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二十五岁的爱情
五行捷诀二十八星宿
二十四节气及物候
十年之间
二十四香谱
自立的资本(二十)
自立的资本(二十一)
自立的资本(二十二)
自立的资本(二十三)
二十四山五行
最新热门    
 
二十年来之陈寅恪研究述评

时间:2009-8-8 16:46:04  来源:不详
寅恪的学术思想给以全景式的评价分析,并在陈寅恪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陈寅恪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近代史研究和陈寅恪的治学方法探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由于种种因素,该书在出版时被删掉近5万字,致使其结构布局和学术价值受到一定影响。

  必须介绍的还有石泉的《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年版,20万8千字),该书是石泉20世纪40 年代受业于陈寅恪时撰写的研究生论文,完成于1948年,却在半个世纪后才得以问世。虽然受资料的限制今天看来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其基本思路和主要观点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由于此书是在陈寅恪直接具体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陈寅恪有关中国近代史观点的体现。

  1999年,是陈寅恪逝世三十周年。该年有关陈寅恪之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就是中山大学于11月27-29日在广州召开的《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研讨会》,聚集了国内外从事陈寅恪研究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共提交论文61篇。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12月将这些论文结集出版,这就是《陈寅恪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这本近60万字的巨著。从该论文集之题目可看出它带有总结二十世纪之陈寅恪研究的使命,同时在新世纪开始之际,向人们昭示出该如何把陈寅恪研究引向深入。其收录之重要论文,将在后面介绍。

  综观第二个十年的陈寅恪研究,其特点首先在于研究范围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打通,例如在史学方面,已经开始对陈寅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给予关注,在文学方面,除了继续对其古典文学领域的成就给予深入探讨外,也对陈寅恪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观点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他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关系着手进行比较分析,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第二,是开始对陈寅恪的整个学术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并就其早年留学国外时所接受西方文化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案研究。同时,人们重点关注的是陈寅恪的中国文化观以及他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看法,可以说这方面研究取得的成果最多,影响也最大。对陈寅恪的整体评价,除了称他为学术大师、文化大师外,又增加了一?quot;思想家"的称谓,并将他与顾准并称,视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此外,对陈寅恪独特的治学方法和学术道路的选择以及对其家世的研究,也逐渐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他的学术思想不仅为学术界、文化界大多数人所认可、赞颂,而且由书斋走向大众,并最终形成了所谓?quot;陈寅恪热",其中利弊,恐难以在短时期内给以清楚的判断。

  进入新世纪以来,这种"陈寅恪热"已经有所降温,学术界开始以更加理智和冷静的态度从事陈寅恪研究,其研究中的学理性更加突出,并开始尝试新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专著方面,似乎是不约而同,关于陈寅恪之家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竟出版了三部,它们是:

  《陈寅恪的家族史》,作者张求会,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27万4千字。
  《陈寅恪家世》,作者叶绍荣,华城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38万字。
  《陈三立一家与庐山》,作者刘经富,作家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16万字。

  这三部专著,可以说各有特色。前两部重在从陈氏家族史的角度,展示家族在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结构与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对陈氏家族的形成、繁荣和衰败以及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特殊作用给予科学的分析,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过,叶氏一书可能由于作者本人是作家的缘故,文学意味稍浓,个别叙述有虚构之嫌,影响了其真实性和科学性。相比之下,张求会之书则学理性和理论性更强一些。至于刘经富的那本专著,从名人与名山的关系入手探讨中国文化问题,选择角度新颖别致,也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从整体上看,此书还是写的很有特色,作者在史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内容也很丰富。缺陷是理论分析方面稍嫌不足,但此书用意本不在此,因此不必苛求。   在陈寅恪作品的出版方面,2001年1月,人们盼望已久的《陈寅恪集》终于由三联书店出版,收入目前所能搜集的陈寅恪全部著作、读书札记、书信、诗歌和讲义等,共计13种14册。其中学术界比较关心的是书信、讲义等以前未问世的部分,但首先与读者见面的却是《柳如是别传》,该书首次印刷一万册,竟然在短短数月间销售一空,不得不再次加印。反映出"陈寅恪热"依然没有完全消退,但也有学者对此感到担忧,这种纯粹的学术著作如此热销是否有些不正常?如此难读的书究竟会有多少人真正去读?看来新世纪的陈寅恪研究依然要在这种氛围中接受考验,既能耐得住寂寞,也要不受潮流的影响而坚持自己的方向。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从事陈寅恪研究的几个学术群体,至于其具体成果,除专著已经在前面介绍外,其论文将在后面评述。

  首先是陈氏门人,其代表人物为蒋天枢、季羡林、周一良、王永兴、卞僧慧和石泉以及现居台港海外的弟子等。作为当年在陈寅恪身边学习和生活的学生,他们对陈寅恪之人格力量和学术成果的理解与阐释有着他人不及的优势,因此他们的研究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也比较能够引起重视。虽然他们年事已高(有的已经谢世),但出于对陈寅恪的发自内心的景仰和崇拜之情,以及对现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崇高使命感,使他们仍在尽其所能地继续从事陈寅恪研究,并不时有分量厚重的成果问世。

  其次是陈寅恪的同时代人以及一些新时期以来影响较大的著名学者,其代表人物有冯友兰、俞平伯、王元化、李慎之、唐振常、傅璇琮、刘梦溪、胡守为等。他们研究陈寅恪的特点在于往往不局限于对某些具体问题的探讨,而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把陈寅恪研究与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和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研究结合起来,将陈寅恪研究置于中外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历史背景之中,以发现和阐释陈寅恪之学术思想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进程中的特殊地位与价值。

  第三个群体是近年来崭露头角的一些中青年学者,其代表人物有葛兆光、胡晓明、刘桂生、钱文忠、桑兵、吴定宇、张求会、朱新华、刘克敌等。由于这些人基本上都经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并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因此他们在进入陈寅恪研究领域后,即迅速成为研究的重要力量,其成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可忽视,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陈寅恪研究的主体。

  第四个不可忽视的研究群体就是台港及海外学者。他们当中有些是陈寅恪的弟子或同时代人,有些是多年专门从事陈寅恪研究的学者。在大陆由于文革而中断了陈寅恪研究的同时,他们可以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且在资料的占有方面,他们也有某种优势,这些都使得他们的陈寅恪研究比较系统,成就斐然。其特点是重视资料,重视考证,学理性更强。虽然有些也带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色彩,但从整体看,其研究水平是很高的。其代表人物有:余英时、汪荣祖、杨联升、牟润孙、李玉梅等。

  此外,一些正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青年才俊和自学成材者,也有不少开始在陈寅恪研究领域跃跃欲试,他们的加入,将使陈寅恪研究有着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未来。

  二 陈寅恪研究的内容和主要观点综述

  综观二十年来的陈寅恪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领域:

  1、对陈寅恪史学研究成就的评价
  2、对陈寅恪语言与文学研究成就的评价(包括对其宗教研究的考察)
  3、陈寅恪晚年心态及著作研究
  4、陈寅恪之文化观及知识分子观研究
  5、义宁陈氏家族史研究
  6、陈寅恪生平与学术道路及与同时代人关系研究
  7、陈寅恪治学方法研究
  8、陈寅恪诗歌笺注

  以下分别简要评述。

    1、 史学领域

  学术界一般公认,陈寅恪史学方面的最大成就还是中古史研究,因此在研究其史学思想时,首先注重对其中古史研究的评价也是很自然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对陈寅恪之"种族与文化"思想的评价以及对中古社会政治制度形成原因的探讨。王永兴的两部专著(参看上文介绍)应该说是迄今为止这方面最全面的研究。 至于其主要观点,可以用他的《陈寅恪史学的渊源和史学思想述略稿》一文的内容提要来概括:陈寅恪史学并非如大多数学者所论的继承乾嘉考据,而是直接继承宋贤史学并有所发展。陈寅恪史学思想可分为求真实供鉴诫、民族与文化、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贬斥势力尊崇气节及重视社会经济的重大作用等。此外,他的《在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和《杨隋氏族问题述要--学习陈寅恪现实史学的一些体会》等,都是不可不读的重要论文。在这方面,刘梦溪的《"有教无类"--论陈寅恪的种族与文化观点》、唐振常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学习笔记》卢向前的《陈寅恪先生之史法与史识--读陈寅恪读书札记·旧唐书新唐书之部》以及袁英光的《略论陈寅恪对隋唐史研究的贡献》等,也是比较有分量的论文。一般而言,学术界对陈寅恪的"种族与文化"思想多数是给予肯定性评价的,但对于李唐家族起源问题也有持不同观点者,代表人物有朱希祖、岑仲勉等。至于陈寅恪的敦煌学研究,也有不少学者给以重视,例如陆庆夫等人的《陈寅恪先生与敦煌学》。在陈寅恪史学的其他领域,也有很多成果,例如蔡鸿生的《陈寅恪与中国突厥学》认为陈氏的突厥学研究不仅在当时有开拓性的价值,即使在今天也是重要的研究指导。此外,余英时的《陈寅恪史学三变》是他近年来在陈寅恪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值得关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由于陈寅恪自己曾表示不敢介入,因此过去人们对此注意不够,但近年来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过研究深度仍嫌不够。这方面的较重要成果有:石泉整理的《寒柳堂记梦未定稿(补)》,桑兵的《陈寅恪与中国近代史研究》,刘克敌的《论陈寅恪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等。

  2、 语言与文学、宗教领域

  这又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诗史互证问题、汉语特点问题、宗教与文学关系问题、佛教进入中国及与小说、弹词等题材演变发展问题、中国古典小说之结构问题等。由于这方面的论文数量太多,无法具体评述,只好简单列举几篇:首先,俞平伯的《读陈寅恪〈秦妇吟校笺〉》一文值得重视。作为陈寅恪的生前好友和著名文学家,俞平伯对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理解显然有独到深刻之处。胡守为的《略谈陈寅恪的诗文证史》以及其一系列论文,则对诗史互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是不可不读的重要研究资料。钱文忠的《略论陈寅恪先生之比较观及其在文学研究中之运用》则指出善于运用比较方法是陈寅恪在文学研究中得以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并就其对中国比较文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此外,蔡鸿生的《从小说发现历史--〈读莺莺传〉的眼界和思路》和姜伯勤的《史与诗--读陈寅恪先生〈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文,都是在研究"诗史互证"方面的重要论文。褚孝泉的《从陈寅恪〈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谈起》、刘克敌的《对对子与中国文化精神》等,则试图探讨陈寅恪对汉语特点的阐释以及其中蕴涵的对中国文化特点的认识问题。香港李玉梅的《陈寅恪之史学》,在附录中把多年来有关陈寅恪研究的论文,已尽量收入,其中最多者即史学和文学方面,可见一般研究者的重点所在。

  3、陈寅恪之晚年生活、心态及著作研究

  所谓晚年,一般指的是1949年以后,重点探讨陈寅恪 这一阶段的生活、心理历程与其学术研究之关系问题。至于陈寅恪之晚年著作,即《论〈再生缘〉》与《柳如是别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