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中国富豪形象集体崩溃的…
政府调结构为何总是弄巧…
《易经》与中国文化结构…
装修风水在房屋户型结构…
风水楼的盘户型结构要求
哪种结构户型的房子更能…
框架结构的防地震效果好…
企业形象风水之奥妙
经济危机中企业和政府该…
从齐鲁文化看汉族地域文…
最新热门    
 
形象结构的意义生成及其阐释学 ──论形象的内涵与外延之正比例关系

时间:2009-8-8 16:44:36  来源:不详
成的,在此意义上它又是一种召唤结构。而不同时代的不同读者对其的理解则是因人而异的,每个读者在阅读时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形象进行了情感投注,从而使存在于读者心中的形象发生了错位,即一种再创造。“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20)也就是说形象并非是现成的直接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因而能让读者一下子将其尽收眼底,象看一幅绘画作品一样,作为结构它是一个不断构成的过程。而在形象现实化的过程中,读者亦并非平均地投注其注意力,换句话说,形象的各个点并非对读者均具有相同的意义。只有那些与读者的生活经验和审美需求相适应的部分才能得到突现,其它的或者处于隐蔽之处,或者根本就没有感受到,作为读者“他经常联系到他以往的经验并且按照他生活过程中为自己构成的世界形象的图式化外观来想象作品所描绘的世界。”(21)此即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文本的文学形象只有一个,但由于它不是现成的结果,而是一种需要读者积极现实化的“召唤结构”,而一般的读者只能现实化与其相认同的那一部分,因此每个读者心目中的哈姆雷特都是不完整的,即一部分和一个侧面。唯其如此,它才能给后来的读者留下了再创造,即充分展开想象的广阔空间。作家只提供了一堆“积木”,至于搭成什么样子以及怎样塔,就由读者决定了。其内涵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指向外延的路径并非是“程序”的设置,在此作者只是提供了一种自己的“路径”,而留下了众多的空白或可能让读者自己去填补。正因为形象的这种召唤功能,因而当语境改变了以后,在原意的基础上它就可以产生新的意义,即对原义的丰富和发展,而这则是对原意的改变━━所谓原意就是作者的本意和文本发表的当时人们发现的实际显现的而作者没有意识到的意义━━因为语境不同了,读者的审美需求以及对对象的要求也就不同了。那些对读者适应的部分就突现了出来,而另一部分则隐藏了起来,以等待未来合适的时机和不同的读者,此亦即作为结构的自调节功能所要求的。苏珊•朗格称:“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22)“艺术符号化的作用就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孕育情感的方法。”(23)举个通俗的例子,概念是学生灶的伙食,而形象则是酒楼的厨房本身。实际上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情感投注的对象,或者说是一个操练情感的舞台。材料和设备,即形象的内涵是固定的对谁都一样,但是不同的人则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制作出不同的美味佳肴,即建构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而不必将所有的材料都用上。
    以概念表达的思想则相反,它是结果的直接呈现,它不要读者自己去构成结论,而是要读者跟着它的线索走向结果。因此,它没有给读者留下充分想象的空间,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此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概念的意义对任何读者都一样,它具有语法意义的客观规定性,因而思想的意义就是确定的,可以穷尽的。否则一个思想如果能被各个读者都进行不同的解释,那它就是混乱的,也就失去了作为思想的存在价值。因而,一种思想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它,或否定它,但却不能改变它的原意,而代以自己的解释,相反,肯定和否定的前提正是对其原意的认可。这是就个体对某种思想的接受而言。另一方面,就某种思想现实化的语境而言,语境也只能使其具有某种新的意义和价值,但却不能改变其原意,也就是说随着语境的转移,某种思想原来被人们认可,现在则反对它,反之亦然,即它只能改变主体对它的态度或判断,而这仍然是以其原意不变为前提的,否则主体态度的改变就没有参照的标准了。因为作为思想的表述单位的概念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抽象的结果,它必然是对众多个体共同性的概括,而抛弃了诸多个体的特殊性,所以任何个体也就不能以其特殊性而改变它。概括地讲,概念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而这一结果的推演过程是逻辑严密的,这其中没有给读者留下多少主观形象的空间,任何读者都得跟着作者的叙述视点往下走,读者在心中构成的正是文本所要表达的意义。视点与视点之间没有多少空白需要读者来填补,恰恰相反,思想的叙述因为要力求清楚,因而作者在叙述时还要尽可能地不留空白,即它追求的是信息的结果,而不是传输的过程和方式。如前所述,概念的内涵越大,它的外延就越小,这就决定了内涵及其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指向外延的路径,在此是不容读者“操作”的,而是由“程序”,即语言的公共含义所设置好了的,否则就回发生“乱码”,从而无法解读。
综上所述,由于形象是普遍的特殊显现,在其内涵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上给读者的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它是要求这个“特殊”的积极参与的构成过程,因而其外延就无法用概念确切的概括出来。越特殊的形象其外延越难以穷尽,其原因就在于它越能容纳诸多的读者的构成,唯其如此,越是独特的就越是普遍的,即内涵越大其外延就越大。之所以每个读者都能在典型形象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内涵的众多组成部分,即特殊是其根本的保证,否则普遍的抽象就与特殊的读者无关,没有特殊的,即读者的积极参与,概念也就是确定的,其意义也就因而是可以穷尽的了。


注释:
(1)(4)(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第160、162、158页,商务印书馆1964年,宗白华译。
(2)(3)(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第398页注①、第399、41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7)━━《马恩列斯论文艺》第17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8)(12)(13)(15)━━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第11章、第408、417、68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9)━━[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第120页,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
(10)━━[美]D•C霍埃《批评的循环》第一流34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年。
(11)━━[英]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第三者18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4)(22)(2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第51、12、45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6)(19)━━蒋孔阳《二十世际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册,第一流14、32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17)(18)━━[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第三2、3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20)《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第26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1)━━[波兰]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第58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2006,6,27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