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走…
1998年以来中国近代社会…
图解近代旗袍发展史
二十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
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
论清代洋务官员的思想近…
近代日本文教体系重建分…
边缘焦虑·国家主义思潮…
皮锡瑞的“《春秋》非史…
近代粤海洋商业文化论
最新热门    
 
近代江湖文化研究论纲

时间:2009-8-8 16:47:17  来源:不详
 分门别类,形成一定的行当,或者依照所从事的行当结成一定的团体,其
中往往多有江 湖规矩,外人难窥就里。其尤有甚者,是产生了种种名目的民间秘密
结社,它们都有独 特的入会仪式、联络方法和严格的赏罚规章,在团体内部形成极
大的凝聚力和保密性, 其特异的隐语暗号、活动及传会传教仪式,很难为外人识破
,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 彩。但要注意,不是凡有秘密性的活动都属江湖行当,
如很多政治、军事手段。

    四是一定的反社会性。江湖中人多为破产农民、市民、手工业者、商贩、运夫、
水手 ,乃至僧道医卜、散兵游勇,即所谓游民,他们从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中
游离出来 ,“既无室家之好,又无生人之乐”(陶成章语),为生活所迫,只能从事
种种为一般人 所轻视、不齿甚至无法容忍的卖艺、乞讨、卖身、欺骗、暴力等活动
。这类人良莠杂处 ,不少人欺骗讹诈,流氓成性,桀骜不驯,呼朋引类,劫掠窝赃
,欺行霸市,直至行凶 滋事,杀人越货,带有很大的社会破坏性。民间秘密结社乃
其典型,其异端思想和非法 活动,尤其是经常发动反政府的起事起义,对社会秩序
和统治阶级构成很大威胁。所以 江湖中人与社会、政府有着程度不等的对立。但要
注意,之所以说“一定”,是指很多 江湖行当与社会需要是相适应的,如江湖艺人
、江湖术士,他们的大量存在,甚至是城 镇码头、农村庙会“繁荣”的标志;而且
,不是所有反社会、反政府的活动都属江湖行 当。

        二、“江湖文化”的产生与演变

    近代江湖是一个发育完备的地下社会,或曰“隐性社会”。由于江湖的“发育”
是一 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人们对这一过程尚未进行系统的发掘,所以,这里有必
要做一番 追源溯流的工作。

    从历史上来看,江湖现象最早出现在社会急剧变革而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在新
旧秩 序、制度的转型过程中,众多文人武士怀着各种才能和技艺,闯荡江湖,周游
列国,如 孔子、苏秦、毛遂、蔺相如等文人,以及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
等侠客。

 

    在汉以前,不管是行侠仗义之士,还是鸡鸣狗盗之徒,大都形单影只,独闯江湖
,在 历史上留下的是其个人的活动和事迹,而未形成江湖团体、江湖社会。最早的
江湖团体 当属产生于东汉末年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它们是后世“三教
九流”中之道 教的原始形态。从那以后,江湖团体层出不穷,江湖中人滋生蔓延,
及至近世,无时不 有,无处不在。


    江湖的产生、演变与中国社会进程是同步的。每当社会动荡,战乱频仍,灾荒连
年, 民不聊生,大量人口被迫背井离乡,流入市井,步入江湖。作为个体的江湖人
,其力量 弱小,生存能力单薄。因此,他们便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形成江湖团体
。由江湖人、 江湖团体以至江湖社会、江湖文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可以说
,江湖文化产生的 土壤是传统农业社会,其发展演变都离不开这一层背景。


    所谓“江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与正统社会相对的另一个“社会”
;狭 义是指传统的“巾皮李挂”即以星相、医药、杂技、武术等技艺为手段谋生于
各地的江 湖人。对广义与狭义的江湖,我认为都有必要展开研究。下面先从“巾皮
李挂”四行源 流说起。


    巾行即算命相面之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封闭的农业社会,以自给自足的小
农生 产为基础。小农生产具有分散性和脆弱性两个特征,人们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
,只能乞 灵于自然与神灵。在整个社会的信仰领域,都笼罩着一层厚厚的巫术与宗
教迷雾,巫卜 星相始终是民间信仰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在殷周时期,国家设有
巫卜职官,后来, 巫卜职业下移,与民间巫风混为一体。迨至当代,习俗相沿,这
类迷信职业者仍然相当 活跃。


    皮行即行医卖药之流。殷周时代,巫、医一体,所以在汉字中,医的繁体字有两
个, 即“yī@①”和“yī@②”。前一个字的下面从“巫”,是巫医一体的明证
;后一个字的下面从“酉”即“酒”,弃医改用“酒”来麻醉受伤病人。这个繁体“
医”字的变 化,反映出医脱离巫术,结束了医巫合一的原始性,进入了科学阶段。[
7](P423)当然 ,在江湖上及落后地区,巫与医一直处于亦分亦合的状态。古代宫廷
流向民间的巫医, 实为后世“江湖郎中”的始祖。而且,传统社会中,除了宫廷太
医院外,民间医药放任 自流,这就为江湖郎中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李、瓜二行属文武二艺,“李行”是变戏法,“瓜行”为耍把式,实际上这二行
内容 远不止于此,所以古代有“百戏”之称,一般又统称之为“走马卖解”。


    魔术、幻术、变戏法、障眼法之类,自古有之,《旧唐书·音乐志》云:“大抵
散乐 杂戏多幻术。幻术皆出西域,天竺尤甚。汉武帝通西域,始以善幻人至中国。
”[8](P7 7)汉武帝时的宫廷百戏,名目繁多,技艺高超。据《晋书·江统传》记载
,在晋朝,有 女巫章丹、陈珠二人,“并有国色,庄服甚丽,善歌舞,又能隐形匿
影……拔刀破舌, 吞刀吐火,云雾杳冥,流光电发”。[2](P97)在明代,幻术已演
至相当水平,据谢肇z hè@③《五杂俎》记载:“幻戏……有开顷刻花者,以莲子
投温汤中,食顷即生芽舒 叶,又食顷生莲花如酒盅大。又有燃釜沸油,投生鱼其中
,拔刺游泳,良久如故。又有 剖小儿腹种瓜,顷刻结小瓜,剖之即可食。又有以利
刃二尺许插入口,复抽出,至于舞 杆走绳,特其平平者耳。”[9](卷8)百戏走向民
间,平添了众多跑马卖解之辈。


    与“巾皮李挂”平行的是“平团调柳”(说唱类),也是源远流长,当今研究曲艺
历史 ,都少不了从民间说唱的“平团调柳”着手,故此处从略。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行业分工日趋专业化和复杂化,诸般江湖行当
兼容 并蓄,与时俱进,呈现出“五花八门”、争奇斗艳的局面。“五花八门”本指
古代兵法 中的“五花阵”和“八门阵”。“五花阵”指金木水火土五种阵势,用于
江湖上,五花 指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江湖郎中),水仙花(歌妓),火棘花(杂耍
艺人),土牛花( 脚夫)。一说江湖上以“五花”指称车船店脚牙五种行当。


    “八门阵”指术数家的八门阵势,即奇门遁甲中的“休、生、伤、杜、死、景、
惊、 开”,配以九宫。以开休生三门为吉,余门为凶。江湖上的“八门”指各种艺
人行当, 即“巾皮李挂”和“平团调柳”两大类组成的八大门户。八门即巾门(星相
、测字、风 水),皮门(行医卖药),彩门(戏法魔术,即上述“李门”),挂门(即瓜
门,耍枪弄棒、 打把式卖艺),平门(评书、大鼓、相声、说唱),团门(走街卖唱、
行乞),调门(扎彩、 鼓吹、杠房),聊门(即柳门,梨园戏班)。(注:参见曹俊山《
黑白人生》,华夏出版社 1990年版,第56-57页。“巾皮李挂”又叫“巾皮彩卦”、
“金批李瓜”。按,江湖行 话又叫“春典”,只训读,不训形。也就是说,很多江
湖语言带有注音性质,字型不一 。加上时空差别,更有多种称呼、写法。)一说平门
指说北方评书的民间艺人;团门指 相声艺人;调门指盛行于各地的北方戏曲,也叫
草台班或江湖班;柳门指以唱为主的各 种地方曲艺。


    当然,无论是“巾皮李挂”还是“五花八门”,均未能囊括全部江湖行当,例如
匪寇 、窃贼、骗子、人贩子、赌徒、娼妓、毒贩、镖师、武侠和民间秘密结社等类
。有关江 湖内容、门类,我们将在下文具体分析。


    进入近代,传统农业社会发生裂变,商品经济畸形发展,大量人口被迫走入江湖
。新 的江湖行当开始出现,如烟毒、西式赌博、外国魔术等,一些传统江湖行当也
在畸形发 展,如娼妓、乞丐、匪盗、秘密帮会等。农村破产,城市兴起,出现了许
多水陆码头, 江湖人麇集于其间,造成了近代城市的畸形繁荣。而且,江湖人作为
社会上的特殊人群 ,尤其是江湖组织,往往形成相当势力,与社会生活、政治变革
发生了密切关系。1949 年新中国成立,江湖文化进入一个蛰伏期(并没有消失),待
到改革开放,种种江湖文化 现象又一一涌现——尽管其内容、表现有些变形。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不难看出,江湖文化伴随传统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古代的巫、
医、 百戏实为江湖文化的源头,明清以来,传统江湖社会逐渐成型,演至近代,虽
然国门大 开,江湖文化有所增益变化,但基本内容没有改变。这种“稳定性”与中
国社会所谓的 “超稳定结构”是一致的。


    如果说“超稳定结构”的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维系纽带的话,那么,江湖社
会的 信仰基础就是江湖道义。


    江湖是社会边缘人即游民的家园,他们四处流浪,孤弱无依,为了与命运抗争,
不得 不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谋生。但在动荡险恶的江湖上,他们也在模拟传统的家
庭结构, 结成种种团体,将人与人之间原有的陌生疏远对立关系变成亲近、熟悉的
父子兄弟、朋 友、同行关系,从中找到家庭的温暖。江湖诸行以及秘密结社中“虚
拟血缘制”的一个 共同特征,就是以纵向的师徒—父子关系、横向的同门—兄弟姐
妹关系为基础。不仅如 此,他们还把这种关系扩展到整个江湖社会。由“家庭”而
“社会”,一种信仰,一种 基本的道德准则开始生成,这就是“义气”二字。“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