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孙悟空“籍贯”、“故里…
日神崇拜与双重节制下的…
民俗文化资源的现代化效…
关公崇拜与关公文化
小说与文化关羽形象与关…
崇拜假象
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
最新热门    
 
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

时间:2009-8-8 16:47:37  来源:不详
成自己的文化发展序列,即:北辛文化— 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北辛文化的年代为公元前5400年,典型遗址在泰山以南的 滕州。泰山之阳的大汶口文化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由母系向父系过渡时期的代表,大汶 口文化时期的生产工具制作精良,生产力水平明显增强,家畜饲养业兴旺,工艺技术方 面有相当高的水平,大汶口人的经济生活水平较之仰韶文化明显提高。在大汶口文化的 莒县陵阳河和宁阳堡头遗址中曾发现六个刻在陶器上的象形文字,考古学界认为是我国 现行文字的远祖。其中下面这个图像文字,引起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们的 极大兴趣:
   
    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发现的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图像文字(注:采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 稿[M].(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06.)
    对于这个文字的解释在学术界存在着分歧,其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个文字代表着古 人对于太阳的崇拜和对天、地(山岳)的崇拜结合在一起,统一进行祭祀——祭天。(注 :逄振镐.东夷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85~287.)更有一种观点 直接把它与泰山联系起来,认为它既然是代表一种语义的意符文字,其语义应该与“敬 天”的宗教观念有关,分析该意符文字,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上是一个圆圈,形同太阳 ,喻意上天;中间是人为的燃烧火焰;最下面是“山”的形象体。整个符号可以这样理 解:人们选择大地上山的最高处,点燃起一堆熊熊燃烧的大火,与上天的太阳光交相互 映,从而表达对“上天”的膜拜和祈求,或者要禀告什么。因此,把它看成远古人们祭 天的符号似乎更为准确。同时,这也从事物发展的角度印证了《尚书》、《礼记》等对 泰山封禅的记载和传说。(注:崔秀国、吉爱琴.泰岱史迹[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 87.174~175.)总之,这些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大汶口文化之后 作为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文化典型的龙山文化,就在泰山北面的章丘城子崖首先发现并被 命名。山东龙山文化的生产水平较高,以漆黑发亮的蛋壳陶为代表的制陶术、冶金术水 平极高,对周边地区的龙山文化有重大影响。因此,泰山的历史地位,历来为学者们所 颂扬。清末学者章太炎认为,泰山是中国古代的政治中心。现代学者杨向奎也指出,泰 山一带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夷夏部族皆不远于此。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泰 山这个“大文物”在中华文明史上是有过特殊地位的。(注:参见崔秀国、吉爱琴.泰岱 史迹[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7.12.)
    进入商周时期,泰山地区的历史文化仍然经久不衰,该地区继续成为当时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之一。西周灭商以后,非常重视以泰山为中心的山东地区,分封周公的长 子伯禽在泰山以南建立了鲁国,又把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姜子牙封在泰山以北建立了 齐国,从而使这里的经济、文化又得以高速发展。当时的齐国都城临淄是世界上第一大 城市,《战国策·齐策》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 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 摩,连衽成帏,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注:刘向集录.战国策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37.)从中可以想象出当时经济的繁盛景况。这一时 期在齐鲁大地还出现了众多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如孔子、孙武、孙膑、孟子、 墨子、邹衍等,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这里文化发达、思想活跃的具体体现。秦汉以 后泰山周围经济、文化的发展,就无需赘述了。
    泰山特殊地位的形成,除上述文化因素外,其自身的自然地理方面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泰山矗立在山东省的中部,泰山的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 岳。(注:在五岳中,泰山的高度仅居第三位,西岳华山主峰2100米,北岳恒山主峰201 7米。)泰山山脉绵延整个山东大地,《泰山道里记》引郑樵《通志》云:“济南诸山其 北麓,兖州诸山其南麓,青齐海上诸山其左翼,河东之山其右翼也。”(注:聂剑光著 ·岱林、舟子、愚夫点校.泰山道里记[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7.1.)但泰山的主 体还是指盘纡在泰安、济南、长清、历城的部分,其总面积约四百六十平方公里。由于 泰山所处的华北大平原辽阔坦荡,整体海拔较低,尤其是泰山主峰所在的泰安城海拔只 有25米,因而山的相对高度特别大,从泰安城望泰山,该山有一种高山起于平野的浩然 气魄。另外,与泰山相临的山峰大都低于泰山300~400米,登上泰山环视诸山,确实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视觉感受。到战国后期,我国的阴阳五 行学说形成后,出现了东方为“阴阳气始动,万物始生”的观念,泰山位居东方,自然 便被纳入了阴阳五行学说之中,成为“万物之始”“交代之处”,更进一步确立了尊崇 地位。
    博大深广、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雄伟高耸、拔地通天的自然特征,得天独厚、位踞 东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泰山特殊的地位。自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后,西汉的武帝,东汉 的光武帝,唐代的高宗和武则天、唐玄宗,宋代的真宗等,都曾到泰山举行过浩大的封 禅盛典。这一种制度化的礼仪大典,在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民众泰山 崇拜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会有影响。伴随着帝王的巡守和封禅在泰山的举行,对于泰山 崇拜的神灵化过程和泰山神的人格化过程也逐步完成,从而为民众泰山信仰的兴起和繁 盛奠定了基础。

       三、泰山神的人格化历程

    在帝王巡守和封禅泰山的过程中,泰山只是作为一个自然实体而存在,巡守和封禅的 主要目的是对天、对地的告祭,泰山只是告祭的场所。在长达数千年的巡守和封禅仪礼 的举行过程中,泰山也因为它的特殊位置而完成了神灵化和人格化的过程。
    对于泰山神灵化崇拜的缘起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随着原始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通 过生产劳动以维持基本生存的过程中,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开始对自然界有了直观的 反映。前文提到的大汶口文化中的图像文字就是一个例证,这个文字初步反映了我们的 先民对太阳、对山岳以及对太阳和山岳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大概在人类对自然产生直 观认识的同时,先民们也开始了对于人自身的思考。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 《原始文化》一书中,通过对原始人类诸多文化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万物有灵 观”的理论。“根据泰勒的研究,处于低级文化阶段的人,在思考人的生与死的差别, 思考清醒与睡眠的状态、健康与疾病的原因,思考梦幻中之所见等问题的过程中,推导 出第二个‘我’,即灵魂的存在,进一步又推导出这灵魂能够离开肉体,或者进入动物 ,或者进入其他物体内,支配他们,影响他们。泰勒发现,万物有灵观包括两大信条, 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一,相信所有生物的灵魂在肉体死亡或消灭后,仍能继续 存在。第二,相信各种神灵可以升格,进入威力强大的诸神行列。神灵可以影响和控制 物质世界和人的今生来世。神灵和人又是相通的,人可能引起神灵的高兴和不悦。这种 信仰自然会发展成为对他们的崇拜。充分发展起来的万物有灵观就包括了信奉灵魂和未 来的生活。这些信奉又在实践中转化为某种实际的崇拜。”(注:刘魁立.泰勒和他的《 原始文化》[A].刘魁立民俗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311~312.)根据 泰勒的万物有灵观,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在夏商时代人们对山岳神灵化崇拜的现象,并 进而对稍后兴起的“泰山治鬼说”加以解释。
    如果说早期帝王巡守和封禅泰山时,泰山还没有被神灵化,或者说,我们还缺少早期 的明确认定泰山为神灵而予以祭祀的证据的话,那么,至少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开 始了对泰山的祭祀。《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载: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 海。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 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注:十三经注疏·春秋公羊传注疏[M].北京:中华 书局,1980.2263)
    这段文字,明确指出要祭祀泰山,而且祭祀泰山的原因是其“触石而出,肤寸而合” 能够“遍雨乎天下”。我们还可以从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的一段话中,了解当时人们对 于神灵信仰和祭祀的认识。在谈到人神时,展禽指出:“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 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 也,不在祀典。”(注:国语·鲁语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66.)谈到对 自然神的祭祀,他又说:“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天之三辰,民所 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注:国语·鲁语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70.)在展禽看来,对于山 川之神的祭祀和对于人神的祭祀有着相同的标准,因为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所 以才享受人们的祭祀。在对山川神灵的祭祀中,泰山则享受到了最高的待遇,这是因为 山川只要“能润于百里”者就可以享受奉祀,而泰山是“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尤其 是随着早期帝王到泰山的巡守和封禅,本来只是齐鲁一带所尊奉的泰山,便一跃而成为 雄视天下的最高一级的“神灵”。

 帝王的封禅泰山发展到秦汉,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与“天”沟通,而具有了“求仙 ”、“不死”的成分。《史记·封禅书》记有齐鲁方士孙少君游说汉武帝时的一段话: “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蓬莱仙者可 见,见之封禅刚不死,黄帝是也。”(注:司马迁.史记·封禅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82.1385.)在这里,已把“求仙”、“不死”与泰山封禅结合起来,不死则为“长生 ”,这与后期的泰山主死而治鬼的观念形成鲜明对比。先秦时期,曾流行一种“魂魄说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属天清而散,属地浊而 聚。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注:杨伯俊撰.列子集 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20.)鬼神观念的形成与魂魄说有密切关系。魂魄说、鬼 神观又与后来的阴阳五行说结合在一起,鬼与神,一为阴、一为阳,一在天、一在地, 一魄盛、一魂盛,而皆有祸福人之能力。(注:参见萧登福.先秦两汉冥界思想探源[M].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74~85.)鬼神的归宿不同,神灵升入天堂,那么,鬼魂归入 何处?鬼魂是归入地下的,但其具体方位并不明确,在两汉典籍和秦陵、汉墓中,涉及 的冥神就有阴婶、地下主、蒿里、梁父以及泰山神。从战国至两汉,冥界的主宰从天帝 转变为泰山神,泰山成为众鬼的归宿。(注:参见萧登福.先秦两汉冥界思想探源[M].台 北:文津出版社,1990.50~69.)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