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十年之间
中国故事学二十年学术评…
30年代的流浪作家——艾…
卫生监督所建国60周年以…
能指盛宴年代的汉语文学
“垮掉”不垮 ---- 关于…
20世纪80年代唐代文学研…
三十年来陶渊明讨论和研…
《三国演义》成书年代新…
关于《齐物论》真伪及著…
最新热门    
 
九十年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语境

时间:2009-8-8 16:51:21  来源:不详
>       百年中国,问题纠结。诸如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学术与政治、主义与问题、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全球化与本土化、启蒙理想与后乌托邦现代化代价与当代人文精神等。使20世纪文化史思想史成为问题生成史和话语变迁史。因此,当代中国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新整合及当代转型中,重建新的语言符号系统,才有可能使社会转型所导致的文化危机得以减轻或消除。
       在中国文化的20世纪纷纭复杂的背景中,不但发生着根本性的断裂和不断重复出现的问题,使问题的审理变得相当棘手。但是如果化约性地加以"现象学还原",则大体上可以将20世纪中国分为五个"话语演进时代"。即:一、世纪初的10年代,是晚清的"传统转向现代知识话语时代";二、20-30年代则可称为"自由学术话语时代";三、40-70年代是"革命阶级话语时代";四、80年代是"审美感性解放时代";五、90代则可以称之为"解构游戏话语时代"。
       这样,本世纪可以分为"传统-自由-革命-审美-解构"五个话语时代的递进,其基本方向是从传统本土话语,走向张扬西学的学术话语。如果这种现象学还原可以成立,那么,五个话语时代的"根本问题"则相当惊人地重复出现,并形成愈演愈烈的当代景观和不断变异的话语范型。
       首先、主义与问题的全面审理。
       九十年代的中国,发生了急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转型。因而我们面对"问题"或"主义"时,有必要弄清"语境",即我们面对的是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来的?是新问题还是旧问题?是个体的问题还是群体的问题?是国家民族问题还是全球性世界性的问题?光找到问题还不行,我们被问题所迷惑、所击中、所虚幻化甚至虚无化掉,也不行。因此,还要找到"地基",找到观察问题的立足点,找到剖析问题的角度。面对"主义"审理"问题",即搞清"主义"和"问题"是九十年代学术研究和文化批评起码的要求。
       "主义"较容易厘定,即八、九十年代引入中国的西学"主义",如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少数话语等等"后""主义"。这些问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钳制,互相消解,互相掩盖,互相撕扯,并为那些文化批评的误读推波助澜,滚滚向前,使人在"假历史洪流"前忘了批评家"批判"意识和"揭底"品格,甚至背对问题,成为"驼鸟式的批评家"。如何在研究中去正视那些成堆的问题,可谓殊为重要。
       文化"问题"则很复杂,大致可分为以下诸方面:其一,是关于知识分子分化问题,时代在世俗化旗帜中,怎样使知识分子边缘化而使世俗化成为当代神话的?在学术和思想之间痛苦徘徊的知识分子,怎样走自己的"边缘之路"?究竟应该怎样书写自己的心灵历程?怎样设计自己的预定理想目标?怎样看待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自己的精神创造价值呢?其二,是审美文化、大众传媒(或称之为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同知识精英造成了怎样的内在冲突?其构成了怎样的张力?双方受到怎样的内在损伤?其三,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出现,带来的关于文化霸权、权力话语、第三世界文化的出路和前景等问题,以及问题的虚假解决现象的历史掩盖条件是什么?后现代主义在前现代的中国,在思维论、价值论和工艺论层面为怎样的"现代性问题"所纠缠?其四,是新历史主义与新历史小说带来的如何评价历史的问题。历史是主观的还是历史是客观事实?历史在阐释中是被无意误读还是有意误读?被解读为政治意识形态史、权力话语史、"大史",还是"小史"、"野史"、"稗史"?其五,是关于世纪末文论问题的清理。这一世纪以来文论出现了怎样的假问题?掩盖真问题甚至剥夺真问题是怎样发生的?以及文学和文化批评究竟是否应有尺度?应有怎样的尺度?这种尺度是纯粹私人化的还是可通约的?谁在确定尺度?尺度的消解对文学是怂恿还是伤害?其六,是文艺这种感性化形式,怎样在世俗关怀和终极关怀之间找到一条较好的联通之路?它在既不可能"代宗教",也不可能成为"欲望的表征"之时,如何确立自己的本体?"诗人之死"与散文热潮在当前中国文化中应该怎样定位?批评家的分化和事件化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其七,关于先锋文艺的问题,先锋文艺的实验和困境和误区何在?其悲壮感、创新意识、革命性和震撼性何在?这些重要问题,无疑都需要认真地审理,需要在作品和理论上的双重透视中,才能正确解答这些网状般纠缠的问题。
       其次、90年代文化研究的四重语境。
       90年代的语境呈现出本世纪最复杂的构成,其归纳分梳因不同方法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可谓见仁见智。在我看来,它起码由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四重语境所构成。这四重语境即传统本土化、意识形态化、现代西化和数字复制的后现代化:
       传统本土化。其重要标志是众多的出版物和众多的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大展身手,原始儒家、两汉儒家、宋明新儒家和现代新儒家研究成为当代显学,传统文化读物成为书市和坊间的主流读物。在历史的空场,这种传统本土化的格局无疑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然而,其对西学的反拨却使得90年代又具有浓郁的非西化特点。
       意识形态化。这表征为90年代在消解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的同时,几十年的意识形态话语定式仍然十分强盛,它制约着学术的中心问题、基本发展方向,以及讨论问题的基本态度。尽管有些学者将其称之为官方和民间的冲突,但是我认为,从来就没有完全脱离官方的所谓民间,民间仍然不是世外桃源,那里的意识形态性决非可以忽略不计的。
       现代西化。这可以集中体现在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东方主义、女权主义在90年代非常活跃的场景上,正是这一场景标明了与传统化相对相生的西化思潮仍然存在,尽管也出现了《中国可以说"不"》、《妖魔化的中国》、《中国有多丑》等带有文化民族主义特性的著作出现,但西化现代化思潮在90年代的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领域,仍然是一种不可忽略的真实语境。
       数字复制的后现代化。其体现在大众传媒、英特网、现代电脑全面占领市场且进入中国的话语圈中,数字化生存(甚至数字化犯罪)与后现代诸多的文化生存方式,成为90年代一道难以说尽的风景线。
正是这四重语境构成了90年代众多话语圈的不同价值取向,而这众多的话语圈彼此之间形成某种经验不可传递的文化症候,一种多元而无元的历史表征。在这种从超验回归个体身体的时代,遭遇到个体间经验难以交流、难以通约的文化语境,因而每每爆发出火药味极浓的话语论战。
       在90年代,不管是传统知识、现代知识、数字化生存的后现代知识,都说明理性化的"知识"正在取代过去的感性化的"经验",而人的脑力正在取代有形资产,高科技正在取代传统性产业。不断充斥的剧烈争论的新知识话语--知识权力、知识社会、知识经济,促成了人与人关系的根本改变,人们因现实日益严酷而变得非常现实而世俗。冷漠成为全球病,地球变成地球村。人与人之间心灵包裹了如此坚硬的硬壳,而难以交流和沟通。于是,在商品大潮和精神价值之间引发了"人文精神"的论战,触发了关于私人化写作的讨论,关于个人化、世俗化的问题和文化市场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尽管这多重语境似乎是彼此争论,互相隔膜,但是整个学术界和思想界却并不愿回到那种一元的、独霸的中心论时代,而愿在这种多元共生、多音喧嚣之中去获得自己个体应有的立场和地位。所以,在这巨变的时代氛围中,同气连枝,谁也不可能再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对不同的观点和语境加以漠视而自说自话,谁也不可能完全不顾历史的发展和传统的更迭,而走向一种极端的自我中心的幻象。
       这种由多元取代一元,宽容精神取代绝对精神,彼此倾听互相联系取代了闭门造车的学术思想格局,使90年代的学术研究,必得既注意到大众文化崛起中若干的合理因素,也注意到其背后的国家机器权力被遮蔽这一事实;既注意到公用空间日益缩小,私人空间日益扩大,传媒知识人日益左右当代中国文化领域,又关注其民族主义打着偏激的反西化旗帜,所掩盖若干不为人所注意的落后排外的、自我孤立的一面,同时还注意过分西化的所谓后现代后殖民,抹杀母语经验,抛弃自己传统的根的弊端。如何使我们把握到一个"度"--既非此又非彼,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而使我们更稳健开放或高屋建瓴,而走得更稳些呢?
       在我看来,保持问题的敞开性,不遽下结论,同时,对若干问题绝不浮光掠影地轻轻带过,或干脆放弃,而是深加挖掘。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面对真正的问题,而杜绝问题的虚假涉猎或虚假解决。

三  话语症候分析的当代策略

       就根本意义而言,对90年代的思考和写作是一种对民族命运的寓言式思考和写作。当精神激情让位于世俗关怀后,思与写的分量无疑将受到挑战。当代中国思想中的所有新思想成分,事实上是与旧思想紧紧地缠绕在一起的。当代人内心的充满紧张的冲突,而思想又驳杂荒芜。也许,只有弄清90年代学术思想话语的内在冲突,才能看到精神价值汰变所表征的中国文化的当代命运。
       在这种问题式的清理中,我以为,尤为重要的方法是进行"话语"(discourses)分析。因为,话语是以最一般和最不确定的方式表示词语性能的整体,它具有一种形成系统的陈述整体结构,不管是经济话语、哲学话语、历史话语,还是权力话语,我们都可以找到其话语的基本模式,并提出我们的新的质疑。话语对隐秘意义具有遮蔽性,换言之,某种对象是通过其显露而将自己隐藏起来,同时通过自己的隐藏而在现实中呈现出存在状态。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那些已说出的东西,而寻求其隐藏了什么,并进而寻求它们之中有什么东西早已说出,甚至在它们意味深长的默然中所包含的未能说出的隐藏之意。
       话语研究的真实意图,在于去发现某种可能存在的表达和表达方式,也就是说,说出的事情包含着比它本身更多的含义,从而使我们在那些未曾说出之处,得以去发现它的真实含义。言说是一种在"说之中"的"不说",在"不说之中"的"说"的意识潜在运动,通过对其话语言说方式的内在揭示,可以发现权力网络是怎样在它的描述方式中确定自己的运作方位的,而且可以怎样去改变并重新区分思想史范围的有效性。所以,真正思想的魅力在于,其总是对某一特殊话语隐蔽的方式加以系统描述,并进而提出这类问题:某种权力或某种思想通过什么途径得以传播?在怎样的知识群体中流通?为人类的思维勾勒出怎样的远景?强加给人类思想以什么样的界限?以及在描述一个时代特征的时候,它们能怎格使其区别于其它的时代?同时,在描述一种新的或旧的经验思维模式和话语方式的冲突时,怎样去清理那些思想的遮盖物和经验的不可通约性?并进而使被遗忘被压抑的话语展示出来?
       文化研究并非是一种无边的文化讨论,相反,它注重的关键问题是发现"断裂点",找出时代转型的裂痕,并上溯到渊源或下寻到最新发展踪迹。因而90年代文化研究,就是进入并处于时代的矛盾螺旋体中,其分析本身就是矛盾,也不绕开矛盾,在变化变形中,从一个矛盾到另一个矛盾,从而以一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