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稳定…
略论明清时期思想理论对…
二十世纪以来心学与明代…
试论明刻本增补《玉台新…
明代常熟的辞赋创作
明代文人《西厢记》重写…
解读明代台阁体领袖杨士…
论明代文学作品中的徽商…
毛的大跃进与当代中国
“全盘西化”Vs“中国本…
最新热门    
 
论明代中叶苏州的狂士群体

时间:2009-8-8 16:46:11  来源:不详
动的长期趋势来看待隐逸问题,但所观察到的明中叶士人尽入“天网”的事实却是深刻的。

明代中叶苏州的狂士们,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不需要隐士、士人也不愿意做隐士的时代,他们都有着过人的才华,自命不凡,以为凭着自己的盖世才华可以平步青云,施展自己的远大抱负。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却碰得头破血流,最终都成了政治的疏离者。当然,这一切都是被迫的,因而他们的内心充满愤懑和痛苦,产生了深刻的挫折感。正像心理学研究表明的那样,包括挫折在内的压力反应可能使人变得悲痛而产生退缩,或者使人感到愤怒并做出一连串不正当的行为。对于从小就具有一些狂气、又生活在不排斥狂气的文化氛围中的才子们,滑入后一行为模式是很自然的。狂士绝不是儒教文化的叛逆者。查继佐曾经指出:“使六如(唐寅)不处挫辱,亦或能雍容揖古升堂。及才无所见,乃自放,以度礼玩物为高。”[59]查氏的看法是很深刻的,唐寅曾写过一首名为《检斋》的诗:“检束斯身益最深,检身还要检诸心。鞠躬暗室如神在,恭己虚斋俨帝临,视听动吾皆有法,杯盘几席尽书箴。遥知危坐焚香处,默把精微义理寻。”袁中郎评此诗说:“绝类朱文公作。”[60]唐寅的行为尽管与此诗所论大不相侔,但此诗之作至少体现了潜藏于他的心灵深处的礼教影响。传统中国这种因挫折而导致的出格行为与西方中世纪末期因人格觉醒而导致的出格行为表面上或许有相似之处,但其意义是不同的。

总括言之,明代中叶苏州狂士群体似不能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的发展和觉醒相比附。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礼法”的樊笼,但这只是落魄士人为保持心理平衡采取的自我调节手段,他们本身也并不以为这种张扬个性的做法具有终极性的价值和意义。相对于正统的儒家价值系统来说,他们是一些“越轨者”,而不是“转型者”,而他们的“越轨”行为正是与政治领域的疏离而带来的失落感和苦恼情绪在适宜环境里的发作。可以说,仕途上的挫折促使他们产生出一种偏激情绪,这使他们与正统的儒家价值观产生了某种疏离,并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反抗。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正统价值观束缚人性的弊端,但也不免狭隘做作,为一己的生活经验所限,从中难以演绎出一个更为阔大的精神境界。这些狂士与魏晋时期狂放的士人也大不相同。尽管前者慕魏晋风流,有意模仿了后者。魏晋狂士是追求自然而不入俗务,多哲学家味,对自然人生的思辨十分深入;明代狂士则是才子之情,多抒发而少深思,从他们的吟咏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感伤,却体味不出对真实人生的正视和解剖,当然更看不到对自我的正视和解剖,而自我反省意识的缺乏使这些狂士只能生活在迷惘与沉醉的状态中,而开拓不出一条新的精神道路。这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1]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四《明中叶才士傲诞之习》。

[2] 暴鸿昌:《论明中期才士的傲诞之习》,《求是学刊》1993年2期。

[3]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桑悦传》。

[4] 李乐:《见闻杂记》卷七三四条云:“吴俗坐定辄问新闻。”

[5]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六二评张累《吴中人物志》云:“吴中人物,自王宾、杨循吉、祝允明、朱存理等递有撰述,此本因而广之,较诸家稍备,然事皆不著出典,未免无征不信也。”

[6] 柴萼《梵天庐丛录》卷一O《唐伯虎佣书娶秋香》,辨之甚详。

[7]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一八《唐寅张灵》。

[8] 《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一·陶宗仪附张宪等传》。

[9]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蔡孔目羽》。

[10] 陆粲;《陆子余集》卷一《仙华集后序》。

[11]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著述·祝唐二赋》。

[12]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张太学献翼》。

[13]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杨仪部循吉》。

[14]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徐祯卿附杨循吉传》。

[15]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杨仪部循吉》。

[16]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桑悦传》。

[17] 《罪惟录》列传卷一八《桑悦》。

[18]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

[19]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附张秀才灵》。

[20]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一八《唐寅张灵》。

[21]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祝京兆允明》。

[22]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祝允明传》。

[23]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张太学献翼》。

[24]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杨循吉传》。

[25]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五。

[26]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桑柳州悦》。

[27]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唐寅传》。

[28]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附张秀才灵》。

[29]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祝京兆允明》。

[30] 《万历野获编》卷二三《士人·张幼予》。

[31]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杨循吉传》。

[32] 《罪惟录》列传卷一八《杨循吉》。

[33]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杨循吉传》。

[34]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桑悦传》。

[35]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桑柳州悦》。

[36]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附张秀才灵》。

[37]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祝允明传》。

[38] 《万历野获编》卷二三《士人·张幼予》。

[39]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张太学献翼》。

[40]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四《明中叶才士傲诞之习》。

[41] 《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一·陶宗仪附顾德辉传》。

[42] 王鏊:《吴子城赋》,载《吴都文粹续集》卷一。

[43] 《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一·高启传》及附杨基等传。

[44]王鏊:《王文恪公笔记》,载邓士龙辑《国朝典故》卷六一。

[45]载《吴都文粹续集》卷二。

[46] 《列朝诗集小传》乙集《王宾客璲》。

[47] 《四友斋丛说》卷九。

[48]王鏊:《吴子城赋》,载《吴都文粹续集》卷一。

[49]归有光:《震川先生文集》卷九《送王汝康会试序》。

[50] 黄省曾:《吴风录》(不分卷)。

[51] 黄省曾:《吴风录》(不分卷)。

[52]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四《明中叶才士傲诞之习》。

[53] 《明史》卷二八六《文苑二·徐祯卿附祝允明传》。

[54]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一五。

[55] 汤显祖:《玉茗堂集》卷五。

[56]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一八《奸盗皆以诗免》。

[57]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皇甫佥事涍》。

[58] 布克哈特认为个人的发展、人的发现、人文主义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重要特征,见所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特别是第二篇和第四篇。

[59] 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一八《唐寅张灵》。

[60] 见《明代小品文六名家全集》本《唐伯虎全集》(大道书局,1935年版)。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