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早期章门弟子与“民俗学…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理论研…
20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
最新热门    
 
文学运作模式概论

时间:2009-8-8 16:44:51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本文探讨文学运作模式问题。首先,解释运作模式的内涵。其次,分别对场内、链式、轮辐等运作模式的表现、特征、内部分类,以及运作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模式研究的意义。这是从文学运作角度,对当下文学现象、文艺理论问题进行的系列思考之一,希望能有某种启发性。

【关键词】 运作模式、场内、链式、双螺旋、轮辐、延续

当下,文学发展的趋势,就是造成了文学概念的抽象化,与外延意义的泛化。文学越来越成了包括创造语言艺术形式在内的,由多种现象、多种运动方式、多个环节共同参与的动态过程,或者说流程。研究文学流程,把握文学流程,影响文学流程,营运文学,以促进文学事业的发展,这就是“文学运作论”的任务。

“运作”是一个新出现的词汇,属管理学范畴。指有目的、可预测、可操控的一系列动作和措施。从心理学上看,运作具有全理性特征,比如,商业营运、资本运作、生产运作、运作管理等等。但这只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如从哲学角度分析,“运作”的意义则复杂得多。它包括了运动,认识,实践三道工序。体现为从自然到自发的发展趋势。从无意识到意识的心理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循环往复。需要强调的是,对运作一词的借用,没有狭隘的经济企图,拒绝单纯的经济理解。而是为了在新时代下,构筑一种适应新环境,新发展趋势的文学的基础理论,发展、繁荣文学事业,增强文学的站位感和自信心。

模式,“是对现实事件内在机制以及事件之间的关系的直观和简洁的描述。模式具有结构性和功能性两种类型,它是理论的一种简化形式,具有构造、解释、启发、预测等多种功能。可以向人们提供某一事件的整体形象和明确信息。”①一般来说,一定时期内,运动着的事物都有相应的运作模式。马克思曾经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为螺旋型上升,结构主义者简化文学模式为元素组合,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则指出心理发展的完型趋势,中国传统解释宇宙万物运转有阴阳五行之说。抛开以上观点的绝对主义立场不谈,其发现都说明了模式的实在性和可认识性。当然,模式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发生变异。文学运作深受社会、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表现出差异性和具体性,但一定时期内,其内部依然有规律可循。当然,这些规律或者也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这种变异和调节一般不会影响到规律本身的自足特征。文学运作规律的表现之一,即文学运作模式。文学运作模式,指在一般情况下,文学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标准形式。一般来说,文学运作有五种基本模式:

一 场内运作

指存在于文学场内部的,不同范围的文学圈的运作。布尔迪厄提出的“场域”理论,虽然从社会学角度,为各学科划分了活动范围②。但对于专门学科内部是否还存在“场中场”的问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界定性研究。然而,“场中场”现象是存在的,布尔迪厄所提到的文学沙龙,就是一种“场中场”,然而他没有作进一步的界定性分析。

在“文学场”内,所谓的“场中场”,主要体现为一个个的“文学圈”。换句话说,“场内”运作就是不同文学圈的“圈内运作”。按照“文学圈”范围的大小差异,又分为四个级别。内运作——私运作——外运作——公共运作。

内运作:指纯个体化的文学运作方式。一般来说,有文学能力的个人就是一个文学世界,文学在这个独特的环境中运行,从而形成内运作。内运作有两种情况:一、文学创作者在创作、修改自己的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其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既是作者,也充当读者。身分不断变换,过程多次循环,从而形成内运作。二、所谓的“抽屉文学”现象。即作家创作出作品后,由于种种原因,搁置了起来,其作品没有付与两个以上的人进行交流,成了一种孤芳自赏的东西。是为内运作。三、文学藏家在处理自己藏书的过程中,成为单纯的读者、欣赏者或研究者,同样属于内运作现象。内运作是文学人际运作的原始单位。是实现文学人际运作的基础。

私运作:指文学在单个的人群内部的运作现象。具体而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从事文学活动的人通过某种协议,按照一定规则,组成文学群落,从事文学活动。有四点需要解释:1、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人参与。群的参与者可以无限扩展。当然,这是一种理论设定,实际上不可能达到全体参与的效果。比如中国文革时出现的手抄本文学运作现象。这种文学可以私下创作、传抄、阅读、或者评价等,但其范围有限,很难达到社会全体参与的程度。2、通过协议的方式。协议者在有意或无意状态下,心照不宣地或清晰明确地,达成成文或不成文的,跟文学过程相关的行动协议。3、存在文学活动迹象。即独立流程中存在有目的的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阅读,文学赏鉴,文学研究,文学编辑,文学发行等现象或行为。4、国家法或国际法之外的运作。运作过程以自足、自然的文学法为依据。尽可能排除了国家法或国际法的过滤性介入。将相关法封闭于运作之外。5、文学群落有综合功能型群落,包括了创作、发行、阅读及研究等多项功能;有的则属于缺项功能型群落,比如,单纯的阅读、研究型群落,创作、交流型群落,或者发行流传型群落等。私运作是文学人际交流的最初形式,在人际范围上大于内运作。

外运作: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群落间的文学运作。以“外”名之的原因在于,在一些情况下,这种运作很大程度上是以承认国家法律的普遍权威性为前提的。虽然群落之间有来源于惯性的文学内规则、甚或潜规则起协调作用。但国家法发挥的作用更大,尤其是在一个法治国家或国际环境中。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群落之间的文学运作无视国家法的存在,单纯依靠惯性规则与精神体系运行。这种现象常出现在法律机制不健全的环境中。文学运作发生在功能不同的群落之间,往往侧重点不同。创作、交流型群落与发行流传型群落间的文学运作偏重创作发行,而如果与研究性群落间的运作则重在创作研究。但是,这种简单的群落间的运作一般不多见,多群落综合性的文学运作,才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公共运作:这种运作以文学的惯性规则和国家法、国际法为依据,文学的创作、流传、阅读和研究都以公众领域为基本目的,完全在公众领域进行。因为在公众领域活动,所以深受政治法律、社会观念、意识形态、公众层次和需求状况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虽然制约更多,禁忌更大,自由性更小,垄断性更强。但公共运作依然是文学的最主要运作模式。因为在公共领域里,表现在知名度、广泛性、持久度、影响力和权威性等方面的运作效果,更直接、更明显地决定了文学的社会价值。甚至,有人据此简单地把这种运作的实际效果,当作文学生死存亡的唯一表标尺。虽然,这种论调不足谋,但至少说明了公共运作的社会意义。所以,公共运作便成为大多数文学人不惜代价、积极参与的终极愿望。

四种运作模式的关系,并非相互隔绝,而是相互联通,互为参照的。内运作是更大范围运作的基础;大范围运作,也是内运作的可能的和必要的发展方向。但是,一般情况下,随着运作范围的扩大,运作中的限制相对增多,运作自由度逐渐减少。所以,往往影响越大的文学,其所经受的考验也越多。对限制的抗力也就越大,拥有的文学引力也越强。换句话说,有影响的文学,其影响,与跨越限制的能力和自身的吸引能力成正比。能力越强,影响越大。③

二 链式运作

从结构上看,文学运作带有锁链特征。每个链都可分为链环与链接两部分。链环为链的基本元素,而链接则是元素间的连接方式和节点。

艾伯拉姆斯认为艺术活动是一个流动的整体,并将这种活动简化为艺术品——加工者——宇宙——观赏者。四元素间的链接,就是一种链式运作。至于元素间关系问题,已经被论述的很细致很清楚了,这里不再赘述。需要强调的是:1、在这个链中,世界并非是一个独立于其它元素之外的集合。世界,既然至少包含了作为精神体代表的人,那么世界就不是纯物质的,而是物质与精神的混沌。类似于读者、作者、作品,不管它是意识体,还是非意识体,都属于世界,属于混沌。所以世界因素应该被排除出链接之外。结果,四要素链成为三要素链。三要素之间的链接核心,是人与作品。人与作品,代表意识世界主体与客体、主动与被动、神形与物性……的两极,如易之两仪,阴阳互动,生生不息④。失去了人与作品的动态链接,或者说这种链接发生断裂,文学也丧失意义,严重的会造成文学的休克或死亡,文学世界便不复存在。艾伯拉姆斯的观点,忽视了作者与读者,意识体与世界关系的混沌特征。将作者、读者,或者意识体与世界的关系强行分割,这虽然有助于对文学现象的进一步分析,甚至可以分得更细致。但在实际效果上,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整体的、动态的眼光,所以造成了文学内各要素关系的紧张性。比如,围绕作品,出现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类似于三角关系的紧张性。同样,作家、作品、读者与世界的关系也变得紧张起来。于是,文学内部失去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感、自由感、丰富感,因而充满焦虑。艾伯拉姆斯的认识不是一种个别现象,而是具有代表性。应该说,现代文论自其出现以来,就是沿着焦虑的精神路线跑下来的。从这一角度说,如果文学真会死亡,那么技术与商业并非决定性因素。根本问题,这是文学在断裂性思维的引导下,被不断瓜分、割裂后,内在空白增多,裂痕加大;运动发展感、整体感锐减;文学要素间紧张性增加,文学人焦虑意识不断强化的结果。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死亡。这是文学的真正危机所在。

2、文学链式运作中的链式效应。是能够保证文学运作畅通无阻,不断发展的效应。链式效应首先是一种多米诺效应。即运作效果的动态特征和反应的连锁性。无论在何种运作模式下,文学元素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内运作中如此,比如同一作者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文学行为就存在差异。在公共运作中的效果性往往体现得更明显,所谓文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所指的便是这种情况。其次是链接效应。保证锁链的可连接性,可延展性。锁链可以进行具体的环节分析,但分析目的应控制在更好地实现文学锁链的链接上。而不在有意无意地抛弃、阻断锁链的可延展性,可连接性。现代文论虽然有时认识到文学的整体性、链接性和运动性,但由于其思维方式的影响,造成文学研究的视野有限,出现心理的、形式的、环境的、作者的、读者的……割裂性、静态的甚至是排斥性研究(如读者反映批评就推崇作品,排斥原作者)。弗雷的“文学模式”和“原型”理论,就有这种特征。弗莱曾经注意到文学的“循环”现象,但在他那里,循环只不过是一种文学样式的简单重复。“原型”理论也是如此,他把“原型”最终归结为神话原型的闭锁循环。而“循环”,虽然被注意到了,却被封闭在几个极其狭小的位置上,失去了流动性。其结果是造成文学锁链的人为切割。⑤文学也在不断被肢解的过程中,变得四分五裂。可以说,链式效应既是链式运作的特征,也是链式运作的要求。再次是链接模式。链接效应落实为不同形式的链接,如单纯链接和复合链接,强迫链接和协商链接,变形连接和原形链接。表现为不同链环间的关系,如强势关系与对等关系,单一关系与多角关系,场内关系与场外关系等。具体将在另一篇文章《文学运作环节概论》中具体阐述。此处略。

三 双螺旋模式

将链式运作切出一个截面,再加以立体化。会发现,整体结构呈双螺旋形状。构成双螺旋结构的基础是双链,双链之间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围绕同一公共轴有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