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晚清垮台前的两次失败改…
晚清的乡村危局
晚清侠义公案小说的身体…
晚清公羊学案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戏曲…
晚清士人生态与文学活动
明清女性诗歌的繁荣及其…
读邹振环著《晚清西方地…
晚清士绅的文化权力与政…
略论中华文化在晚清时期…
最新热门    
 
晚清女学中的满汉矛盾──惠兴自杀事件解读

时间:2009-8-8 16:45:30  来源:不详
1905年岁暮,中国有两位男、女志士相继在国内外自杀,事件震动全国,余波经久
不息。先是陈天华为抗议日本文部省发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以唤醒国人的救亡
意识,12月8日愤而在东京蹈海;随后惠兴因办女学款绌,12月21日于杭州家中服毒,遗
书当道请拨常年经费。表面看来,二人均系为教育问题殉身,实则与陈天华争国权背后
的民族革命意识同出一源,惠兴的存女学也大有深意。
一 解不开的死结
  自1644年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满汉矛盾便成为纠缠清朝三百年历史的解不
开的死结。以边地的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本就容易遭遇儒家久已
深入人心的"华夷之辨"思想的顽强抵抗;加之满清权贵汲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从强迫
汉人改变服制剃发留辫开始,刻意维护满人的民族特徵与特权地位,更加深了民族对立
情绪。迨至二十世纪初,民族主义思潮自外而内,流衍全国,民族意识更与国家思想合
为一体,成为革命派鼓动救亡的强力手段。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
均地权"的纲领,正是以民族革命推进政治革命的集中表述。
  处此情势下,为维持统治权不致失落,满清王朝一方面不得不顺应潮流,谨慎地逐
步开放体制改革的门户,给汉人官僚以更多的位置,努力消泯民族敌对情绪;另一方面
,这种让步也加深了满人自身的民族危机感。从当时的报刊上,我们可以读到立场迥异
的言说。
  1904年在《警钟日报》发表的〈论中国民族主义〉,可作为革命派"排满"主张的经
典文献来阅读。此文开篇即断言:"今之世一民族竞争之天下也。"根据"舍民族则无国家
"的道理,作者认为,处于今日"国族相结相排之时代","排满革命"必不可免:
  民族国家者,以同一之种族,同一之言语,同一之习惯,同一之宗教,造成同一之
性质,同一之理想,而集合其能力,以组织政体,而统治人民,以为生存之要具者也。
是故以同族而排异族,以同国而排异国。排于外者不剧,则结于内者不牢;结于内者不
牢,则排于外者不胜。
  革命派之倡导民族主义,本是以"排满"为救国的"起死回生之绝妙药",最终目的仍
在抵抗西方"新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所谓"故今日而欲救中国,舍扩张吾民族主义,其
道莫由"1,也即是期望由民族的竞争达致国家的争胜。因此,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才会
以"排满"(驱除鞑虏)作为政治革命与建立新民族国家的起点。
  至于朝廷一方所作出的最大让步,当属允许满汉通婚,打破为保持血统纯粹固守已
二百余年的厉禁。1902年2月1日的"上谕"2无可奈何地宣布"俯顺人情,开除此禁,所有
满汉官民人等,着准其彼此结婚"。不过,这一"宽宏大量"的谕旨实不足以收买久失的人
心。尚未与清廷离心离德的汉族官员仍在不断抱怨"满汉界限仍分晰太清",具体而言:
"民部奏补之内外厅丞,内城满籍,外城汉籍;所有以下之员,内城亦满人占居多数,外
城亦汉人占多数。而礼部奏补之丞参,亦系两满两汉。其余外部、农工商部、民政部等
侍郎之缺,亦皆一满一汉。"3也即是说,凡属重要位置,仍多用满员,由此表现出对汉
人根深柢固的不信任。各部侍郎的任命虽似乎满汉均等,但最高的官阶尚书却只以满人
充当。这还是1907年官制改革后的格局,如此结果,自然不能令汉族官绅满意。
  应该说,"民族调和论"在晚清报界实占据主导地位,排除政治派别鲜明的报章不计
,以《申报》、《大公报》等中性报刊为代表的"公共空间",应该说是体现(或曰引导
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舆论与主流意识。《大公报》主人英华(敛之)虽为满人,但信
天主教,而存一视同仁之心,且崇信变法改良,思想开明,因此也以融合满汉畛域为
救国良策。如1906年3月7日发表在《大公报》的〈论建设学堂宜除满汉之名目〉,虽为
"来稿",却刊登在相当于社论的"言论"栏,这起码表明其得到了报社主持者的赞同。论
者秉着"调和满汉之方针",批评满人"办理学堂者仍狃于满汉之成见"。其深忧大患正在
,"以同为一国之人,而先自分支别派,不能融合而同流,遂令排满革命种种狂悖之谣传
莫杀其势而息其波"。以融合满汉为防止革命的手段虽未必现实,但其平息矛盾的用心可
谓良苦。
  不过,如英敛之一般主张的满族知识者毕竟为数不多,留学日本的满洲贵族少壮派
且由于直接感受到革命派无所顾忌的排拒,而生发出更为强烈的敌意。辛亥革命后组建
"宗社党"的良弼,1904年留学日本时,即"以满汉界限,故与汉人留学者大相水火,即汉
学生亦莫不反对之",于是上书执政者,"请将汉人中有志之士尽中以法,为一网打尽之
计",并"请政府限制汉人入仕,阶级毋得过三品以上"4。显而易见,此举不仅无助于满
洲政权的自救,反会加速汉族官僚集团的离心,因而在满清上层虽获得同情,却未取得
支持。
  良弼以强硬姿态表现出的满人忧患意识并非空穴来风,而在满族基层社会中实有根
柢。
  1906年12月13日,年仅十八岁的满洲正白旗普通旗人曾某,便在辽阳家中以自刎的
极端方式,表达了对满族前途的悲观绝望。遗言开篇便道明死因:"吾今之死非为他故,
痛吾满族之将亡,欲救而无其力,兼境域、学问说,他年终不免为亡国之奴隶。吾??耻
之,不得不死。"遗书痛心疾首于满族的"祸悬眉睫"而不自知,追根溯源,直指汉人维新
派的政治宣传为倾覆之祸胎:
  汗族自康、梁跳梁,海外编书着报唤醒国魂以来,亦渐渐如日出海,如剑出匣,蓬
蓬勃勃,有风云气矣,革命排满之风潮日高。而我满族醉生梦死于荆天棘地之中,雷霆
击其顶,刀锯临其身,鬼蜮瞰其旁,虎狼踞其侧,而无所谓恐惧,无所事补救,惟抱其
南非洲黑奴之人格,而待后日为他族之奴隶。
  由此危言预断,"三十年后吾种族得为奴隶,百年后吾种族将至灭绝"。而曾氏所谓
"亡国"、"他族之奴隶",所虑者乃在近不在远,用《盛京时报》编者的话说,即是"但忧
满族而外视汉族"。
  曾某之以"国家"与"种族"合一,恰与维新派、革命派的严别"朝廷"和"国家"针锋相
对,全然出于维护满族统治利益的考虑。但其人并非颟顸无知的顽固守旧者,从遗言中
为满族设计的自救方案,即可见出曾氏实为维新改良之同道:"总而言之,我种族必当一
刀两断,推翻数百年种种之劣根性,而吸纳新精神、新道德,重铸国体,使吾七千万人
民皆有自立为国之人格,然后可以独立为国,亦可与汗族共立为国。若此大问题,除求
新学而外,吾恐无特别妙法以筹之矣。"5
  此一事例最好不过地揭示出,晚清深受民族主义思潮感染的不只是汉族革命家,也
包括满族知识者,双方都以势不两立的姿态对待满汉矛盾。因而,温和派"民族调和"的
声音虽更具优势,却无关大局。在实际的政治运作中,满汉之争既与国家权力的更迭不
可分割,期望独揽大权的满族利益集团与已开始觉醒的汉民族之间的冲突于是无可避免
。在双方的对峙、相争中,曾氏其实对满族的自新并不抱希望,他的选择自杀并焚毁精
心撰写的《满族兴亡见微论》等着作,表明他对这一民族斗争的结局,即满族统治全国
权力的丧失已了然于胸。终清之世,满汉矛盾到底难以弥合。
二 "旗女亦为彼族兴学乎"
  假如在上述背景下阅读有关惠兴办学的资料,便可以有新发现。
  惠兴1905年12月21日自杀后,《申报》于12月30日即刊出题为〈惠兴女士为女学牺
牲〉的消息,详述其死情:
  杭州惠兴女士为故协领昆璞之女,附生吉山之妻,十九岁夫亡守节。因读南皮(按
:即张之洞)《劝学篇》,大有感奋,遂以提倡女学自任。光绪三十年六月二十六日,
延当地之有声望者多人,商论创办学校之事。是日,氏忽当众前袒一臂,用刀割肉一片
,誓曰:"今日为杭州旗城女学校成立之日,我以此血为记念。如此校关闭,我必以身殉
之。"遂于九月十六日开校。校中经费,虽杭州都统德捐洋四十元,又拨公款八十元,留
东八旗同乡会会员捐洋百元,端午帅随员喜捐洋五十元,八旗众官捐洋十元八元,以及
零星捐款,统计约得三百余元,卒以无长年的款,支持甚难。今秋复以款绌,致课期时
有间断。氏以此校无起色,由于无长年的款,而请款颇费踌躇,郁郁者非一日。继期请
款之必得,遂密缮函八封,藏于桌内,复缮禀一扣,开办女学四柱帐单一纸,预先服毒
,欲乘舆赴两堂递禀。家中人见其神色有异,继而查得茶碗中有烟迹,遂大哗,唤同戚
友竭力救治,已不及矣。氏临气绝时,开目尽力言曰:"此禀递上,有长年经费矣。"遂
死。年三十五岁,时为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这篇文字最感动世人处,全在女士办学的不屈不挠,直至奉献生命。《申报》之以
"为女学牺牲"、《东方杂志》之以"殉学记"6表彰其事,着眼点均在惠兴创办女子教育的
热忱血诚。于是,将其作为晚清民间女校办学艰难之例证来引述,或推崇其人为女子教
育的志士、先驱,均属题中应有之义。
  不过,如此谈论惠兴自杀的意义仍不完全。被上海报界有意无意忽略的惠兴的身世
,其实与惠氏以决绝的"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办学大有关系。《东方杂志》虽正确地报
导了惠兴所办学校的名称──贞文女学校,却将其出身满人的社会关系剔除得干干净净
,言其家世,也只有"早孀居"一句,反不及《申报》据传闻之词,径书为"杭州旗城女学
校"更得精髓。女学既为旗人所设,出资捐助者尽为八旗中人,也就毫不足怪了。
  令人感觉奇怪的,倒是该校的诞生似乎默默无闻,并未引起新闻界的关注。连专门
设立"各省教育汇志"栏目、热心报导各地女学消息的《东方杂志》,也竟然遗漏了近在
邻省的贞文女学校的动态。倒是将"本报十大特色"之第一条标榜为"为民族主义之倡导者
"7的《警钟日报》,戏剧性地留下了些许蛛丝马迹。
  《警钟日报》因大力鼓吹"排满革命",以之为第一义,故虽热心提倡女子教育,终
究将其从属于"民族大义"。即如1904年,已故布政使衔、贵州候补道罗应旒之妻皮氏专
程从四川来京,两次向学务处递禀,呈请代奏振兴女学及请派游学摺稿。《警钟日报》
尽管全文登载了两篇奏稿,却又以其出身满族,而在文前的"本社案"中,特意为读者准
备了一副"民族主义"的有色眼镜:"东胡贱种,寥寥五百万人,蟠踞上国,践其土而食其
毛,固已??吁饱死,无男女而皆不知何者谓学也。乃豁然光明,发见高冈一凤。如此摺
稿,使我汉人读之,当若何惊心动魄者。急登之,以为二万万女同胞劝。"8持此立场,
其报导满人兴办女学堂,自然亦纳入民族主义的叙述框架中。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