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发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
英雄的悲剧 悲剧的英雄…
再评《三国演义》中的“…
“英雄”与“奸雄”——…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
重述革命历史:从英雄到…
英雄和美女:古龙小说的…
英雄传奇与金庸武侠小说…
英雄杀嫂的主题分析
最新热门    
 
英雄杀嫂——从“萧峰杀敏”看金庸小说对传统英雄母题的继承和改造

时间:2009-8-8 16:47:28  来源:不详
(原因2)→结果2(原因3)→结果3→……”即:前一时间的行为是后一时间的行为的原因,作为结果的行为又是更后一时间的行为的原因,如此因果相接,不间断地线性发展。表现在具体的故事演述中,也即母题出现的顺序等同于母题在该类型故事中的理论顺序。这一叙述方式的优点是故事逻辑清楚,情节发展有序;缺点是没有悬念,波澜不惊。在空间上,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展开的事件往往分开叙述,也即所谓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把不同空间的行为交待清楚了,再把双方引至同一地点,演示冲突。这种叙事方式优点同上,缺点是,情节必然在空间转换时处于中断状态,文气不能顺畅。
    杀敏故事的演述中,金庸没有沿用传统的时空顺序,而是借鉴了话剧表演的结构形态来展演传统的故事类型。金庸叙事并没有打破情节发展的线性过程,但他大量地使用了“省略”,尤其是对主人公可意识的时空之外发生的各种矛盾进行省略。
    在时间叙述上,金庸省略了主人公所面对的矛盾在过去时间段的发生、发展。
    “杀敏故事”的开头起于无锡城外的杏子林,萧峰突遭变故,事前绝无征兆。在这里,金庸省略了母题(1)—(5),一上手就是母题(6)的展开式。他不是在娓娓道来中组织矛盾,而是直接从矛盾最尖锐的地方展开,让主人公在矛盾的漩涡中盲目、无力地挣扎。这种叙述策略必然充分刺激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将随主人公一起去破解悬念。金庸采用了故事中套故事的方式来组织小说情节,在“杀敏”故事中,又套上了萧峰的身世之谜等其他故事。复合故事是另一个话题,这里不讨论“杀敏”之外的复合故事以及小说的总体结构,在我们讨论的母题链中,(7)—(8)放在母题(8)的“审讯”中回放,虽然叙述时间被置换,但在逻辑时间上却没有打破原有母题的顺序。这一置换,既制造了悬念,又大大缩短了故事的时间跨度,使冲突更激烈更紧凑。一序之改,满篇生辉。
    在空间叙述上,金庸采取了以线缀点的叙述策略,以主人公的活动路径作为“线”,以活动路径上的舞台(情节发生地)作为“点”,省略了这些舞台之外的其他空间内发生的行为,并且尽可能地将不同的人物引至同一舞台。“杀敏故事”总共只用了两个舞台,母题(6)的舞台是无锡城外的杏子林,各色人物在此纷纷登场表演;母题(7)—(9)的舞台则集中在信阳城西的马家,此时此地不仅纠集了与“萧康”相关的人物,还集中了与“段康”情事相关的许多人物。母题(1)—(5)虽然发生在别处,但它们是在马家被讲述的,并不需要实在的舞台。金庸叙事中的这个“点”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开展情节的场地,也是交换主人公的场地。上一情节的主人公A与下一情节的主人公B在某个舞台相遇,情节的接力棒就自然地由A交给了B,阅读变得顺畅而平滑,而不是“各表一枝”,跨场展演。这一点,也与《水浒传》的叙事模式极为相似。
    当金庸“省略”了叙事时空的时候,他又如何来组织情节发展中必要的因果关系呢?金庸往往以故事人物的自述或对他者的评议来弥补此一时空所无法表现的因果关系。在金庸笔下,大量的人物对话,充分地描述着被省略的、特定舞台之外发生的事件。实际对话中,对话双方共详的细节往往是被省略的,但在金庸小说中,大量人物对话是对另一时空的事件的全过程描述。这一特征恐怕也是借自话剧表演的表现手法。“萧峰杀敏”故事最成功的是母题顺序的倒置和时空省略,但母题(1)—(5)的破解也太突然太集中太容易了,以至于难辞“突兀”之咎,可能是查大侠急于让萧峰摆脱个人恩怨,好莽苍踏雪以北上。


    【参考文献】
    [1]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17.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记(卷四)[M].庄岳委谈下(A).
    [3]上田望.明代民间戏曲中的三国戏[A].戏曲研究(50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4]吴麟征.家诫要言[A].北京:丛书集成初编(976)[M].1985.1.
    [5]孙奇逢.孝友堂家规[A].丛书集成初编(97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1.
    [6]容与堂本水浒传(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7]黄毓璜.丑之恋[N].生活时报,1998-04-27.
    [8]孙绍先.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9.
    [9]金圣叹.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0]王明珂.女人、不洁与村寨认同:岷江上游的毒药猫故事[Z].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0本)[M].1999.9,699-737.
    [11]郎樱.玛纳斯论析[M].包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313.
    [12]孙述宇.水浒传的来历、心态与艺术[M].台湾: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3.40.
    [13]金庸.天龙八部[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4.
    

上一页  [1] [2] [3]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