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广彩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生…
历史上“左派”幼稚病经…
历史的逆向思维:得天下…
历史上的危机与变革
五行历史渊源
历史上知名的阴阳师
关于易经的历史起源
易经观点 世界上历史最…
蒋介石挖毛泽东祖坟的历…
地域历史积淀、历史文化…
最新热门    
 
历史想象与文化身分的建构──论西西的《飞毡》与董启章的《地图集》

时间:2009-8-8 16:45:20  来源:不详
渐没落消失,继而融入了中华文化大家庭内,最后消失殆尽?」何庆基的提问,重点是在「九七回归的议程上,香港的「本土文化」(local culture),如何吞灭于「国家民族历史」(national history)的论述中?有关香港文化的本土意识如何抗衡国家论述,将在下文讨论。

(2) 费瑟斯通的原文是:“turns the location of their day-to-day interaction from a physical space into a ‘place’.” p.103.

(3) 所谓「清明上河图」式的景观,是指西西类近长卷式的美学风格、一套属于开展式的叙述结构,利用视点不断的转移、跳跃,让小说的人物与生活风貌徐徐呈现。详细的论述,可参考何福仁:〈《我城》的一种种阅读〉。

(4) 我在第一次阅读《飞毡》的时候,也持有相同的观点,那是因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把「肥土镇」完全等同为「香港」,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寓言特性,同时也由于要为研讨会写论文,忽略了手上看的是一部小说,而不是历史文献;一年后重读《飞毡》,竟又是另一番理解,至少是把它还原为一部文学作品,而不单单是学术研究的对象,所以才有目前这篇论文的改写。这篇论文的初稿,即是我对《飞毡》的第一趟阅读,发表于由香港岭南学院主办的「香港文学研讨会」上,一九九八年四月。至于目前这篇论文的改写,却记录了我二次阅读《飞毡》的看法──两趟阅读同一部作品而得出迥异的结论,一方面反映了这部作品的可读性与可供发掘的含义,另一方面也让我反思了文学阅读与学术研究之间的问题。

(5) 邱心:〈西西笔下的《飞毡与肥土镇系列》〉,同时,亦可参考陈洁仪:〈寻找「对话」的可能──西西小说研究反究反思〉,黄继持、卢玮銮等编:《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研究方法与评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出版,一九九九年,页一八七至二零六。此外,可参考陈洁仪对西西小说专论的著作:《阅读肥土镇──论西西的小说叙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

(6) 在这里,西西是以反问的口吻,叙述她的理想国。

(7) 安德森在页一七五的原文是:“The second avater was the map-as-logo. Its origins were reasonably innocent-the practice of the imperial states of coloring their colonies on maps with an imperial dye. In London’s imperial maps, British colonies were usually pink-red, French purple-blue, Dutch yellow-brown, and so on. Dyed this way, each colony appeared like a detachable piece of a jigsaw puzzle. As this ‘jigsaw’ effect became normal, each ‘piece’ could be wholly detached from its geographic context.”

(8) 一八四二年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署《南京条约》的年份,香港岛被割占;一八六一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室再将香港的九龙半岛割让英国政府;一八九八年,清政府根据《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把九龙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的地区及二百三十五个岛屿租借给英国,为期九十九年,至一九九七年归还。有关香港割让英国的历史,可参看丁新豹:〈历史的转折:殖民体系的建立和演进〉。

(9) 王宏志的〈消失了的三十年〉指出,中国大陆出版的香港历史不但将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对香港的影响故意隐而不述,而且更往往喜欢把五十至七十年代三十年里的香港史实略去不提,目的是为了淡化香港政治身分的功能,同时否定英国殖民者对香港经济繁荣的贡献。详细论述见王宏志的文章。

(10) 由大陆学者刘登翰编着的《香港文学史》写道:「无论从地缘辖属──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还是从文缘的承传──香港文学秉承着中国文学的文化传统、文体范式和文学精神等方面看,香港文学都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这是毋庸多论的(21)。」刘氏更进一步指出西方文学传统对香港作家并没有太多太大的影响,「相反的,倒是在几乎所有的香港作家身上(不论他来自何方),都可以找到深层的中国人文传统,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基因和精神(59)。」刘氏的论调,既抹除了香港文学文化中西混和的复杂面貌,同时又过分简明地把香港的作品纳入「中国」文学的统一体系里,忽略了它的地方色彩。类近的观点亦何见于许翼心的《香港文学观察》,许氏认为台湾、香港地区的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甚至说:「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陆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明确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拥护。通过文学交流促进大陆与台港以及海外华人社会的了解与联系,为振兴中华,繁荣民族文化而共同努力,便成为这一历史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1)。」这完全彻底是官方的口吻,把对台湾文学、香港文学的确认,归功于中国大陆的开放政策,而忽略了这两地文学数十年来独立发展的特性。

引用书目:
英文书目:
Anderson, Benedict. “Census, Map, Museum.” Imagined Communities.
New York: Verso, 1991 revised edition, pp163-185.

Castells, Manuel. 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Bluckwell Publisher, 1997.

Featherstone, Mike. “Localism, Glob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Undoing Culture: Globalization, Postmodernism and Identit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5, pp102-125.

Hall, Stuart.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Jonathan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90, pp222-237.

Woodward, Kathry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中文书目:
丁新豹:〈历史的转折:殖民体系的建立和演进〉,王赓武主编:《香港历史新编》上册,香港:三联书店,一九九七年,页五十九至一三。

王宏志:〈消失了的三十年〉,香港:《信报.文化版》,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四日。

西西:《我城》,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九八九年。

西西:〈肥土镇的故事〉,何福仁编:《西西卷》,香港:三联书店,一九九二年,页六十八至九十一。

西西:《飞毡》,台北:洪范书店,一九九六年。

何福仁:〈《我城》的一种阅读〉,何福仁主编:《西西卷》,页四零二至四一二。

何庆基:〈前言〉,《九七物馆:历史、社群、个人》展览场刊,香港:香港艺术中心主办,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十二日,无页码。

邱心:〈西西笔下的《飞毡》与「肥土镇系列」〉,香港:《信报》,一九九六年六月八日,版二十四。
梁文道:〈如何记住我们的过去──神话、历史、博物馆〉,《九七博物馆:历史、社群、个人》展览场刊,页八。

许翼心:《香港文学观察》,广州:花城出版社,一九九三年。

黄子平:〈「百科香港」、「童话」香港──读西西的长篇小说〈飞毡〉〉,香港:《星岛日报》,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董启章:《地图集: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一九九七年。

董启章:〈想象之版图──写在《地图集》之后〉,原载香港:《明报.世纪版》,一九九七年八月十六至十七日,后收入董启章:《同代人》,香港:三人出版,一九九八年,页一五四至一六零。

董启章:〈多种历史〉,《同代人》,页三十八至四十。

董启章:〈香港史的断裂性〉,《同代人》,页五十二至五十四。

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一九九九年。

关丽珊:〈彻底美化了的时空〉,香港:《明报月刊》,一九九六年八月,页九十九。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