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关于《齐物论》真伪及著…
最新热门    
 
《齐民要术》与北朝胡汉饮食文化的融合

时间:2009-8-8 16:49:24  来源:不详
”一职,他不仅讲究食物的药性,还讲究食物的季节性变化,所谓“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周礼·天官·食医》),这是极有科学道理的,如夏季湿热,常吃苦味可以清热利水,秋多雨而潮湿,常吃辛辣食物可抵御湿气,但又不能太过,须用甘滑之物加以冲淡。不单如此,内、外科医生皆注重饮食的医疗作用,强调“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天官·疾医》),“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周礼·天官·疡医》)。《内经》亦认为:“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故提倡杂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如果五味不调,饮食结不合理,则会伤及五脏。以此来考察胡族原有的饮食结构,则主要是肉类食物,果菜蔬食几乎没有或者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搭配极不合理,且烹饪方法单一,五味不调,这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极为有害。氐族苻坚曾疑惑地问:
中国以学养性,而人寿考,漠北啖牛羊而人不寿,何也?(《晋书》卷一百十三《苻坚载记》)
他的疑问正是由于他不了解胡人饮食结构不合理之原故。胡汉饮食交融以后,其植物性食物的比重有了明显增大,这样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内分泌腺的作用得到了加强,从而引起了人体生理上的巨大变化,其显著成果便是和“以学养性”的汉人一样安享长寿,其平均寿命自然有所提高。而对汉人来讲,尽管很早以来就开始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性,通过饮食来达到养生目的的努力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在物资贫乏的时代,一般百姓家庭很难做到这一点,肉类食物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很低,但经魏晋北朝时期的胡汉饮食交流,畜牧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比重大大提高,肉类食物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有所扩展,这使得汉族人民的饮食结构向更加科学化发展。
 
 
[参 考 文献]
[1]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M].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
[2]林少雄.古冢丹青——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画[M].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3]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1993.
[4]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上一页  [1] [2] [3] [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