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传说中章子怡在美国的私…
《沧浪诗话》与盛唐诗歌…
《毛诗》及其经学阐释与…
第一唐诗《秦妇吟》
论后人对唐诗名篇的删改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绝…
区域文化传统与唐诗创作…
论张说推动盛唐诗歌高潮…
盛唐的盛世和谐特征及其…
唐诗中的“龙城”与“卢…
最新热门    
 
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

时间:2009-8-8 16:46:35  来源:不详
。他的诗集《碎石集》(Riprap,1959)有《碧玉涧》(Piute Creek)一诗,诗中写道:“One granite ridge/A tree,would be enough/Or even a rock,a small creak,/A bark shred in a pool./Hill beyond hill,folded and twisted/Tough trees crammed/In thin stone fractures/A huge moon on it all,is too much....//A clear,attentive mind,/Has no meaning but that/Which sees is truly seen./No one loves rock,yet we are here./Night chills.A flick/In the moonlight/slips into Juniper shadow...”无论是从诗的意象、意境、情趣,还是从英诗的语言结构,读者分明从中读到了寒山的诗行:“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默知神自明,观空静愈寂”,“万物静观皆自得”等。除了寒山,斯奈槠对其他一些中国古代诗人也很熟悉。他在创作思想、诗美意境、语言形式和艺术技巧等多方面接受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许多影响和启发。他的诗作大多以自然风光和人在自然环境里的劳动生活为题材,风格简洁明朗,语言朴实精炼,在当代美国诗坛上独具一格。其显著特征就是极为简约和直接用意象表达。他的获奖诗集《龟岛》(Turtle Island,1957)中收有他自认为最好的诗《松树冠》(Pine Tree Tops):"In the blue night/Frosthaze,the sky glows/With the monn./Pine tree tops/Bend snow-blue,fade/Into sky,frost,starlight./The creek of boots./Rabbit tracks,deer tracks,/What do we know.”诗人面对自然界的美丽神秘,痛感现代人类的无知。斯奈德指出,以唐诗为主的中国古典诗歌是他的先师。在他的诗作中,没有传统英美诗歌中那种直接的抒情和铺陈式的详细描写,而是通过一组意象,如明月、蓝天、霜雾、松树、鹿和野兔的足迹等,以及由这些意象构成的优美画面来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类的无知与狭隘的不满。现代派文学家艺术家往往认为自然是丑恶的,只有人工(艺术)才是美的。现代派诗歌对自然的态度正反映出现代工业社会只是利用和开发自然的片面实用态度,其恶果是造成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紧张关系。后现代派诗人有鉴于此,提倡环境保护,呼吁人类与自然协调融洽,这正是斯奈德诗作中蕴含的深意[10](165页)。
      五、结语
    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在百年间经历了从发端到繁荣,逐渐扩展与深化的历程,几代美国学者翻译家为之做出了毕生的贡献,方有今日的杰出成就,使中国的文学瑰宝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发扬光大。长期以来,对唐诗英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与诗意的层面,如细致探讨词语结构与意象再现等,为深化唐诗英译研究打下基础。今天,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科技进步和文明进程大大加快。在文化领域,呼吁打破“欧美中心论”的传统偏见,破除对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文化的歧视,希望各民族文化以平等的地位共存与交流,相互促进与繁荣的呼声日益高潮,以此为目标的“文化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正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文化研究为基础,重新审视唐诗在美国的翻译与接受,重新评价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交流与影响的这一重大事件,从中吸取启迪与经验。这对于我们认识文学翻译的跨文化意义,中国典籍西译的现代价值,对发展翻译实践与研究,推动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在交流对话中弘扬中华文明等,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中华书局,2002.
    [2] 赵毅衡.远游的诗神[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3] 黄鸣奋.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M].学林出版社,1997.
    [4] 乐黛云.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C].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5] Preminger,A.& Brogan,T.V.F.The New 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Poetry and Poetics[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187-190.
    [6] Mack,M.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Masterpieces[M].Norton and Company,1997.
    [7] Rexroth,K.An Autobiographical Novel[M].New York,New Directions,1964.319.
    [8] 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M].台湾麦田出版公司,1996.254.
    [9] 儿玉实英.美国诗歌与日本文化[M].陈建中,等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9.
    [10] 郑树森.中美文学因缘[M].台湾东大出版公司,1985.
    [11] 钟玲.王红公诗里的中国风味[A].郑树森.中西比较文学论集[C].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6.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