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温青商人爱国爱乡不忘融…
日本“女儿节”仪式:送…
明清晋商与犹太商人比较…
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人…
儒家传统文化*与徽州商…
读《论〈金瓶梅〉━━1…
中国小说、美国评论家—…
论人、文学、文学理论的…
从传统文化看中国商人的…
最新热门    
 
商人、传教士与西方“中国学”的转变

时间:2009-8-8 16:47:29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从1820年代起,来华英美新教传教士和商人通过他们在中国创办或支持的出版媒介和他们的著作,批判并否定在此之前以耶稣会士为主的天主教传教士对中国的认识与研究。他们认为中国文明是一种停止的、没有历史的文明;中国的民族特性是由排外、迷信和其他恶劣品质构成的;中国法律和司法制度则是以残忍、腐败为特征的,而这又与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西方关于中国的研究和著述越来越多地展现中国的负面形象。

【摘 要 题】思想·文化

【关 键 词】传教士/来华英商/中国学/新观念

【正 文】
在19世纪20至30年代,来华英国散商逐渐取代东印度公司,成为中西贸易和中西交往的主角。他们企图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影响英国对华政策,在当时中外交往的主要舞台广州创设自己的舆论工具,使其成为宣扬政治主张、表达各项要求的喉舌。在商人之外,另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群体是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他们也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并与英美商人相互为用,创设报刊与学术文化机构,宣扬其主张和理念。在此过程中,令人瞩目的是,他们结合在中国的生活经验,通过媒体重新建构中国的形象,来为他们关于对华关系的构思和设计进行学理论证和道德辩护,从而改变了明末清初以降西方中国学的面貌。本文将通过这一时期广州口岸的英文媒体和基督教传教士著作,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16~18世纪西方中国学的质疑与否定

从1827年开始,来华英国商人群体在广州创办、支持了《广州纪事报》、《中国信使报》、《广州周报》、《广州杂文编》等报刊。其中《广州纪事报》是在中国出现的第一份近代报纸。这些报刊,虽然大多由英国商人经营,很多文章也由商人撰写,反映他们的立场和利益,但它们的一个重要的作者群体,是来华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故其舆论实际上也反映了传教士群体的观念或倾向。鸦片战争前由基督教传教士自己发行的媒体,是当时很有影响的《中国丛报》月刊。这份刊物虽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但实际上是一份对中国进行全面报道和研究的学术性刊物。它常对重要问题进行有深度的探讨。
基督教传教士和英国商人群体赋予这些报刊的一个使命,即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进行重新研究和表述。在19世纪前期,这两个群体以及英语世界的其他一些作者论述中国问题的作品,也将此作为一大宗旨。所谓重新研究和表述,是相对于19世纪之前以天主教耶稣会士为主的西方学者建构起来的对中国的认识与研究而言的。
关于19世纪之前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已有不少著作阐述。美国学者何伟亚对此有过简明的概括:“自16世纪开始,有关中国的描述慢慢在欧洲传播开来。有些描述是由耶稣会传教士提供的,有些则是由到过中国沿海的海上航行者提供的,其他的描述则是由欧洲各国使团的成员提供的。从这些材料中涌现出一个高度理想化了的中国,一个乌托邦,在那里仁慈的专制主义指导一个理性的明智政府,而政府又是由受过教育的精英人士‘士大夫’所组成。其结果是中国变成了一个农业繁荣、人口最多的民族,其丰厚的财富能够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正如法国重农学派所揭示的,中国的积极品质与当时欧洲社会缺陷形成了对比。”[1](P77)各种积极、正面和肯定性的中国形象不仅出现在传教士、旅行家的通信或游记中,还推动了欧洲大陆学术界以中国为对象的学术研究,即本文所说的“中国学”。
当然,这种总体上积极的中国形象,并不意味着当时的西方人都对中国采取了盲目崇拜或一味肯定的态度。与当时法国等欧陆国家的“中国热”的现象相反,在“英格兰出现了与日俱增的对艺术与道德哲学中的中国影响的抗拒”,而且这种拒斥“逐渐地成为对中国的全盘批评”。而18世纪英国社会在特定历史和文化环境下对于中国的负面形象的构造,“特别是对中国的过去的否定,产生了‘西方’;一个活生生的中国的活生生的消极性起着构筑优越的英国民族特征的作用,并证明英格兰现在已经超越了地球上的所有人群”[1](P78~82)。
因此,英国社会对中国的负面或否定性认识在西方具有较为长远的背景。19世纪前期,使这种趋向发展成为英语世界关于中国的主流观点的,是以广州为其活动舞台的基督教传教士、商人以及其他人士。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否定以耶稣会士的著作所构建的中国形象。
《中国信使报》在其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天主教传教士关于中国的论述提出强烈质疑。作者认为,“近年来有一种为中国人辩护和赞扬中国人的现象”,中国人被“老传教士引为智慧和正义的典范”。其表现是,“有利于欧洲的(与中国的)比较总是被怀疑”,“棕榈枝被优先奖给天朝而非‘快乐的英格兰’”。作者指责说,“老传教士”这类可笑的欺骗性把戏还包括:“他会抱怨欧洲的常备军,但不会批评中国的;他会攻击英格兰的税收,而对可憎的中国制度和官僚系统的勒索不置一词;他会对美国和英国西印度殖民地的奴隶制度深感震惊,但却拒绝承认中国存在臭名昭著的家奴,并以(与英美)同样的方式进行买卖的事实”;等等。在进行中西帝王的比较时,“老传教士”们将腓德烈大帝、俄国的叶卡捷琳娜女皇作为邪恶的代表,而中国皇帝却是“好君主”;将伏尔泰作为欧洲哲人的代表与孔子相比较,但其实后者的睿智之言“并不比老生常谈好多少”[2]。
该报在1832年底发表的一篇文章再次指出:“我们拥有的关于中国的叙述,几乎没有例外地或来自天主教传教士,或来自(前往中国)使团的成员。在前者有关中国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觉如此重要的错误,以致在相信他们的陈述时必须带着极大的谨慎态度。”作者强调:如果按照“老传教士”的著述,以其“偏爱的眼光”看待中国,“我们将会立即得到中华帝国是世界上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其人民最为幸福的印象……让欧洲对它的道德、法律、人民和资源保持钦羡的眼光”。他认为不仅要对此保持批判的警觉,还要注意进行具体分析,“在对这一切进行考察时必须记住,大部分这类记述,均来自天主教传教士,根据一个世纪之前进行的观察写成的,主要与这个国家的北部地区有关”。他们热情洋溢地描述的那个公正、人道和繁荣的中国,即使存在过,也已荡然无存了[3]。无论如何,“老传教士”的著述、通信等等建构起来的中国形象都是不真实的,或者不再真实。
在《中国信使报》的这两篇文章发表之前,英国当时著名的中国通斯当东(George Thomas Staunton)已在其著作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天主教传教士的作品,“初看上去是辛勤劳作的结果,而且是建立在包罗极广的计划之上,这些计划试图在所有能激起欧洲人好奇心的题目上提供满意的成果。但进一步观察,我们就有理由感到悲哀,他们的注意力并未被导向首要目标。而且我们开始怀疑,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其他情况,使他们未能作为公正无私、不带偏见的观察者,准确和忠实地论述这些问题”[4](P21~22)。斯当东认为,天主教传教士一度得到中国社会的接纳和中国政府的保护,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好感。这样,传教士的作品由于“缺乏必要的公正和有见识的判断,给很多他们描述的对象涂上一层虚假的色彩”。有时候,传教士为了通过翻译中国古代诗歌、历史和哲学文本对古老的中华帝国加以赞美,甚至“将欧洲人的特性和风格嫁接到中国的原始文献之上”,由此产生的谬误自然不言而喻。而对于清王朝的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他们则加以忽视,这“或是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相对不重要,或是因为这些不够或不适合表达他们似乎印象极为深刻的、对于中国人民的特性和中国政府的治理原则的高度赞赏”[4](P23~24)。
斯当东进而指出,马戛尔尼出使中国“是获取关于中华帝国的准确和内部的知识的一个重要步骤”[4](P26)。马戛尔尼及其使团的成员,包括斯当东的父亲老斯当东,在铩羽而归后,相继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的著作和日记,基本上给予中国负面的描述,既暴露了老大的东方帝国的虚弱与黑暗,也宣泄了对所受折辱的愤懑,并用欧洲近代在科学、文化、政治和社会方面取得的成就映衬衰老之中的中华帝国的落后、停滞与排外。幼年的斯当东当时也在这个使团之中,亲身经历了这个使团乘兴东来失望而归的整个过程;他后来又长期生活于广东、澳门,致力于中文的学习和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研究,对于“老传教士”的作品,很自然地在思想上感到扞格不入,在学术上则不免轻视。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C.Bridgman)在《中国丛报》第1号的发刊词中表示,这份月刊的“目标之一,就是对关于中国的外人著作进行重新审视”。他认为以往西方关于中国的著作“尽管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也包含了很多无用的东西”,往往自相矛盾,因此,《中国丛报》将对中国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新的探讨[5](P2~3)。这代表了新教传教士群体对先于他们来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关于中国的著作的态度。
《中国信使报》在批评中国方面采取了最为极端的立场,斯当东及其作品代表了当时英人中对中国的最为温和的态度,裨治文则是新教传教士的代言人。他们一致否定19世纪以前耶稣会传教士著述中呈现的中国形象,这说明,至少在英美,对中国进行重新描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对中国文明的总体评价

在此背景下,耶稣会士所企图描绘的那个积极的中国形象,在1820年代以后广州口岸的媒体和以英国在华商业为背景的英人著作中,渐渐消逝无踪。
在19世纪前期,欧洲社会迅速变化,社会进步的观念则相伴出现,并被欧美商人和传教士带到广州口岸。以这种观念来衡量,西方学术界和舆论界,包括来华西人的媒体与论著,得出了一个较为一致的结论,即中国社会处于长期停滞的状态。这个首先由西方人所论述、后为中国人自己所接受的论点,在1830年代初期的广州英文报纸上就开始出现。1832年1月,《广州纪事报》刊登一篇文章说,尽管世界上多数地方都在进步,但在“有些地方,这些方面是停止不前的,有些地方则在倒退”,“例如,在中国,知识和文明在许多世纪中不是增加了,毋宁说是减退了;而且,除非与欧洲文化发生交流,他们在未来的许多世纪里还会停滞或倒退。奴性地模仿,卑贱地编纂,可以概括中国出版物的全部。衰朽不堪,空洞无物。中国有成千上万的人致力于文事,被称为‘士人’,但你向他们询问任何知识领域内的新书,或新思想,都是白费力气”[6]。
在这些作者看来,整个中国历史都处于一种奇特的停止状态。在欧洲政治史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在中国都没有看到迹象。“中华帝国构成了人类制度的一般进程中的一个例外。尽管也经历了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