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鲁迅杂文的艺术境界论纲
用《诗论》分析《诗经》…
国统区文学中的鲁迅因子
略论鲁迅译著《思想·山…
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
鲁迅的“生命”与“鬼”…
鲁迅的“生命”与“鬼”…
1928:新文化危机中…
1928:新文化危机中…
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
最新热门    
 
鲁迅的可能性——也从《破恶声论》寻找支援

时间:2009-8-8 16:45:32  来源:不详

 一 问题的提出
    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具备什么可能性?这一问题在近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被不同的人提及,并经由不同的落实或结晶为某种思想果实,或化身为历史的某种支撑结构,或者被当权者谋算,或者作为在野者的良知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根据自己的立场、观点、利益设问,再以自己的政治、学术、道德实践作答,因此这一自问自答之间,鲁迅的可能性往往已经变成了不可能性——说到底,谈论鲁迅毕竟是我们自己的建构工作,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史、学术史甚至政治史的一部分,建构的成败并非取决于鲁迅,而是取决于建构主体的我们而已。
    现在之所以再次提出这一问题,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时代变了,变得不仅与鲁迅生活的当时、与二战之后、与“文革”时期、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而且很可能与产生鲁迅问题的原始条件——因应近代以降来自西方的全面挑战——不同了,这样,鲁迅的意义和价值就显出了局限性,变得可疑起来。在不少人的语汇中,以现代性为主要诉求目标的鲁迅业已油尽灯枯,其可能性问题不过是其可能性是否仍存在的一个疑问而已。那么,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能否把随时代变动的已然事实等同于一种思想的必然?如果可能,那么如何解释历史与逻辑的分裂?如果不能,那么如何看待二者的同一性?事实上,任何一种体制或思想秩序都自有其历史的宿命,而每一种新的现实也有其理应遵循的因果,如果不去追究这种变动的表象背后的物质和精神的动因,而仅仅满足于事后诸葛式的智慧,把已然当必然,而据为真理标准,恐怕难合学究之义。
    鲁迅的思想和文学一直没有如他所愿地“速朽”,对它所作的解释——无论意识形态的利用或反利用,还是思想性的阐发和学术性的整理——一直构成着近代以来“中国意识”的重要内容(近年韩国学界也像日本学界一样热衷于建构“亚洲主义”,探寻“新的文明原理”,也有人把鲁迅作为资源),这自然是因为鲁迅的问题诸如“立人”“立国”之类与传统中国/东亚社会文化转型之间的深刻连结,以及在批判性地审视这一传统方面表现的深入性和透彻性,乃至其中内涵的一种人之为人、文化之为文化的独特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尽管其批判性的、革命的本质一度被体制性地改造或抑制,因而呈现为一种极其矛盾的存在,但一旦遭遇社会生活的变革活水,它总能与有准备的思想结合,焕发蓬勃的生命力。因而在20世纪的中国,鲁迅的思想和文学具有说不尽的、常读常新的特点,其可能性似乎是无限广延的。即使在今天,处于社会体制转型的巨变过程中、为应付各种问题的挑战而焦头烂额的中国思想界,依然常有人要到鲁迅的思想和经验中汲取灵感和启示。听说在当今日本,经济发展处于表面停滞的高原期,社会文化呈现着后现代的图景,但人们对未来前途却感到渺茫,而鲁迅——这个未尝自外于日本、曾经给日本的现代反省提供过某种借鉴和方向感的异国作家,其意义因此也与战后不同,《鲁迅文集》卖不过《柏拉图式的性》和小林善纪,早在书店绝版且不能再称之为公共读物;其思想和文学也只是作为学界怀旧的对象,不再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这种种情形可能与鲁迅存在的前提——追求现代性——不再存在有关,可以视为理所当然。不过,尽管如此,与此相关的当今种种现实,像人们常提及的所谓现代的终结、全球化和冷战结束之类,并不足以构成终结20世纪人类的思想、文化、道德等种种所得的理由。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仍在延续,世界也仍受制于现代历史发展的种种矛盾之中,因此,与其把包括鲁迅在内的现代成果视为要扬弃的包袱,倒不如把它视为一种再出发,一种凝结着一个世纪的历史丰富性的可能性的再出发。
    那么,鲁迅的思想和文学——这一凝结着20世纪中国/亚洲历史的丰富性、具有内在精神深度的独特诉求,对于21世纪的可能性何在呢?


        二 鲁迅的可能性
    鲁迅的可能性是历史地存在的,长期以来,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意识形态,它深植在中国的现代文化建构之中。其思想和文学不断被朝野利用改造、援为资源,其意义和价值也被不断地生产着,围绕着它的问题点又派生出一系列问题,进而成为现代“中国意识”的基本组织。因此,我们要讨论其可能性,先得弄清鲁迅与我们的“连带点”何在,与我们连带的“问题性”何在。也就是说,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问题时才会想到他,才会从他那里寻求启示和支援。
    鲁迅把其杂文的写作称为“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这既可视为他对其思想和文学性格的基本定位,也让我们因此回溯而得知其问题的基点。事实上,尽管鲁迅一生从事过多种求知的、实践的、创造的事业,但贯穿其始终的关心却在于探究一种关于人、社会、文明的病理,并寻求积极的治疗与改造。这是触及人类生活“本根”(注:鲁迅《破恶声论》劈首第一句就是“本根剥丧,神气旁皇”。)的问题,也应该是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都能具备丰富的可能性而与后人发生关系、让我们产生“连带感”的重要原因。鲁迅关于人、社会、文明的基本思想是在留学日本(1902年3月~1909年7月)时形成的,其早期五篇文言论文——尤其是《文化偏至论》(1907年)、《摩罗诗力说》(1907年)和《破恶声论》(1908年)三篇——奠定了他的思想的基础,确立了鲁迅之为鲁迅的特质。虽然其思想和文学在他回国后才真正展开,但却是多以反题的方式展开的,其思想的正题诸如“立人”和“立国”之类,只能折射在像应该如何“救孩子”、“做父亲”和解放女性,如何“改造国民劣根性”,如何追求合理的生活和社会等所谓“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之中。也就是说,它们在思想现实化的同时,也为现实的思想所制约,其可能性是辩证地受到了局限的。比如在阿Q这样的否定性形象中,我们如何体会其“立人”的崇高思想旨趣;在“鲁镇”“未庄”乃至“S城”那样的中国社会里,我们如何理解其“尊个性而张精神”的“人国”境界,恐怕所得有限。既然鲁迅思想的原创点在其早期论文之中,那我们或许就不该舍近求远,而到正与“无物之阵”肉搏血战的中后期鲁迅那里,去寻找那些业已实现、因而也就有所局限了的可能性。
    在上述几篇论文中,我要特别引《破恶声论》中的思想作为支援,较之《文化偏至论》和《摩罗诗力说》,这篇七千字的论文长期以来得不到学界的足够重视——在我个人的印象中,其意义是经过伊藤虎丸先生多年来的独特阐释和发现之后,(注:笔者接触的伊藤虎丸先生有关研究的中文文献为,《早期鲁迅的宗教观——“迷信”与“科学”之关系》(《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第11期);《亚洲的“近代”与“现代”——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二十一世纪》双月刊第14期,1992年12月);《鲁迅的“生命”与“鬼”——鲁迅之生命论与终末论》(《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李冬木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版)。除此以外,乐黛云《鲁迅的<破恶声论>及其现代性》(《中国文化研究》1999年春之卷,总第23期),张承志《再致鲁迅先生》(《读书》1999年第7期),尾崎文昭《21世纪里鲁迅是否还值得继续读?》(韩国中语中文学会2002年会议发表论文)诸文,都有对鲁迅“伪士当去,迷信可存”一语的激赏,可视为与伊藤先生的某种呼应。)才逐渐为人所知、所重的——它刊登于1908年12月《河南》第8期,虽然尚未写完,却是鲁迅留日期间所发表的最后一篇论文,可视为他七年留学的心得集成和思想总结。
    《破恶声论》探讨的依然是贯穿于《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通篇的文明再造的原理性问题。鲁迅外承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尼采(F·Nietzsche)、克耳凯郭尔(S·Kierkegaard)、施蒂纳(M·Stirner)为代表的欧洲质疑现代性的新思潮,内接章太炎有关“个体”、“自性”之于民族、社会、政府、国家等现代建制的否定关系的思考(注:1906年6月29日,章太炎刑满出狱后东渡日本,主持《民报》笔政。在1906年9月5日至1908年10月10日《民报》被封的两年间,发表了大量政论及哲学和宗教学论文,一方面批判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的社会政治主张,一方面想重构一个以“公”、“群”和“进化”观念为基础的反现代世界的世界观,其核心观念之一就是“个体”及“自性”。他用个体、自性等相关话语攻击国家、政府、家族、社会以至人类自身,同时又试图以此建立新的宗教、革命的道德。这时的章氏思想被认为最为复杂难解,不仅因为他为文古奥,常用难解的佛教词汇表述其社会思想,还因为他以自性、个性为肯定概念的思想体系与其所从事的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颇具悖论色彩。有关研究请参看汪晖《个人观念的起源与中国的现代认同》之二《章太炎:个体、自性及其对“公”的世界观的批判(1906年~1910年间的思想)》(《汪晖自选集》,广西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鲁迅此时正处于“弃医从文”后思想跃进的质变期,章氏对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风上,而且反映在对其一些概念、命题的直接沿用和发挥上。),有所扬弃地深入到个人观念的诸层面,就此一根本与晚清时中国追求现代性的种种表现,进行病理的描述和分析。由于大家对其中内容早就耳熟能详,因此我不再就鲁迅此文的具体结论进行讨论,而是企图透视、提炼其中内涵的方法,关注其中一些概念、范畴、命题的开发价值。
    我以为,《破恶声论》以“朕归于我”“人各有己”等观念为中心,确立了以“内曜”“自性”为资源,以“自觉”(注:“自觉”一词,首先见于《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破恶声论》中则有“今者古国胜民,素为吾志士所鄙夷不屑道者,则咸入自觉之境矣”等语,它与“立人”思想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为方法的“立人”构造,并以此为基础,寻求肯定其精神旨趣——“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注:借用《文化偏至论》中的提法。)的社会和文明目标。其中尤其重要者,不仅在于破“破迷信”的“恶声”时肯定“迷信”具有的价值,给我们展示其宗教观的或一特质,而且在于剖析“崇侵略”的帝国主义动物“古性”时,指出了依靠“反诸己”的“自省”,把“立人”的主体化建构发展到相互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