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数理与现代自然科学…
八卦的现代取象
现代八卦取象
八卦与现代基本物理学
八卦与现代理论物理学
八卦现代应用
向深圳学习创新型文化发…
最新热门    
 
现代创新必须和历史传统相统一——探析费正清的东亚与中国发展观

时间:2009-8-8 16:49:59  来源:不详
对外贸易,并且封闭海岸以杜绝沿海的海盗活动和异邦政治制度的侵入。[78]

今天,“海洋中国”已经成熟,费正清认为它现在包括了香港、台湾、新加坡共和国和在东南亚其他地区的华裔,他们将其忠诚奉献给了新独立的国家。“在所有这些地方,中国商人和企业家的经济成功之路,与日本、韩国和那些具有孔子伦理背景的东亚国家相似。”海洋中国现代化的成功“预示着沿海地区将联合起来加入到国际贸易社会中来”。“这是一次比大陆中国的一切经济活动更具有说服力的经济革命”[79]。

 

结语:中国现代化展望:现代创新必须与历史传统相统一

 

“1800以来的中国,不仅在物质技术的现代化水平方面,而且在底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方面,都有无可比拟的成长和变化。”[80]但是,“中国要现代化不得不比多数国家走得更远些,改变得更多些,就是因为它停滞不前为时太长了。结果是有一种强大的惰性扼制力,使中国革命性变革有痉挛性[81],有时内部抑制住了,有时还带有破坏性。”[82]因此,“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束缚较深的社会里,尝试建设新的道路只能够先破后立。”[83]

“中国对苏联模式和领导方式的借用差不多延续了10年,这是不足为怪的。”[84]费正清认为,“毛泽东没有对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他成长于斯的半殖民地中国看上去的确符合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85]毛泽东同意他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工人的本质则始终不会改变。同非共产主义世界建立经济关系并不牢靠,于是他要求中国自力更生以求经济自给,但经济发展反而出现了滞缓。[86]费正清强调,中国没有搞清楚一个事实,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是牺牲农业,把重点首先放在重工业上,这在中国是不能照办的,因为农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据了压倒的优势;另外,中国规模庞大的人口和资源的比例也不允许。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时,它已经是一个有相当程度的工业化的国家,同时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比中国有利得多。[87]在后毛泽东时代,一个大不相同的世界呈现在中国面前。改革和经济现实主义的大潮席卷苏联等共产主义国家,越南和朝鲜最终也都受到了影响。而中国周边的东亚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发展起资本主义,它们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准迅速得到提高。所以在1978年之后,邓小平的开放政策希望通过发展外贸和投资来搞活经济。在这方面,毛泽东有些教条主义,而邓小平则崇尚实用。“它的社会主义是可取的,因为总的说来,日常生活趋向于集体和群体,而不是趋向于个人。”[88]

“现代化”从来不能孤立地进行。中国的现代化自有其内部的动力。“如果说现代化是人民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适应,那就总是和本国固有的文化价值和倾向相交织地进行。这就意味着:现代科学技术有其国际影响,各国人民都不能不受到同样的刺激,因此现代化总是使一切国家达成某种程度的共识,但在另一方面,每一国的人必定是依据他们自己承袭下来的境况、制度和价值观,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对待现代化。”[89]因此,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应该做到“现代创新必须与历史传统相统一”[90]。尽量利用历史传统并从中受益。[91]古今中外各方因素的重要性会因时因事而异。观照中国当代历史,现代化与历史传统共存的现象无处不在。

第一,在经济改革方面,毛泽东所要求的地方经济自给不得不与全国统一规划的要求相妥协;中央控制不得不与市场力量并用;在计划经济边上不得不发展私人企业。

第二,在社会生活方面,妇女和青年的解放受到旧观念和新情况的制约。工作单位与家庭争夺对个人的指导权,而集团的要求不得不与个人消费观竞争。

第三,在政治上也可见到同类旧价值与新实践的摩擦。考试制度的恢复加强了旧的施政观念,当权者可以再次使用培养的人才实现统治。邓小平改革的耐心和踏实作风使人想起旧时士大夫关心民生、解民忧患的治国传统,而现在的目标依旧是建设一个更加强大和更加人道的社会。但这需要逐步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92]

“此时在中国土地上成形的新型国家和社会今后还会使我们为它的革新而惊喜”。当然,“明显的倒退也可能使我们惊骇”。鉴于“中国社会生活的表层以下就是招之即来的历史”,“虽然目前中外传统合璧的倾向已经很明显”,但中国和美国在生态人口状况和历史文化传统(如社会结构、政治传统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是如此巨大,要使这两种文化实现同化是无法做到的。根植于中国土壤的中国人民将在他们的历史传统下继续他们的生活。[93]

继续保持同外部世界的接触并努力地向它们学习,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晚清末期中国的发展就是因为迟迟不愿接受外洋思想、外国贸易和技术,以致落后的。”[94]“日本、俄罗斯甚至韩国,都是靠向外国学习实现了现代化。”[95]保持健康、开放的现代社会心态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中国尽管有了令人瞩目的现代化成就,但费正清仍然认为,中国还面临着社会革命的问题,换言之,就是怎样使农民更充分地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具体而言包括三方面:政治的目的是避免叛乱;文化的目的是使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经济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生产。[96]

“展望未来,一些专家预言,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将很快像近年来的日本一样,在技术上超过我们,在世界市场上以廉价商品同我们竞争。”[97]这样想来,中国最终会向美国提供工业用品,而美国则只向他们出售农产品。但中国真能成为另一个日本吗?“这种想法可能仍然是一个美梦,即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同中国预计可以进行巨额贸易。但这种梦想从未成为现实。也许延误中国现代化同样的困难[98],将继续减缓中国的进步。”[99]

“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给我们描绘了中国的两个形象,一个强调今天中国同它长期过去历史的连续性,一个强调革命变革和创新的新颖特点。我们需要把这两种形象结合起来。连续和间断毕竟是作为历史的经纬联系在一起的。”[100]费正清的历史主义现代化观清楚地表明:他既不同意割裂历史传统的现代化,但也不赞成固守历史传统的反现代化,而是主张一种从历史传统受益的新现代化。这给我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1] 朱政惠教授认为:费正清的中国学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难以移易的学术地位”,因此“毫无疑问,要了解现代海外中国学,当研究美国中国学;要把握美国中国学,不妨可以多研究费正清中国学。”参考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151页。

[2] 关于费正清的学术贡献和学术特点,参考朱政惠:《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151页;或《学术月刊》1998年第3期。本文专论费正清中国学中关于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方面的研究。

[3] 参考[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4]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5]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09页。

[6] [美]费正清:《观察中国》,傅光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导言5——6页。

[7]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509页。

[8]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9] 参考[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0]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11] 费正清说:“近代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并不是那些多少世纪毫无变化的世界早期帝国的残存实例,事实恰恰相反。”见[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12]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13] 费正清不无讽刺地指出:西方意义上的中国商业生活现代化之所以姗姗来迟,至少部分地是因为它已经在商业生活中有着相当大的适应性,以致可以避开或缓期进行“现代化”。我们只能再次断言:中国之所以如此“落后”,是因为她太先进了。参考[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20页。

[14] 参考[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15]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16]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17]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0——61页。

[18]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9] 参考[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20] 以上参考[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302页。

[21] 参考[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31页。

[22] 参考[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31页。

[23]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24]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294页。

[25]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26] 参考[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6页。

[27] 参考[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7——48页。

[28] 参考[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9] 参考[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8——49页。

[30] 参考[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31] 参考[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9——50页。

[32]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北京: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