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的现代取象
现代八卦取象
八卦与现代基本物理学
八卦与现代理论物理学
八卦现代应用
爆笑:四大名著现代版
最新热门    
 
现代化进程中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考

时间:2009-8-8 16:47:11  来源:不详

  根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上海将于2015年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1] 上海作为全国最大的多功能经济中心,不仅在工业、经济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对全国产生重要的辐射作用,而且随着开埠后的西学东渐以及西方文化影响程度的不断加深,它也相应成为以海派文化为特征的全国文化中心。上海竞技体育,伴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程,经过中国传统竞技运动文化和西方现代竞技运动文化的汇合和交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竞技体育构架。在21世纪,国际高水准竞技体育比赛,如国际ATP网球大师杯赛、F1汽车大奖赛纷纷在上海拉开帷幕,具有海派特征的上海竞技体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初露端倪。本文拟就上海现代化进程中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与构想,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竞技体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1 现代化进程中上海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

      1.1 建设国际大都市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
    从20世纪90年代上海发展定位在“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到21世纪之初明确为“一个现代化,四个中心”,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和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这不仅确立了上海区别于北京、广东等省市的特色,还表明了上海在国内和国际双重聚集、辐射、示范功能的提升。同时要求竞技体育在扩大上海的国际影响,体现新的城市风格,促进上海与世界各国和城市间的交流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伊始,为把上海建成国际大都市,上海除举办了APEC会议、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等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外,还积极引进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商业化运作的单项国际顶级赛事和大型综合运动会。在国际比赛方面,继成功举办国际ATP 网球大师杯赛、斯诺克台球公开赛、男女花剑世界杯赛等比赛后,又成功申办了F1汽车大奖赛、女足世界杯赛、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龙舟锦标赛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展现上海形象的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在国内比赛方面,上海举办了2001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2004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根据上海体育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上海力争举办20次以上亚洲和世界高水平比赛,每年至少承办50次全国比赛,力争举办一次世界级综合运动会。到2010年后,引进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大型运动会已成为上海的远期发展目标。
    为申办和举办国际赛事创造条件,上海正在或计划建设一批能满足重大国际赛事要求的体育比赛场馆。据上海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料显示,2010年前上海已经建成或准备建设的大型体育场馆有:奥运会标准体育馆、上海国际赛车场、旗忠森林国际网球中心、上海游泳馆、马术运动基地、浦东棒垒球场、室内滑冰设施、橄榄球场等。[2] 这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上海体育场馆设施条件,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进程中提升文化体育设施品味的重要内容。
    上海积极引进和举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比赛、建设现代化体育场馆,对提升上海国际形象、扩大上海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对竞技体育的必然要求。
      1.2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对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
    城市综合竞争力包括: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综合服务功能、综合发展环境、综合创新能力、综合管理水平和市民综合素质等6大方面。[3]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上海谋求新一轮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主要依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上海市政府在“十五”计划中就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城市的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法制化水平,发挥城市的综合优势,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发展主线,进一步体现了上海坚持“开创性、坚韧性、操作性”有机统一的发展思路。同时,也将对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以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增强上海竞技体育综合竞争能力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在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培育和塑造新的城市风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上海市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上海市竞技体育应着眼于国家利益,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全运会为基本任务,实施奥运带全运、全运促奥运的战略;着眼于发展代表国际大都市形象的运动强项,巩固优势项目,加强潜优项目,突破弱势项目;着眼于持续发展和提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上海在国际、国内体坛的竞争实力。三个“着眼于”体现了上海全面实施奥运战略,提高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的发展方向。随着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凸现。竞技体育成绩突出,在国内外大赛上屡创佳绩,为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国际交流,扩大上海在世界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激发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劳动者的身体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使人们对体育也产生了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各种竞技体育项目的引入和开展,可以满足不同阶层市民参与体育的需求;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培养人们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团结协作、敢于竞争的精神品质;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关于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考

    将上海建设成亚洲一流的体育中心城市,是上海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内涵包括:拥有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突出的竞技体育成绩,良好的市民锻炼环境,汇聚、辐射、扩散和示范的功能,逐步对亚洲地区产生辐射作用的体育健身指导中心、体育人才培育中心、体育科教信息中心、国际体育活动中心、体育商务运作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对现代化进程中上海竞技体育的发展做一探析。
      2.1 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竞技体育发展中心”
    目前,上海已经确立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上海体育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亚洲一流体育中心城市”。表明:无论是上海的发展还是其体育的发展,都将不再独立或封闭,上海与世界、周边地区的联系、依赖和互动将更加紧密。从世界和全国的发展来看,以上海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已被列为世界6 大都市带之一、全国3大都市圈的龙头。
    从上海竞技体育发展来看,应考虑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竞技体育发展中心”,即以上海中心城市的技术、信息、赛事、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服务、影响和辐射于区域内的周边城市,以及众多的小城镇和乡村。而长江三角洲区域内众多的人口,则可为上海竞技体育提供丰富的后备人才及人力资源储备。建立“长江三角洲区域竞技体育发展中心”,一要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为基础,因为近代上海移民绝大部分来自江苏、浙江等地,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二要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的影响与作用,以其教育、信息及训练条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服务、影响区域内的青少年竞技体育发展,形成一系列具有特色的赛事,吸引各地运动员来上海参加比赛;三要建立互惠互利、灵活自由、高度市场化的机制,促进区域内竞技体育人才的充分流动。鉴于目前行政区划方面的障碍,这种流动应建立在不同层次上。
    对于当前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严重短缺问题,不应单纯归因于上海绝对人口和区域面积的限制,其实上海近代的崛起是以充分自由的人口流动为基础的。因此,不能将上海的竞技后备人才来源仅限于几百万的本市青少年,应在大力推进“体教结合”的同时,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聚集结合起来。

      2.2 都市体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
    都市体育往往表现出都市社会经济、文化等的活动特点,同时也反映出都市人参与、欣赏及消费体育等方面的行为习惯。现代竞技体育之所以会产生于工业化时代,并随着现代化的浪潮而遍及全球,成为当前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其根本缘由在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成了人口的聚集。市民良好的教育、较高的经济收入、充裕的余暇时间和较强的消费倾向为比赛提供了稳定的观众和参与者;形成了财富和资金的相对集中,便于修建大型体育场馆和设施;带来了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人们依次建立各种组织,使竞技体育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
    但目前竞技体育倡导“精英体育”的发展理念,不利于都市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结合。因此要还竞技体育于市民,促成两者有效结合:一要使竞技体育边缘化,在开展形式上更加贴近市民生活,如近年来上海出现的景观体育等;二要使竞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让更多的人通过消费或投资的形式参与竞技体育;三要使竞技体育职业化,形成一定规模的竞赛市场;四要发展各种组织,使不同层次的人,以各自的方式稳定地参加和竞技体育相关的活动。
      2.3 加快上海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
    近代上海竞技体育能够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重要原因是其建立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基础之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上海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形成,一些“成功人士”开始投资办体育学校,兴建运动场,组建体育会、田径队和球队等。近代上海竞技体育大多是由个人或民间社团投资兴起的,政府的投入占极少部分。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城市的竞技体育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如,美国许多职业球队的业主是在其他产业领域中创造了巨大财富后入主这些球队的,有些业主已名列美国“富人榜”之中。随着上海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快和促进上海竞技体育的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客观要求,符合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竞技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紧密联系,没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仅靠独家办运动队,竞技体育产业也难以形成规模。目前上海提出要拓宽竞技体育办队渠道,促进市队区办、市队校办、市队企办,鼓励社会以及个人资助、举办的业余训练和体育俱乐部,形成多方协作、多元支撑、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新格局。努力提高市民喜爱和有社会影响力的球类等集体项目的竞技水平。根据上海经济、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社会条件,以及在一个多世纪发展中形成的海派竞技体育文化特点,上海竞技体育应在社会化、产业化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