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韩寒有望成文学大师
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国内研究萨满文学的状况
试析顾颉刚的民俗研究方…
民间文学学科向何处去?
刘锡诚:新世纪民间文学…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
从精神到本能的人性的复…
试析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二十世纪古代文学理论研…
最新热门    
 
试析文学批评历史方法的涵义问题

时间:2009-8-8 16:48:53  来源:不详
刑政典章制度的总结。从广义的文学观念说,文即史,即文化,就狭义的文学观念言之,文却从属于史,为史的一个分枝。因此,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拥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处处以历史的眼光评判文学,成为中国文学思想的一大鲜明特征。尽管中国史学讲求一个“统”字、一个“鉴”字,实用理性突出,落实到批评的方法上,强调“以治观文”和“知人论世”,但另一方面,古代文学观念一直把人置于中心地位。《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之使然也”,《文心雕龙·明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问题在怎样认识人与世的关系。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知人论世”方法由简单直接地以政治教化观念论人论世,趋于全面地观察作者的才性、志气、情趣、品德以至生活中相关的细节、审美追求、审美品格。“知人”越来越受重视。这方面的思想明显地表现在“才性”论和“知音”论上,魏晋以降,渐成风气。我想其间就含纳着对主体的视野逻辑、历史个性的关注,对审美的人的存在之重视。即使是“论世”,也都是社会文化的具体表征,一个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即他人视野,而不是什么抽象的、外在于人的规律。古人没有西方的“历史主义”意识,知人论世并举,是一种双向契入的认识论上的“感应”关系,[56]而非简单的因果决定论。
  中国文学批评历史方法的另一突出特征是对文学现象进行回溯的“探本溯源”方法,主要运用于对文体的本原意义进行回溯式探讨和比较文体表现形式的古今异同,真正体现了历史方法内在于文学的学理性。古人眼光宏调,追溯的时间往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又富有历史的具体性,总是与具体的作品相联系,不似现代文论囿于三分法、四分法,拘泥于概念逻辑内涵的静态分析,如李清照《词论》,其意旨为词不同于诗,“别是一家”,她以追溯法将词的源头追到唐代的歌曲,认定词体最根本的特征是“协律”,是“小歌词”,必不同于歌而颂的诗。当然,这只是李氏的一家之言,他人自有另见,古人文学历史意识是讲个性的。由于史的意识深刻,古代文论又表现出浓郁的文化气息,综合性强,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言:“诗话之源,本于钟嵘《诗品》。然考之经传,如云:‘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又云:‘未之思也、何远之有?’此诗论而及事也。又如:‘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其诗孔硕,其风肆好。’此论诗而及辞也。”这段话在推本溯源中将诗话的体制区分为推定内容之是非的“论诗的及事”和判别言辞之工拙的“论诗而及辞”,所论兼及诗话体制的语义与形式,联系上引饶先生之语,章学诚此论的深义就很清楚了。这不正是大时代文学意义上的体裁系统性论述么。
  至于对作品文情辞采的评论,那么多的诗话、词话、评点莫不涉及,其意义上面已述。古人称之为“品藻”与“流别”,它们的兴起,恰好与魏晋以降人的自觉和批评的自觉同步,与“知人”的“才性”、“知音”并举,说明了对语言的审美分折始终维系着内在的历史审视之光,横向的语言品级比较说明人品的高低,纵向风格的评说则开掘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文学理论的现代性建设中,历史方法论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这一点决定了我们探讨它的涵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收稿日期]2002-03-12
【参考文献】
  [1][2] 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M].第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杜,1998.第68页,第572页.
  [3][4][26][41][44] 巴赫金全集[M].第五卷,第360页,第367页,第48页,第304页,第140页.
  [5][6][7][8][9][10][32][33][37][39][40][43][45][46][49] 巴赫金全集[M].第四卷,第530页,第315页,第381页,第2页,第339页,第379页,第405页,第346-347页,第273页,第277页,第274页,第320页,第368页,第366页,第365页.
  [11] A·E·泰勒,苏格拉底[M].周濂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第82-93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M].中的“现象”论,胡塞尔的现象学都与这个问题有关系。傅有德等.现代犹太哲学[M].第二、三、四及第六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 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M].王佩莉泽.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154-156页.
  [13]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12、33页.
  [14] 此处借用英国历史学家丹尼斯·史密斯的术语,历史社会学的兴起[M].周辉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第2页(“第一次浪潮”)。雷蒙·阿隆将其视为一种“哲学社会学”,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智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111页。卡尔·波普尔把历史主义同“思辨的社会学”视为同义语,历史主义贫困论[M].何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赖特·米尔斯称其“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尝试”,社会学的想像力[M].陈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2l页.
  [15] 参见钱中文先生的精要概括和阐述,新理性精神文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25-136页。
  [16][19] 沃尔什.历史哲学导论[M].何兆武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六、七、八章、第153页。
  [17][18]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6页、第18页。
  [20]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理论的认识论”之关系有很清晰的梳理。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第20-56页。
  [21] 这个问题可以从近来文学史理论的论争中见出一斑,如吴炫先生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一语的尖锐批判和倡导文学史写作的“个性化”,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深层意义。吴炫: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5).
  [22]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7页.
  [23][25]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M].贾春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第6页,第8-10页.
  [24] 详见赖特·米尔斯对二战以后成为美国社会学主流的“抽象经验主义”的批判。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三联书店,第79页.
  [27] 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M].王东亮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第81页.
  [28]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M].第一卷,杨岂深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第35页.
  [29]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B855、B856,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572、573页.
  [30] 19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第417-421页.
  [31] 倪梁康.图像意识的现象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1).第32-40页.
  [34] 巴赫金全集 第一卷,第362页.
  [35][47] 巴赫金全集,第二卷,第140页,第283页.
  [36]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M].丁泓等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第39页.
  [38][39][48] 巴赫金全集 第三卷,第471页,第119页,第204页.
  [42]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50] 宁宗一先生对新时期中国文学史写作在小说、戏曲、讲唱文学方面所遭遇的尴尬有透彻的分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与中国社会[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第15页以后。
  [51] 杜维明.一阳来复,第81条,“礼的他人性与内在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第166页.
  [52]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第352页.
  [53][54] 葛瑞汉.中国的两位哲学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学[M].程德祥等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第17页,第7页.
  [55] 饶宗颐:澄心论萃,第49、50条,“修辞学与语意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120页.
  [56] 参见叶维廉先生对孟子“知人论世”说的探讨。中国诗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第140页.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