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理论研…
20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
再寻“金枝”——文学人…
最新热门    
 
武侠文学的文化史意义及外来参照

时间:2009-8-8 16:47:20  来源:不详
往自高自大、易走极端和过分拘泥于形式;日本武士文化渗透到现代日本社会中,与冒险、探索精神与认真态度结合,同服从权威者与创新意识、合群及灵活态度交融。中国武侠人格以义相合的感情定向,构成了勇武、重义、轻利、诚厚、守节与“放任和松散”的多样性民族性格,具有盲动和自发倾向[17]。上述论断无疑都很有道理。但笔者认为,进行这样大跨度的宏观概括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带有专题性的“中观”研究,以母题所展示的“作品流”若干系列性归纳阐发,丰富和补充这类中外比较研究。而这样主要立足于中国武侠文学实际的中外比较研究,才是中国学者力所能及和擅其胜场的。
    从繁荣武侠研究愿望计,对其进行比较文学视野下的“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均不能偏废。我们既可以探讨中西方复仇文学主题的复仇动机、范围,中西方文学共同母题表现的正义精神,进行中西比较的平行研究,又可以进行印度中亚文化来源的影响研究。当然,在古代印度习俗与民间故事母题向中国的中原地区传播过程中,不少西域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中介作用,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甚至传播者本人原本就是西域诸国人,传播的环节和过程也错综复杂,不少“原生态”的东西事实上已不可复原了。在限于材料现今尚不能理清这些传播中介时,在不能指望着“终极真理”一次性到位地实现的时候,进行较直接地到印度文化以及中古汉译佛经中寻究本原的探讨,不也是在逐渐接近目标吗?如追溯汗血马的出血缘由及神化原因,就离不开汉王朝与匈奴的战争背景所带来的外域观照视角。以中古佛经翻译文学这样给予中国文学史重大影响的文学思潮和文化现象,不在武侠文学这样重大的题材主题史上产生实质性的多重影响,是不可想像的。而要提出更为宏观的结论,还需要母题史梳理的进一步积累。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M].北京:中华书局,1960:232.
    [3] 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204—205.
    [4] 王立.伟大的同情——侠文学的主题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58—389.
    [5] [美]威廉·A·哈维兰.当代人类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539—540.
    [6] 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26—128.
    [7]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5.
    [8] [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M].北京:三联书店,1984:159.
    [9] 金庸.侠客行[M].北京:三联书店,1994:638.
    [10] [俄]李福清.中国神话故事论集·自序[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1] 洪迈.容斋随笔[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05—106.
    [12] 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01—102.
    [13] 王立.古代通俗文学中侠女盗妹择夫的性别文化阐释[J].中国文化研究,2000(夏季号).
    [14] 王立.大鵰意象的外域渊源与金庸小说的异国情调[J].山西大学学报,2004(4).
    [15] [俄]彼得·李.《三国演义》和《水浒》的小说结构[J].中国比较文学,1987(4).
    [16] [美]刘若愚.中国之侠[M].上海:三联书店,1991:193—206.
    [17] 陈山.中国武侠史[M].上海:三联书店,1992:297—310.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