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炸出…
美国人是最好的朋友
中国工人平均工资仅为美…
美国公司花2亿元拿到山…
美国警察变身公路劫匪敲…
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发…
感受美国博物馆文化:把…
美国为什么选择自杀式手…
丑陋的美国人
中国3月再次增持美国国…
最新热门    
 
“美国化”与日本文化借鉴的历史考察

时间:2009-8-8 16:46:19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从20世纪20年代起,在美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日本社会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在二战之后更为显而易见。美国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在日本向现代消费社会转变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给日本传统文化的延存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考验。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传统的日本,并没有被“美国化”,相反在保留本国文化传统的同时,从美国大众文化传播中吸取了很多有利于本国发展的成分或观念以及形成现代消费社会的动力资源。
 


  日本是个善于向其他国家学习的民族。纵观日本的历史,文化借鉴在日本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20世纪美国在国际社会的崛起,其外向型的文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像很多国家一样,感到了美国大众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波,“美国化”遂成为日本维护传统的民族认同所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这种状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显得更为突出。不过,日本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美国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影响战后日本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日本并没有被“美国化”,相反在保留本国文化传统的同时,从美国大众文化传播中吸取了很多适应当地环境的成分或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讲汲取了形成现代消费社会的动力资源。
  
  一二战前日本“美国化”的表现
  
  美国与日本中间隔着一望无际的太平洋。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年代,两国之间很少有往来,19世纪中叶之前基本上相互都不甚了解。日本向世界打开国门,与美国有很大的关系。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少将佩里两度率舰队到达日本海岸,最终迫使日本签署了《日美亲善条约》。从此以后,日本放弃了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走上了一条向世界开放的道路,成功地从西方国家借鉴到本国发展所需要的东西。美国著名学者小约瑟夫·奈谈到这一点时指出:“日本是19世纪向全球化开放自身的第一个亚洲社会,成功地借鉴了世界其他地区的经验。”(注:Joseph S. Nye Jr.,“Asia’s First Globalizer,”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3, No.4,Autumn 2000, pp.121-2.)美国迫使日本打开了国门。开放后的日本尽管没有把学习的对象只限于美国,不过正在崛起的美国却成为日本寻求发展资源的主要对象国。很多著名人士主张向美国学习,如被誉为日本“现代实业界之父”的涩泽荣一1902年初作为东京商会的代表第一次访问美国,对美国生气勃勃的社会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组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主张将美国作为日本效仿的模式,解决日本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了更好地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1918年他在东京大学创办了美国研究机构。涩泽荣一是其所处时代主张日本向美国学习的代表,他的这种思想对日本人认识美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其实,日本向世界开放之后,渴望能够有机会对大洋彼岸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有所了解。1860年,日本派出官方使团首次抵达美国,此后除了如两国交战的特殊年代之外,官方或私人组团访问美国基本上没有中断过。日本是个很讲究实用性的民族,来到美国访问的很多日本人回国后将他们对美国的观感结集出版,类似这样的书不下数百种,但很少有著作对美国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不过,实用性决定了日本人对美国的观察细致入微。日本很有名的法学教授鹤见裕辅在1928年出版的一本书中指出:“想要观察美国习俗的人,如果只看到纽约和芝加哥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美国人的生活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小镇和农村。……美国的真正力量在于其地方社会习俗。”(注:Robert S. Schwantes, Japanese and Americans: A Century of Cultural Relations, New York: Published for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by Harper, 1955, pp.20-1.)日本人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主要是出于对这个国家更深入的了解,对美国赞扬者甚多,但也不乏对美国社会持激烈批评态度者,尤其对其充斥着物质主义的气氛和美国人疯狂追求金钱予以抨击。对美国文化的评价,日本知识分子几乎与欧洲文人如出一辙。他们常常说,美国人有文明,但缺少文化。他们懂得如何舒适地过日子,但在理性的高度、精神的富有以及内在的美上欠缺很大。在西方,文化只存在于法国或能够产生诸如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泰等世界级名人的国家。美国的历史很短,很难形成具有历史底蕴的文化特性,充其量只是由爵士乐、电影和电视等构成的一种大众文化。不管是赞扬也好,还是批评也罢,他们对美国的描述肯定不乏文化偏见在内,但却大大有助于普通日本人对美国的了解,也正是日本文人不屑一顾的美国大众消费文化随着日美经济往来的密切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从传统转向现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使日本像很多国家一样出现了“美国化”的趋势。
  东京大学社会情报传播研究所教授吉见俊哉,是主要研究美国消费文化对日本社会影响的学者。他的研究表明,日本文化的“美国化”不是开始于二战之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压力,而是早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日本社会就显现出“美国化”的征兆。事实的确如此。在这一时期,美国的消费品大规模地进入日本市场,好莱坞电影把美国人的价值观传输给日本人,美国的生活方式深受住在诸如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居民的青睐。在大阪,美国生活方式广泛传播,人们开始对美国式的消费文化变得逐渐熟悉起来,到处都充满着现代生活气息,美国的消费品随处可见,尤其在青年人的身上出现了对传统生活方式叛逆的追逐“时尚”的倾向。大阪在20年代后期是“美国化”程度最深的城市,被称为“日本的美国”,成为很多学者研究这一时期日本“美国化”的“典型”。东京的银座明治时期被日本政府设计为西化的模式,街道的式样明显模仿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的主街,类似于英国殖民地的风格。后来,法国生活方式开始流行,法式酒吧纷纷出现。30年代之后,这些英国和法国时尚在美国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很快就变得无影无踪。
   在很多日本人看来,东京的银座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在美国现代消费文化影响下社会发生深刻转变的缩影,也是日本现代生活方式的主要象征。正因为如此,到20世纪60年代,日本有500余条购物街以“银座”命名,目的显然在于突出它们的“现代生活”形象。
  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化”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很多与美国经济关系密切的国家出现,并且呈现出加剧的趋势。日本也是其中之一,“美国化”问题引起了很多日本文人的关注。1929年,室伏高信在一本题为《美国》的书中直言不讳地发问:你能在哪些方面发现日本没有被美国化?没有美国日本如何能够存在?我们在哪些方面能够避开美国化?室伏高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很明确,即“我甚至敢宣称,美国已经变成了世界,日本只是今天的美国”。美国输出其文明的国家或地区不仅包括拉丁美洲、日本、中国和印度,而且包括英国、德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甚至共产党领导的苏联以及永恒之城罗马也感到了这种文明的威胁。所以,世界正在进入美国时代,美国不仅左右着世界经济,而且控制了基于美元之上的世界文明。另一位日本学者新居格在同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世界正在趋向这样一个时代,即在这个时代,各国的情趣、食品味道和音乐风格正在融合在一起,美国生活方式在他称为“鸡尾酒时代”的世界广为流行。年轻人热衷于爵士乐,愿意模仿好莱坞明星的发型、打扮和服饰,在美式大楼内工作、周六下午观看篮球比赛或驾车出游、晚上参加舞会或去电影院等称为他所处时代大城市的时髦生活方式。他还特别强调了美国生活方式的“时髦”与苏联社会思想的“流行”之间的一致之处。用他的话来说,在日本,坚持苏联意识形态的人常常喜欢美国人的生活情趣,保持美国生活方式的现代青年非常熟知社会主义的思想。(注:室伏高信和新居格的观点详见Shunya Yoshimi,“Consuming ‘America’: from Symbol to System,”in Chua Beng Huat, ed., Consumption in Asia: Lifestyles and Identities, London: Routledge, 2000, pp.202-3。)室伏高信和新居格的描述主要基于他们对日本社会的观察,但得出的结论都显得有些极端,在20年代日本学界对“美国化”展开的广泛讨论中相当引人注目,不过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此时的日本正面临着美国大众文化大规模“入侵”对传统生活方式延续的威胁。
二战后日本“美国化”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作为战争策源地的法西斯国家之一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大施侵略淫威,试图建立以其为中心的“大东亚共荣圈”。日本的这种勃勃野心与长期致力于东亚地区“门户开放”的美国发生正面冲突,两国最终交战,断绝了一切往来。不过,战前在日本社会形成的现代消费文化观念并未因两国处于战争状态而消失,只不过战争的特殊年代压抑了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本能追求。战争结束后,美国作为战胜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占领当局对日本进行了一番自上而下的民主改革,改革是按照杜鲁门1945年9月6日正式批准的《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这一文件进行的。这份文件的精神主要有两点:一是保证日本非军事化,不再对和平构成威胁;二是铲除封建基础,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这一改革是基于日本文化与美国文化甚至西方文化二元对立之上进行的。麦克阿瑟将军1951年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比较了美国战后对日本和德国的占领,详细地阐述了日本如何在美国的指导下成为一个“好学生”。在麦克阿瑟看来,日本人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样很容易追随新的模式,接受新的思想。(注:John Dower, War Without Mercy: Race and Power in the Pacific War,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6, p.303.)麦克阿瑟的观点在美国人当中很有代表性,明显包含着对日本文化的“贬低”,而日本人善于接受对本国发展有利的外来文化成分却在这里被说成是他们像“小孩”一样易于接受美国这个“大人”的谆谆教导,也会按照“大人”的安排行事。不过,毋庸讳言,美国在日本强制推行的改革对战后日本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美国一手操纵的日本新宪法的制定,确立了美国式的三权分立政体,标志着日本完成了从军国主义专制体制向资产阶级议会制的过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