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央行银监会要求落实好适…
竹简《唐虞之道》“孝之…
论文学史范型的新变──…
《唐诗三百首》五言律绝…
读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
论钱大昕考校两《唐书》…
《唐语林》与纪传体史书…
《唐會要》“四夷部”證…
正史中的史志著录体例探…
陈国灿《唐代的经济社会…
最新热门    
 
《唐会要》“四夷部”证误

时间:2009-8-8 16:50:30  来源:不详
,东南流入蛮,与西洱河合流而东,号为漾鼻水;又东南出会川,为泸水焉。

  《通典》卷一九○同。 “七十里”,《册府》卷九六一作“七百里”。据《册府》载:“有可跋海,去赤岭百里,方圆七百里,水苦不可饮。有牦牛河,阔一里,岸峻,(当补“东南”二字)流入蛮,(当补“与”字)西洱河合流东,号为漾鼻水。又东南出会川,为泸水焉。”据《册府》,东南与西洱河合流的是牦牛河,《通典》、《唐会要》误夺“水苦不可饮有牦牛河阔一里岸峻”14字,当据补。

卷九七吐蕃,下/2056-2057(1735)

  十年五月,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又奏,西山峨和城击破吐蕃二万余众,攻拔城栅。斩首三千八百余级,获其器械牛马。

  《册府》卷三五九载:“十年,皋奏西川(山)峨和城击破吐蕃三万余众,及(又)出兵黎、雅等州,以援云南,攻破吐蕃栅城,斩首三千八百级,生虏及降吐蕃二百四十人,得其器械、牛马。”《册府》卷九八七同,惟“西川”作“西山”,“乃出兵”作“又出兵”,此据改。贞元九年,韦皋攻克吐蕃峨和城。次年吐蕃来攻,峨和城唐军败吐蕃于城下,又进军黎、雅等州,以声援云南南诏的行动。“攻拔城栅。斩首三千八百余级”,是唐军进攻黎、雅二州时的战绩,《唐会要》删略过简,致二次战役误合为一。

卷九八林邑,下/2076(1751)

  林邑,汉日南、象郡之地。

  中华本“日南象郡”连读。按,日南为汉郡,象郡为秦郡,此必有误。《通典》卷一八八“林邑”称:“林邑国,秦象郡林邑县地。汉为象林县,属日南郡。”《旧唐书·林邑传》[16/197/5269]:“林邑国,汉日南象林之地,在交州南千余里”,当从《旧唐书》,《唐会要》“象郡”应为“象林”之误,点校本断句亦误。

卷九八白狗羌,下/2078(1753)

  永徽二年十一月,特浪生羌卜楼莫各率众万余户诣茂州归附。

  《册府》卷九七七:“高宗永徽二年十一月,特浪生羌董悉奉求、辟惠生羌卜楼莫等各率种落万余户诣茂州归附。”《新唐书·地理志》[4/43下/1138]在茂州都督府所属羁縻州蓬鲁州下注称:“永徽二年,特浪生羌董悉奉求、辟惠生羌卜檐莫等种落万余户内附[5],又析置州三十二。”《唐会要》因“生羌”重出而误夺“董悉奉求、辟惠生羌”数字。

卷九八白狗羌,下/2078(1753)

  其年正月,生羌大首领冻就率部落内附,以其地置建州。

  本条上接“永徽二年十一月”,此“其年正月”与上文不属。按,《册府》卷九七七:“(永徽)五年正月,生羌大首领冻就率部落内附,以其地置剑州。”《新唐书·地理志》[4/43下/1138]亦在松州都督府所属羁縻州剑州下注称:“永徽五年以大首领冻就部落置。”《唐会要》“其年正月”应作“五年正月”,“建州”亦应从《册府》、《新唐书》作“剑州”,此涉音近误。

卷九八曹国,下/2079(1754)

  四载,哥逻仆罗上表,自陈“曾祖以来,奉向天可汗,忠赤,常受征发。望乞恩慈,将奴土国同于唐国小子,所须驱遣,奴身一心为国征讨。”

  按,“将奴土国同于唐国小子”,文意费解。《册府》卷九七七:“(天宝)四年,曹国王哥逻仆遣使上表,自陈:‘宗(曾)祖以来向天可汗忠赤,常受征发,望乞兹恩,将奴国土同为唐国小州。所须驱遣,奴身一心忠赤,为国征讨。’”当从《册府》,《唐会要》“小子”应作“小州”。《册府》“国土”亦较《唐会要》“土国”文意为长。又,“忠赤”当属上读为宜。

卷九八党项,下/2081-2082(1755)

  魏晋已降,西羌微弱,自周灭宕昌、邓至之后,党项始强。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

  按,此叙述党项地界范围,只及南北而不提东西,殊不合惯例。《旧唐书·党项传》[16/198/5290] “魏、晋之后,西羌微弱,或臣中国,或窜山野。自周氏灭宕昌、邓至之后,党项始强。其界东至松州,西接叶护,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亘三千里。其种每姓别自为部落,一姓之中复分为小部落,大者万余骑,小者数千骑,不相统一。”《御览》卷七九五同,惟“亘”作“延亘”。《唐会要》显与二书同源,惟《旧唐书》与《御览》保留内容较多,“周”作“周氏”外,“西羌微弱”下多出“或臣中国或窜山野”八字,“北连吐谷浑”多出“处山谷间,(延)亘三千里”,而“南杂舂桑”上亦多出“其界东至松州西接叶护”数语。《唐会要》删略过简,致文意不完,当补“其界”以下十字。

卷九八党项,下/2082(1755)

  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房当氏、米擒氏,拓拔氏最为强族。

  《通典》卷一九○、《旧唐书·党项传》[16/198/5290]“拓拔氏”下有“而拓拔”三字,《新唐书·党项传》[20/221上/6214]亦称“有细封氏……米禽氏、拓拔氏,而拓拔最强”。《唐会要》当因“拓拔”重出夺“而拓拔”三字。

卷九九南诏蛮,下/2095(1766)

  西川节度使高骈奏:“西川新旧军差已众,况蛮蜑小丑,必易枝梧。今已道路崎岖,馆驿穷困,更有军顿,立见流移。其左神策、长武镇、鄜州、河东所抽兵中,人数不少,况备办军食,费损尤多,又缘三道藩镇,尽扼羌戎,边鄙未宁,望不差发。”

  按“其左神策、长武镇、鄜州、河东所抽兵中,人数不少”句,文意未安。《册府》卷九八七作:“其左神策、长武鎭、麟州、河东所抽甲兵人数不少”,《唐会要》“中”当为“甲”之讹字,下夺“兵”字。
  又,“西川新旧军差已众”,颇费猜详,《册府》作“西川新军、旧军,差到已众”,《唐会要》嫌删略过简,易生岐义。

卷九九女国,下/2101(1771)

  女国,在葱岭之西,以女为王,每居层楼,侍女数百,五日一听政。其王若死,无女嗣位,国人乃调敛金钱,还于死王之族,买女而立之。其俗贵女子,贱丈夫,妇人为吏,男子为军士。女子贵者,则多有侍男;男子贵,不得有侍女。虽贱庶之女,尽为家长,犹有数夫焉。生子皆从母姓。男子披发,以青绿涂面,妇人辫发而萦之。土宜六畜,多骏马。
  贞观八年十二月,朝贡使至。

  以上是《唐会要》“女国”条的全部内容。按,《唐会要》“女国”与同卷上文“东女国”(2096页)颇多类同。为便于比较,兹将《唐会要》“东女国”条有关风俗的内容具引于下:

  东女,西羌之别种。(原注:以西海中有女国,故称东女国也。)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有八十余城。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以渡。户口四万。女王号为“宾就”,有女官号曰“高霸”,评议国事。在外官寮,并男夫为之。五日一听政。女王若死,国中多敛钱,动至数万,更于王族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为大王,小者为小王。若大王死,则小王立,或姑死而妇继,无有篡夺。其所居,皆起重屋,王至九层,国人至六层。其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纹锦。为小环髻,饰之以金。耳垂珰,足履。俗重妇人而轻丈夫。文字同于天竺。以十一月为正。每至十月,令巫者赍酒殽诣山中,散糟麦于空,大咒呼鸟。俄顷,有鸟如雉,飞入巫者怀中,因刳其腹视之,有一谷,来岁必登,若有霜雪,必多异灾。其俗信之,名为鸟卜。

  《旧唐书·东女国传》[16/197/5278]与《唐会要》“东女国”条所载内容相同,措词无异,惟在“鸟卜”下多出:“其居丧,服饰不改,为父母则三年不栉沐。贵人死者,或剥其皮而藏之,内骨于瓶中,糅以金屑而埋之。国王将葬,其大臣亲属殉死者数十人。”可知二书史料来源相同,《唐会要》删略了贵人剥皮葬骨的风俗。
  《唐会要》“女国”条涉及的内容有七项。第一,女王居楼;第二,五日一听政;第三,女王死,国人敛钱于族中更求女而立;第四,女为吏,男为军士,女贵多侍男,男贵不得有侍女,女有数夫;第五,生子从母姓;第六,男子披发涂面,女子辫发;第七土宜六畜,多骏马。其中一、二、三项与“东女国”风俗相同且记述的文字如出一辙,事颇可疑。而且在隋唐时代的记载中,除《唐会要》之外,尚未见到有“东女”与“女国”两个以女子为王的国家的记载。《通典》卷一九三“女国”条载:

  女国,隋时通焉。在葱岭之南……王居九层之楼,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朝。复有小女王,共理国政。其俗贵妇人,轻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之内或数度变改之。男子皆被发,妇人辫发而萦之。其王死,若无女嗣位,国人乃调敛金钱,得数百万,还于死王之族,买女而立之。其地五男三女,贵女子,贱丈夫,妇人为吏职,男子为军士。女子贵者则多有侍男,男子不得有侍女。虽贱庶之女,尽为家长,有数夫焉。生子皆从母姓。气候多寒,以射猎为业。出鍮石、朱砂、麝香、牦牛、骏马、蜀马……其女王死,国中贵人剥取皮,以金屑和骨肉置于瓶内而埋之,经一年,又以其皮纳于铁器埋之。

  《通典》的记载与《唐会要》“东女国”条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去取有异。《通典》中不仅保留了被《唐会要》删去的有关贵人剥皮葬骨的风俗,而且比《旧唐书》多出了“经一年,又以其皮纳于铁器埋之”数语。从以上比较完全可以肯定,《通典》“女国”就是《旧唐书》、《唐会要》的“东女国”,三书史料来源相同,只是去取略有差异。
  更重要的是,《通典》“女国”的记载还包括了《唐会要》“女国”条具列的所有七项内容,由此可以断定,《唐会要》“东女国”与“女国”是同一个国家,《唐会要》误以一国两传。如所周知,《唐会要》最初由苏冕修撰唐高祖至德宗诸朝事,后由崔铉领衔续撰德宗以后至宣宗朝事,最后经王溥补修宣宗以后事而成,一国二传,疑是在续修时误补所致。又,《唐会要》“葱岭之西”,《隋书·女国传》[6/83/1850]、《通典》“西”作“南”,当据正。

卷九九昙陵,下/2104(1774)

  昙陵,吐火罗之属国也。居大洲中,其风俗土宜与吐火罗国同。

  昙陵属南海诸国,与地处兴都库什山以北的西域吐火罗国南北隔绝,境物迥异,此称昙陵为吐火罗属国,且风俗土宜相同,事颇可疑。按,《新唐书·南蛮传》[20/222/6303]:“堕和罗,亦曰独和罗,南距盘盘,北迦逻舍弗,西属海,东眞腊。自广州行五月乃至。国多美犀,世谓堕和罗犀。有二属国,曰昙陵、陀洹。昙陵在海洲中。”《文献通考》卷三三三同。《唐会要》“吐火罗”当是“堕和罗”之误。

卷九九康国,下/2105(1774)

  支庶强盛,分王邻国,皆以昭武为姓氏,不忘本也。

   《旧唐书·康国传》[16/198/5310]同。按,“皆以昭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