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教你从“醉相”看男人
从“来龙去脉”谈风水对…
清末国人科学观的演化:…
“诗无隐志”章与荀学 …
谈上博楚简的从“今”从…
郭店简从“ ”之字考释
从“义生文外”到“情在…
简论“诗亡”与“《春秋…
三论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
略论“永嘉四灵”诗歌积…
最新热门    
 
从“诗言志”的经典化过程看古代文论经典的形成

时间:2009-8-8 16:46:38  来源:不详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的更为具体的阐释。孔颖达通过“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的论述,将“言志说”与“缘情说”统一了起来。(《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一)袁枚在“志”字上大作文章,提出了“一日之志”、“终身之志”、“事外之志”、“诗外之志”和“即事成诗之志”的观点(《再答李少鹤书》)。钱泳则认为,“志人人殊,诗亦人人殊”(《履园丛话》卷八)。因此,从孔子到近代,“诗言志”说的传播过程,也是再阐释的过程。通过人们的阐释活动,“诗言志”说被一次次地激活和增值,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这也是“诗言志”经典化的一个途径。同样,在古代文论中,类似“自然”、“意境”和“神韵”这样的经典范畴,类似“言不尽意”、“神与物游”和“文以载道”这样的经典命题,类似《毛诗序》、《文心雕龙》和《人间词话》这样的经典论著,都被历代学者争相阐释,论说不绝,就因为它们有无限的可阐释空间。
    其三、经典的载体。“诗言志”最早出现在今文《尚书·尧典》之中,而《尚书》(即《书》)在春秋初期就已经成为经典,后来又成为儒家的“五经”、“六经”和“十三经”之一。即使“诗言志”的第二级载体如《乐记》和《毛诗序》,前者属于《礼记》,后者属于《诗经》,两者都是儒家的经典。所以,“诗言志”从殷商时期走到今天,一直与经典相伴随,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在这一点上,不仅“诗言志”是幸运的,而且古代文论也是幸运的。因为,在古代文论中还有许多范畴、命题和观点,是凭藉着经典的载体而得以传播的。具体来说,“赋”、“比”、“兴”、“美”、“刺”之于《诗经》,“意象”、“通变”、“刚柔”、“修辞立其诚”之于《易经》,“诗教”、“六艺”之于《礼》,“和”、“文采”、“节奏”、“感物心动”、“观舞知德”、“审乐知政”之于《乐》,“三不朽”之于《春秋》,“文质”、“辞达”、“思无邪”、“兴观群怨”、“事父事君”、“尽善尽美”之于《论语》,“养气”、“共同美”、“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于《孟子》,等等。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文论的大半壁江山是由儒家经典奠定的。因此,经典载体对于古代文论的经典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古代文论经典化的重要途径。
    其四、影响的延续。“诗言志”从《尚书·尧典》以来,衣被千载,影响不绝。我据《中国古代文论类编》和《中国近代文论类编》的“诗言志”专题选文情况统计,先秦8条,两汉12条,魏晋南北朝7条,唐代9条,宋代16条,元代3条,明代14条,清代30条,近代13条,共计112条。庄子、荀子、班固、郑玄、沈约、刘勰、孔颖达、陆游、王守仁、王夫之、袁枚、魏源等,历代名家都有所引用和发挥。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统计。由此可见,“诗言志”在各朝代的影响或大或小,不尽相同;但它从殷商到近代一直传承下来,历史的链条从没有中断过。这就是经典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大凡经典都对当代和后代产生了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根据有没有影响或影响指数的大小来判断它是不是经典。比如,同是与孔子有关的古代文论文献,《论语》是经典,而近年发现的《孔子诗论》却不是经典。道理很简单,就是前者对后世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后者在当时有多大影响,暂时还不得而知。但从至今还没有发现有相同的抄本流传下来看,它在当时的影响也可能就不大。另外,从传世文献中还没有发现有引用《孔子诗论》的情况来看,它对后世几乎没有造成什么影响。因此,可以说,它是很重要的古代文论遗产,而不是古代文论经典。凡是大家公认的古代文论经典,都有一个从古至今的“传承链”存在,也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其五、儒家的努力。如上文所述,在“诗言志”经典化的过程中,孔子、孟子和荀子都尽了最大的努力,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实,儒家学者对于古代文论的经典化贡献更大。在先秦诸子中,儒家以外的学者,尚用而不尚文,对于文学艺术的态度不是很积极。墨家的墨子、法家的商鞅和道家的庄子对“诗”、“乐”持否定态度,道家的老子、兵家的尉缭子和名家的公孙龙子从不谈诗、乐。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先秦儒家对于文学艺术的热情投入和积极努力,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恐怕就是另外一种面貌了。中国古代文论的情形也是如此。总的来看,古代文论的绝大部分内容是从儒家那里来的。我大致估计,在古代文论中,来自于儒家的内容占三分之二,来自于道、墨、兵、释等诸家的内容占三分之一。打开郭绍虞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将其经典一一数过来,诸如《尚书·尧典》、《论语》、《孟子》、《荀子》、《毛诗序》、《楚辞章句序》、《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修竹篇序》、《与元九书》等,皆是儒家文论的经典。儒家文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主流。因此,儒家的努力也是古代文论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六、政治的权力。“诗言志”最早是借舜帝之金口说出,又是通过乐官夔推行“乐教”的方式落实的。因此,“诗言志”从一开始提出,就是政治权力的体现。后来,从西周的礼乐制度、春秋的赋诗言志到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在“诗言志”的传播过程中,一直有政治权力的影子存在。古代文论经典的形成也是如此。诸如孔子的“事父事君”,《乐记》的“审乐知政”,《毛诗序》的“先王教化”、“美刺讽谏”,曹丕的“经国大业”,一直到梁启超等人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等等。古代文论经典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权力的推波助澜有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精品的内质、阐释的空间、经典的载体、影响的延续、儒家的努力和政治的权力等,是“诗言志”和古代文论经典形成的主要途径。④搞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把握古代文论的发展规律,对于我们总结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对于我们科学界定“文学经典”的概念等,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我认为,所谓文学经典,是指具有精品内质、阐释空间和持久影响的文学文本,包括文学作品文本、文学理论文本、文学批评文本和文学史文本。也就是说,我们判断是否文学经典,至少有三个权衡标准,即有无精品内质、阐释空间和持久影响。这三者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和历史的关系,即有精品内质,才有阐释空间;有阐释空间,才有持久影响。反过来说也是如此。所以,对于文学经典来说,这三者缺一不可。同时,还要指出,文学经典本身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从大的方面说,文学经典包括文学作品经典、文学理论经典、文学批评经典和文学史经典;从小的方面说,文学理论经典也可以包括文学经典范畴、经典命题、经典观点和经典论著:从纵的方面说,文学经典有一时之经典,有一代之经典,有千古之经典;从横的方面说,文学经典有民族之经典,有国家之经典,有世界之经典。因此,关于文学经典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注释:
    ①参见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刊于《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吴承学、沙红兵:《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刊于《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张兵:《我对金庸小说“经典化”及其成因的意见》,刊于《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刊于《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3期;孟繁华:《21世纪:没有文学经典的时代》,刊于《中华读书报》2005年8月10日第10版;童庆炳的《〈红楼梦〉、“红学”与文学经典化问题》,李春青的《文学经典面临挑战》,陶东风的《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等相关论文,参见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网《文艺学新周刊》第4期、第5期(http://www.wenyixue.com/)。
    ②本文青铜器铭文均引自张其昀著《汉字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其中将“佳”释读为“唯”,不如释读为“惟”字,这样更符合西周人的用字习惯。
    ③见王昆吾著《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06页注[67]。魏源《诗古微·夫子正乐论》、劳孝舆《春秋诗话》、朱自清《诗言志辨》、罗根泽《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等均有统计,但统计数字不统一。本文采用最新统计数字。
    ④我在本文中提出的“诗言志”与古代文论经典化的“六个途径”,与童庆炳先生提出的文学经典建构“六要素”说有部分内容不谋而合。童庆炳先生的“六要素”说见于《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刊载见注①)一文,具体内容是:(1)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2)文学作品的可阐释的空间;(3)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变动;(4)文学理论和批评的价值取向;(5)特定时期读者的期待视野;(6)发现人(又可称为“赞助人”)。我在撰写本文时,并没有故意会用童先生的观点,而只是从一个个案研究出发,来探讨古代文论的经典化问题。开始“六个途径”的次序是:精品的内质、经典的载体、儒家的努力、影响的延续、阐释的空间、政治的权力,后来按逻辑次序调成现在这个样子。但是,与童先生的“六要素”说一对照,发现竟有三条不谋而合。这也验证了童先生的“六要素”说的科学性。就是说,“六要素”说对于文学经典化现象有普遍的解释性。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修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 顾易生、蒋凡.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 蒋善国.尚书综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 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钱宗武.今文尚书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 周秉钧注释.尚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1.
    [7]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8] 刘毓庆、郭万金.春秋世卿公族与诗礼名家——春秋十家诗学评说[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9] 郭英德、谢思炜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0] 罗根泽.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A].古史辨(第四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1] 贾文昭、程自信.中国古代文论类编[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
    [12] 古风.“诗言志”的历史魅力与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1991(2);建构“诗言志”的理论体系[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18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