迷的瞬间感悟到文本世界的真义,发现生命世界的奥秘。对这种文本解读体验观,可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和分析:

从现象学美学的角度来看,文本的意义只有依赖作者的体验和读者的体验才能生成,没有读者的体验就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法国现象学美学家杜弗莱纳就曾指出,艺术作品只有当它被读者体验时才能变成审美对象,艺术的审美性质只存在于读者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之中。杜弗莱纳说:“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的区别表现在这里:必须在艺术作品上面增加审美知觉,才能出现审美对象。”12 在这里的“艺术作品”这个概念实际上同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理论不一样,它不是独立自足的“作品”,它只有加上“审美知觉”即解读体验时,才能真正成为艺术作品。很显然,杜弗莱纳使用这个概念的用意在于强调艺术的审美性质只存在于读者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之中,没有读者的解读体验,艺术作品就构不成审美对象。真正的审美对象是被感知的艺术作品,即:审美对象=艺术作品+审美知觉。这足以说明读者的解读体验是艺术作品的生命,艺术作品只有在读者的解读体验中才能够生成,也许杜弗莱纳的这种理论存有偏颇,但它揭示了解读体验的意义所在。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读者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更是第一位的,尤其伊塞尔等人的“接受”理论探讨的焦点就是“读者体验”,突出强调文本解读和接受中读者体验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作用。在伊塞尔看来,读者作为文本解读的能动力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现实的读者”,即从事解读活动的具体的读者;二是“观念的读者”,这是从现实的读者中抽取出来的抽象的读者。观念的读者又分为不同的两类,即“作为意向对象的读者”和“隐含的读者”。前者指“作家在创作构思时观念里存在的,为了作品的理解和创作意向的现实化所必需的读者”,而后者则指“作者在作品的本文中预先被规定的解读的行动性,而不是指可能存在的读者的类型”13 。按伊塞尔“隐含的读者”这个概念来说,不仅读者可以在解读过程中发挥体验的建构作用,而且作品本身在其结构中就暗含着读者可能实现的种种体验和理解的契机,隐藏着读者的可能性。这就是说,对于文本来说,读者已不是外加的了,而是本来就隐含着,是文本的形式、结构中原来就有的。这种读者虽然不是“真实的读者”,但却是它的潜能。这样,伊塞尔就把读者文本化了,在文本中为读者找到了存在的位置。

在这种理论基础上推出的“读者反应理论”,又进一步强调应该从读者的角度重新看待文本、意义、文学,认为文本并非独立存在的客观结构,而是为读者而存在的;意义仅仅是读者对文本的体验,并且随着读者体验的差异波动;而文学也是读者在解读过程中体验的文学,是读者心中的文学。读者体验不仅包括感情活动,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全部交流行为。也就是说,读者体验不是那种可以由心理学、认识论把握的体验,而是属于读者的全部存在方式,因而它需要由本体论来解析。读者体验一部作品,就是在构成一个“世界”,一种“存在”。总之,读者反应理论强调读者体验的本体地位,重视读者体验的本体作用,把艺术视为一种体验,而读者的解读更是一种体验,是体验的体验。这种理论或许过分夸大了读者体验的作用,但是应当看到,任何艺术形式都并非如结构主义理论所说是纯客观的、冰冷的东西,而是人所创造的绝对与人的体验内在地关联,为着激活人的体验而存在的东西。文本解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种滚动奔涌的富有冲击力的体验流是不可抵挡的。

深度的解读体验,不但是情感的宣泄,而且是灵魂的唤醒,是生命的超越。因为当读者在文本解读中体验到作家的生命意识和情感激流而心醉神迷之时,就会顿然形成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主体情感传导活动,使文本成为一种活感性的创生和传达,造成解读主体的灵魂的内在震荡和剧烈的感情冲击,或给读者带来生命价值信念的苏醒,使震颤的心灵连带着整个生命获得更新和再生;或造就 读者的新的思维秩序和感知方式,从而以一种新的方式去观照世界,获得一种新的认识与评价世界人生意义的标准。毋庸置疑,这就是一种通过体验而达到心灵和人格启迪效应的文本解读过程。这种文本解读体验过程的本体性质在于:“艺术能在微缩世界的反思之中,赐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即对形而上学性质的沉思默想”14 。不错,文本解读作为一种二度体验形式,充满着反省和反思,因而它能够透过作品的感性形式而抵达“家园”哲学之门。正如卡勒所说:“对某一哲学作品的最真实的哲学解读,就是把该作品当作文学,当作一种虚构的修辞学构造物,其成分和秩序是由种种文本的强烈要求所决定的。反之,对文学作品的最有力的适宜的解读,或许是把作品看成是多种哲学姿态,从作品对待支持着它们的各种哲学对立的方式抽取出涵义来。”15 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充盈着一种人生的诗化哲学意蕴,使读者在沉迷的深度体验中反思自省而恍然获得灵魂的唤醒——意义生成的瞬间。

注释

①②③④⑤乔治·布莱《批评意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4、5、16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