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毛毛雨之后:老上海流行音乐文化中的异国情调

时间:2009-8-8 16:45:29  来源:不详
很难再找到那么多关于战争的描述,它不像新感觉派的小说的不切实际,谈论爱情离合是朴素而贴近人情的,它也不以高调的言论谈论政治,而是用简单而锐利的比喻来针砭时事,并且唱出季节的变化、人情冷暖、日常琐事,此外,还有以鼓吹两性平权、奉劝戒烟等特殊目的之歌曲,即便是以灯红酒绿的舞厅为歌唱主题,也是当时数以百计的夜总会的实际反映。在中式与西化之间,老上海的流行音乐实现了一种不卑不亢的品味,也尝试了各种合并之途,西乐国乐化/中乐交响化、美声唱法/民乐行腔、西洋大小调音阶/中国五七声调式,这不是呈现二元对立之局,而是不断流动的异国情调。这种一边摸索着实验、一边创造商业效益的音乐,既不堕落,也没有回头路可走,它反映了时局,反映了各式人对上海的想象,也反映了上海自身的文化。
参考资料
B. Gendron, Theodor Adorno Meets the Cadillacs’. in T. Modleski ed., Studies in Entertainment, Bloomington, India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6
Adorno, Theodor W.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1991
Dominic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5
Shu-mei Shih, Terms of Chinese Modernism,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Adorno, Theodor W. On Popular Music, Essays On Mus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Szu-Wei Chen, The Rise and Generic Feature of Shanghai Popular Song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Popular Music, 2005, Vol.24/1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文化史料》1982年5月,页99至127
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下)〉,《文化史料》1982年6月,页206至215
水晶,《流行歌曲沧桑记》,台北:大地出版社,1985
周伟、常晶,《我的妈妈周璇》,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
鲁迅,《坟》,台北:风云时代,1989
鲁迅,〈阿金〉,《鲁迅文集》第六卷杂文卷「且介亭杂文」,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页167
李欧梵,《追求现代性: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台北:麦田,1996
孙继南,《黎锦晖评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二刷
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台北:耀文,1998
钱仁康,《学堂乐歌考源》,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张爱玲,《流言》,台北:皇冠出版社,2001十七刷
陈钢主编,《上海老歌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陈刚编着,《玫瑰玫瑰我爱你:歌仙陈歌辛之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安德鲁˙琼斯,宋伟航译《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局,2004
洪芳怡,硕士论文《上海1930~1950年代,一则参差的传奇:周璇与其歌曲研究》,台湾大学,2005
《中国音乐词典》,丹青图书,出版地点与时间未标明

--------------------------------------------------------------------------------
注释:
 引自杂文〈阿金〉,载于《鲁迅文集》第六卷杂文卷「且介亭杂文」(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页167。原文发表于1936年2月《海燕》月刊第二期,写于1934年12月21日 
 见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上)〉,《文化史料》1982年5月,页124至125 
 黎锦晖回忆〈毛毛雨〉于一九二九年在上海正式发行为单张,价钱为二角,可获「暴利」,出版的利润是为滞留在南洋的黎与家人回国川资、以及为重建歌舞专门学校的经费。见黎锦晖〈我和明月社(下)〉,《文化史料》1982年6月,页216 
 黎锦晖(一八九一~一九六七)出生于湖南湘潭书香世家,逝世于上海。详见孙继南〈附录一:年谱〉《黎锦晖评传》(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二刷)91至112页 
 由于在台湾黎锦晖的资料取得不易,本文中关于黎生平的写作,要感谢素未谋面的山东艺术学院孙继南教授提供的相关资料,包括其绝版著作《黎锦晖评传》一书以及黎锦晖的回忆录〈我和明月社〉,在此致上谢意与敬意。 
 见李欧梵〈追求现代性(1895-1927)〉《追求现代性: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台北:麦田,1996)页288 
 对于黎锦晖与其它音乐家贡献的评论,安德鲁˙琼斯在《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宋伟航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局,2004)页50至69有别于音乐学或音乐史家的判断。一般而论,音乐学者对黎锦晖的眼光均非友善,其中以刘靖之的《中国新音乐史论》(台北:耀文,1998)最具代表性。有别于对待其余「严肃」音乐家的态度,刘在专述黎锦晖的段落以此为结语:「当然,黎氏在他那些悦耳、健康的儿童歌曲之外,还写了些内容不太健康的歌曲,如《桃花江》一类的靡靡之音,品味不高,影响不好……」(上册页208),可以看见至今对音乐内容的「思想检查」仍有明显的操作。 
 当时作曲风格多是以中文歌词配上古典西洋音乐,在作曲能力上最出色的有赵元任与黄自,详细的研究请见〈五四运动的新音乐〉《中国新音乐史论》页98至191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93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93至94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94至95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97至114 
 见〈附录一:年谱〉《黎锦晖评传》97页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115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117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102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118 
 转引自《中国新音乐史论(上)》页183,〈国乐跟西乐〉,原出处未标明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125 
 见〈我和明月社(上)〉页90 
 见〈黎锦晖的黄色音乐〉,《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页150至153;洪芳怡硕士论文〈周璇歌曲与文学的对照〉,《上海1930~1950年代,一则参差的传奇:周璇与其歌曲研究》(台湾大学,2005)页152至154 
 引自鲁迅《坟》(台北:风云时代,1989)页175至183 
 见注七 
 见〈我和明月社(下)〉页244 
 见〈追求现代性(1895-1927)〉页287至290 
 Adorno,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1991, p.85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p.85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p.86 
 见〈中国留声机〉《留声中国:摩登音乐文化的形成》页94至96 
 见〈中国留声机〉页93 
 Adorno, Theodor W. On Popular Music, Essays On Music,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pp. 457-459 
 转引自〈追求现代性(1895-1927)〉页229,原文为夏志清〈感时忧国精神:中国现代文学的道义使命感〉,《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版,页533至536 
 Shu-mei Shih, Terms of Chinese Modernism, The Lure of the Modern: 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pp.10-12 
 Terms of Chinese Modernism, pp.16-30 
 见〈绪论:倾听中国留声〉页6至7 
 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