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广彩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生…
历史上“左派”幼稚病经…
历史的逆向思维:得天下…
历史上的危机与变革
五行历史渊源
历史上知名的阴阳师
关于易经的历史起源
易经观点 世界上历史最…
蒋介石挖毛泽东祖坟的历…
地域历史积淀、历史文化…
最新热门    
 
历史重释与“当代”文学

时间:2009-8-8 16:45:39  来源:不详
个女人一生的起落,是她在“情欲中打滚”的结果所致(《落地的麦子不死——张爱玲的文学影响力与“张派”作家的超越之路》)。而他在苏童小说中读出的,竟是“南方的堕落与诱惑”,却不是大陆评论界所谓先锋文学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抗”(《南方的堕落与诱惑·苏童论》)。总之,大陆文学被演变成了“晚清语境”乱世男女情缘的一脉相承,或是更大的西方历史时空里的摩登故事或是骑士传奇。于是“当代”被编织在历史、空间万千细节中的一个不确定的变数,它的历史性痛苦,它的万千不安的辗转,它的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声至今不息于耳的历史性深沉叹息遭到了后现代主义式的彻底瓦解,变成了“现代性”故事中的万千碎片。这样的“当代”,我们已经无法认真地加以辨认。我们的心灵,整个是一个被西方学术话语完全抽空了的虚无感觉。
但是,什么才是我们的“当代”?我们应该怎样表述才接近一个真实的事实?近年来一些文学史家做过了不乏艰苦的探索和追问。他们立足于后现代主义的知识立场,重返“当代”的历史语境,试图作出更为切实的深掘,以期勘探出曲折复杂的历史深度。在回答李杨提出的问题时,洪子诚的看法是:“90年代以来,我们越来越确定地感受到对当代史、当代文学史在描述、评价上的分裂。”因此,对于当代史,“哪一种是对历史的‘真实’叙述?”“谁有‘资格’,或最有可能做‘真实’叙述?”就成为一个很大、很困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亲历者”最有资格叙述“真实”的历史景观的可能性,但同时也认为,“作为‘亲历者’在意识到自己的经验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时刻警醒自己的经验、情感和认知的局限”(29)。很难说这就是历史重释活动的第三种结果,它的意义是,既然意识到了认识“当代”的全部复杂性、漫长性,那么才显现出如此犹豫和谨慎的态度。但是,即使如此谨慎小心的学术态度,也遭到了董健先生极其猛烈地“误读”,他指责这是一种“历史补缺主义”、“历史混合主义”加上“庸俗技术主义”的错误倾向(30),然而,有意思并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洪、董同为“文革”年代的“亲历者”,但是所持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当代”观?如果这样的“历史混合主义”果然主宰了“当代”的研究,那么是不是已经不再存在一个我们可以在活着的时候谨慎接近的“当代”?它真的被历史的巨手抹去了吗?但是,洪子诚本人并不这么认为,在强调他为什么“重写”当代文学史的问题时,他坚定地表示:“这次的编著,没有在《概观》的基础上进行,也没有采取集体合作的方式。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之间,已较难维持‘新时期’开始时的那种一致性。我们的看法之间的差异,比相互之间的共同性有时更为明显。”所以,“当代文学史的个人编写,有可能使某种观点、某种处理方式得以彰显”,而这是因为,“到了80年代”,“出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变革的前景”(31)。他所说的“变革前景”,就是我们在本文中一再强调的那个贯穿于三十年历史时间的“历史重释”活动。而在他看来,这正是“重写”当代的一个重要契机。
没有理由怀疑洪子诚重新认识“当代”的个人和历史动机,同样也没有理由不理解董健教授的“愤世嫉俗”。问题在于,当“当代”既不是“五六十年代”(包括“文革”),也不单单是“80年代”,更不等于市场经济的“90年代后”的时候,我们的“当代”实际具有的是一副多种思想面孔。我们实际已经无法回到“个人意义”上的“当代”之中,因为它已经是一个被历史重释不断改造、装饰和增添的历史面具,或者说它已经是一个历史话语层积的结果。事实上,只要历史重释的活动不会停歇,那么“重写文学史”就不会失去它的意义。只要历史重释仍在介入我们对“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想象和建设的过程,那么,关于文学史观和撰史方法的争论就不会停止。

 


注释:
(1)(3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2)郜元宝:《作家缺席的文学史——对近期三本“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检讨》,《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5期。
(3)旷新年:《第一讲寻找“当代文学”》,引自《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一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17页。
(4)贺桂梅:《“重写文学史”思潮与新文学史范式的变迁》,引自《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一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70页。
(5)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引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
(6)可以明显看到,在此前后出版的《新时期文学六年》、《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以及2005年8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都在以不同方式“重述”着这种“概念分离”的主张,由此可见其在中国社会的“话语生命力”。
(7)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月。
(8)张未民:《当代的意义——“当代文学版”发刊词》,《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9)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原载《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北京,新华书店,1950年。
(10)茅盾:《夜读偶记》,连载于《文艺报》1958年第1、2、8、10期。
(1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编:《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月,第35页。
(12)张钟、洪子诚、佘树森、赵祖谟、汪景寿编著:《当代中国文学概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6月,第484~485页。
(13)旷新年:《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1~2页。
(1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15)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对话》,《读书》1986年第3期。
(16)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绪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7)张未民:《当代的意义——“当代文学版”发刊词》,《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8)贺桂梅:《“重写文学史”思潮与新文学史范式的变迁》,参见《人文学的想象力》,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71页。
(19)引自拙文:《新世纪文学“建构”所隐含的诸多问题》,《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20)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绪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
(2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
(22)温儒敏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29~31页。
(23)王德威:《海外学者看现、当代中国小说与电影》,《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9月,第361~362页。
(24)陈大为:《裂变与断代思维——大陆当代诗史的版图焦虑》,南亚技术学院、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编:《2005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秀威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第308页。
(25)丁帆:《五四与“文革”两种革命镜像下的灵魂显影》,《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2期。
(26)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绪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
(27)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5月,第254页。
(28)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9月,第9~10页。
(29)洪子诚:《与李杨就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30)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绪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8月。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